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48章 筹钱做实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48章 筹钱做实验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几人回到车上继续往东园赶,半路上王文龙问徐光启道:“子先,如今物理社的运作情况如何?”

徐光启苦笑着说:“正如我之前在信中和建阳说的,现在虽然咱们物理社在江南有些名气,但是前程却是艰难。”

他解释说:“许多人都对咱们物理社所讲的理论感兴趣,也有不少人看了咱们的几何代数等等方法感到新奇,但是想要做更多实验和研究却没有可能,之前建阳所说的化学实验、器械制造,哪一样不要钱呀?原本社中人想要自发掏钱做研究,却被我阻止了,只收了他们捐助的资金打造器材,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旁的陈于阶颇为不认同的说道:“咱们社中这么多有人愿意资助实验都被拦回来,舅舅也太不通情理,我觉得有些钱该拿就拿,我们也不是贪了去。”

王文龙却颇为理解徐光启的想法,为他解释说道:“物理社做的研究投入时间多半很长,几百上千两银子说用也就用光了,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难免惹人闲话,最后对物理社的运营反倒起到坏榜样。”

“可这不是作茧自缚吗?”陈于阶颇为担忧的说,“再这样下去,咱们什么研究也做不起来了。”

王文龙也有些无奈,他突然发现由他来启迪徐光启搞科研似乎也不全是好处。

比如现在他只能教给徐光启的只有一些理论知识。

而如果徐光启等人像原历史之中一样直接跟着耶稣会士学习,不光能学到基础知识,还直接能接触到此时欧洲的工业技术。

但由他来启迪徐光启这群人,哪怕理论再出彩,和真正能够实验做出产品中间还是隔着一层。

如果一直没有实际的产出,长久以后,物理社肯定会泯然众人。

之前徐光启写信去福建之时就已经在书信中提出自己想把物理社的研究方向主要用以做化学和机械方面的研究,对此王文龙十分赞同。

研究化学,制造出新药品、新染料、新的炸药配方,或者是制造出新机械,这都是在这年代的科技条件下,最容易让物理社打响名声的办法。

在这年头,拿出力学三定律这种神器带来的震撼还真没有造出一门红夷大炮来的强烈。

但是化学和机械方面的研究,偏偏是王文龙最没有办法帮忙的,这年头连纯净的化学试剂都难得搞到,想研究出新东西,只有靠徐光启等人自己去试,投入必然非常大,而且什么时候有产出根本就难以确定。

几人一路闲聊,终于再次来到东园。

大财主徐树丕悠游林下,闲的到处去参加会社,如今他也是物理社的成员,还主动提供自家的园子给物理社开会使用。

徐光启和陈于阶也是今天刚到的苏州,王文龙等人来到徐树丕家门口一通报,徐树丕忙出来欢迎。

几人走进东园,徐树丕便笑着说道:“咱们物理社若是要做那什么实验,其实我也可以资助一二……”

知道徐树丕家中贼有钱,徐光启点头说:

“武子有此心真是太好,不过资助办成实验室可也,但捐钱负责实验还是不便……”

听到徐光启熟练的回复,王文龙就知道他显然不是第一次应付这样的场面了。

靠私人掏腰包做实验肯定不是物理社运营的长久之计,看来得想点办法让物理社挣钱才行。

……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物理社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在苏州东园召开了大会。

与会者包括王文龙、徐光启、徐树丕、陈于阶,还有老家就在苏州府嘉定县的孙元化、专门从河北跑来的李天经、范景文。

看到出席众人时,王文龙就在心里深吸了一口气,他这才发现徐光启果然有点利害,大概是把自己的所有好友全都拉到物理社里成为了骨干。

这群人在原历史之中因为爱好科技几乎全都是耶稣会在大明发展的高级知识分子信徒——物理学社都快把原历史中明末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基石给挖空了。

其中最引王文龙注意的自然是孙元化。

孙元化今年才十九岁,祖上也是当官的,家资颇为丰厚,“天姿异敏,好奇略”,能够加入物理社是因为孙元化是徐光启私塾里的学生。

孙元化家资颇丰,他爹孙继统一生致力于诗文,不愿为官,而孙元化也继承老爹性格,他同样不喜欢当官,不过和喜欢文科的老爹不同——此君爱好数学、喜欢钻研火器。

原历史之中孙元化接触西学后就直接放弃科举潜心跟着徐光启一起学习西人科技,在辽东帮着建炮台被袁崇焕赏识,才被袁崇焕以及孙承宗保举着当上武官。

会议开始,王文龙就被众人推到主位,他连连摆手:“我今日才第一次参加物理社的会议,不过旁听而已,物理社的建立以及运营我从未出过多少力气,如何能坐在这样位置?”

建立物理社的头号功臣徐光启直接说道:“若无建阳传授,物理社根本就不会建立,大家都以为建阳当坐主位。”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毕竟他们所讨论的物理数学内容,大多数都是徐光启从王文龙那里学来的。

王文龙只好坐下。

他是今日会议定下来的主持,王文龙坐下之后便对众人说道:

“今日咱们物理社头次开大会,我同着一些社员先行讨论过,主要议题该是说开源节流之事。节流无非设立一个银台,找社员轮流监管资金使用,主要还是开源,得想办法弄钱,否则咱们物理社什么研究实验都做不了。”

李天经和范景文都是河北吴桥人,他们是得知王文龙要到苏州就连忙走大运河南下来参会的,另外还有一个王徵到现在还在路上。

两人今天才刚到的苏州,还没弄清楚什么情况就到了会场里了,闻言李天经笑着问道:“从来只听文人办会社要出钱,我们又不是什么船会、渔会,未必还有钱可以往回挣?”

王文龙点点头说:“我这两日询问,发现咱们物理社如今在江南也有些名气,如今福建的文会也有借着名气办报刊的,如福州仓山社、泉州闽海社的报纸都办得颇好,能挣不少钱财,我们何不也利用名气办些刊物,发卖些书籍?”

徐光启道:“之前物理社倒也有印过一些东西,倒是没想到可以挣钱。”

物理社之前也印过一些东西,但都是外包的,只印一些公式讲稿之类方便文会上使用,从来没有用这玩意儿挣过钱。

哪怕是极有经营头脑的徐光启,也没动过这方面心思。

因为只看物理社在这时讨论的都是啥内容:平面几何、代数、力学三定律……这玩意儿除了物理社里头这些文人感兴趣,对于其他人来说丢在路上估计都没人捡来看。

在场诸人都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就是这年代的奇葩,个个在乡里都是出名有些痴性的,并不觉得别人会喜欢钻研物理社的东西。

王文龙摇头说道:“咱们物理社研究的东西中也有可以让人产生兴趣的内容,比如我就想到两个。”

“一是博物学书籍,咱们物理社中就有此道的大才,于花鸟鱼虫天下事物尽有熟悉的。”

“比如《山海经》之中哪些动物其实是现实之中可见的,再比如《诗经》里头的花卉在现实之中又是什么模样,若是将之一一解析,编成一些册子,针对普通人的知识以及阅读习惯,用白话写来,想来无论是有闲暇的文士,还是想要增长阅历的贩夫走卒,看到此书都会感兴趣想要阅读。”

物理设想要卖书自然得卖点和学术相关。

王文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博物学书籍,这种书在后世的科普书之中占了大头,哪怕到短视频时代:“鉴定网络热门生物学视频”“马里亚纳海沟之谜”这些广义上的博物学内容都还是观众们最喜欢看的科普内容。

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

王文龙一眼看向徐树丕。

这年头研究博物学的人必须见多识广,起码家中要有相应的资金条件,比如眼前的徐树丕,家里有钱吃过见过,自然认识很多普通人见识不到的东西。

果然就见徐树丕颇感兴趣的在思索。

此君所写的《识小录》之中就有不少博物学内容,只不过他写作太慢,作为一个大富豪,完全没有更新压力,这本书按原历史得写到天启年间才完稿。

说完这点,王文龙又说道:“还有一个方向嘛,咱们可以出一些做游戏的书。比如我在福州所主持的《旬报》就一直开有文字游戏板块,打灯谜、成语填空、数独、棋谱、幻方,都能开动脑筋,并且颇受读者欢迎。”

王文龙总结道:“大家或许不屑于做生意,可如今物理社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资金进行研究,这钱的数目非小,不是光靠一家一户的支持可以进行下去的。我以为办书坊这事对日后物理社之发展十分必要。”

在座众人听完后全都默然,他们大多是以参加文会的心态来加入的物理社,觉得数学物理很好玩,却没想到要去思考经营会社做生意的内容,关键是这群文人没一个做过生意,个个挠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