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91章 商人自救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91章 商人自救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就在王文龙忙着写《民族国家论》的时候,投入许多身家,新办大员岛移民的杨天生等海主却是每天愁眉苦脸。

自从沈有容去大员岛打倭寇失利之后,福建对于大员岛移民的支持就越来越少。

尽管徐学聚已经积极出力,一再表示自己必然会把大员岛上的倭寇给打完,不断上疏分析大员岛上的倭寇情况,对朝廷打包票表明此战必胜,而且还做出积极的征兵准备。

但是福建官场上对于此事却呈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

大员岛的移民原本就需要靠福建地方组织,而且福建各地之前为了对抗灾荒,还给了各种的优惠政策,生怕移民不去大员岛。

可现在大员岛上的移民究竟是好是坏,朝廷都没给个公论,万一到时候突然说这些移民都是自逃海外的奸人,那么忙上忙下的官员岂不是白费力还要落下责骂?

一时间福建对于移民之事的支持大幅减少,哪怕徐学聚团结了福建巡抚朱运昌对移民之事表示继续支持,但朱抚台自己也是个弱势巡抚,实际能调动的资源实在太少,只能说聊胜于无。

杨天生的一个弟兄走进屋中,焦急说道:“大哥,咱们在大员的甲组村今年还缺劳力百二十人,耕牛三十头,粮食更是还要上百石,若是不继续补充,只怕之前的投入也要打水漂。”

“又是要钱?”杨天生闻言将茶杯往桌上一丢,郁闷说道:“咱们之前的投入全部压在大员岛,还没有见到回头钱呢,如今又没有官府和民间的支持,十个茶杯九个盖,你要我怎么给你再变出一个来?”

杨天生真是有些弹尽粮绝了,他家中的可用资本全部投进了大员岛移民,甚至今年为了往大员岛送人,将自己手下的船只也许多调为移民之用。

如今大员岛移民计划受阻,其他雇佣移民船的海主连船费都拖着,移民安置、维持海船,全都不断的往里头投钱,杨天生现在已经把家中窖藏的银子全花出去,还到福建市面上借了不少的债,明年怎么办都不知道。

随后的几天,杨天生只能到处去走动,希望能凑到些钱财。

他先是将自己的两条有船引的海船给卖了,又跟人分享了一些所控制日本航线的运力,即使如此凑到的钱也不过是够他再撑上两个月而已。

他又让大员岛上自己控制的移民村落先不要种粮食,而是抢种冬烟。

现在在大明烟草渐渐流行,福建烟和关东烟都是出名的品类,价格很高,种这玩意儿比种粮食更挣钱,而且种植时间更短,但这对于杨天生来说却是不得已的选择。

烟草对磷肥的需求很高,后世百姓种烟草对土地的伤害不算大原因是因为后世有化学肥料,但在明代种了一季烟草的土地,下一季种什么粮食都必然减产,大员岛上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土地却只能用来种烟,实在也是杨天生手头资金缺到了一定程度。

而像杨天生一样选择种烟草的海主并不少。

厦门城。

漳泉的几家大海商聚集在一起,热烈的谈论着共同借款自救。

他们自己的信誉已经不足以借来足够款项,只能有几家共同绑在一起。

投资开发大员岛占据了众人许多资金,而且他们实际参加了台湾的开发,知道那地方未来的潜力有多大,只要能够咬牙撑下去,没有人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屯垦村土地。

大家自己自救的时候心中还不踏实,但是这时看到落水的人这么多,居然生出了一种安稳感,觉得自己不是最倒霉的那个。

“我家抵押三艘海船,都是有放洋船引的。”

“我家抵押明年日本朱印船三百料的运量。”

“我家抵押闽江航道上八艘粮船,沿岸闽清、侯官、闽县五家磨房。”

“我手中还有今年放洋从吕宋运来的香料三千斤……”

众人踊跃提出抵押物,基本上都是豪掷千金,然后便有人建议说道:“光是我们凑钱怕还不够,还需要拉拢更多力量。”

“这个简单,咱们既然有这许多钱财,自然组织本地人物多为咱们说话。”

“这话没错,以往咱们分开,一家一姓也常自组织聚会,那些官面上的人物都能请来,如今联合一处,便是买通个御史为咱们说话也不算什么。”

“可这需要官面上的关系,咱们只是中等以上的海主,谁有这样的本领?”

“不如先去福州运作,拿着钱难道还走不通门路?”

“能有大人物来帮忙吗?”

“事在人为,来不来的咱们先做出点表示。”

“要不就让泉州《商报》去请?”

“对,《商报》一是咱们商人办的,二又是文面上的雅物,让报纸去请,断不至于让那些读书人觉得丢了脸面。”

王文龙家中,一家三口坐在书房中商量事情。

三人居然都收到了泉州《商报》发来的邀请。

李国仙看着那封邀请函问道:“相公,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趟厦门?”

王文龙笑着说道:“你这李二小姐去泉州,怕不怕被人以为是李家的意思?”

李旦是个不粘锅,本来对于开发大员就持保留态度,沈有容那里一出事,李家立马就抽身了大员岛开发的投入,现在已经考虑要把自己的移民点卖给别人。

李国仙道:“这个妾身倒不担心,他们怎么猜也不能从我爹爹那里弄出钱去。”

王文龙笑着说道:“你就不劝劝你爹爹?”

李国仙无奈:“相公你写信过去相劝他都置之不理,我劝又有何用?”

王文龙说:“我是要去泉州的,我依旧支持开发大员岛,这一趟不走不行。”

李国仙点头:“那我也跟着去就是了。”

王文龙又对一旁的沈宜修说:“娘子也去吧。”

沈宜修疑惑说道:“我去做什么?”

王文龙笑着说:“上次去厦门你也一起上岛,还以自家名义捐了三一教几十两银子,如今人家专程来请,可知这三一教手头也是有些紧缺了,既然人家下了帖子,咱们一家人便一起去。”

“妹妹,就听相公的一起去吧。”李国仙也在一旁鼓动,她比沈宜修更加跳脱,乐得全家人一起出门。

沈宜修想想也觉得有趣,于是点头答应。

众人决定南下之后却没有连忙动身,而是在福州等待陈第。

陈第个把月前跟随沈有容一起赴台,失落而归,如今却也是受了《商报》邀请一同去忘厦门。

陈第今年已经六十岁,因为年少时在行伍中的锻炼身体依旧十分健朗。

一场败仗让他心情大坏,但是对他的身体却没啥影响,陈第收信后带上个仆人就骑快马来到福州和王文龙一家取齐,两边相见,对陈第年老却依旧健壮的身体素质王文龙也连连赞叹。

原历史之中,陈第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快七十岁还跑去旅游,走遍大江南北,写下《五岳游草》,后世的年轻人爬华山都得爬到双腿发抖,而这年代的五岳更是没有啥像样的道路,老头年近七十,用上一两年时间硬把五岳给爬完了,还高高兴兴回家写书。

这年代走路速度慢,《商报》的邀请提前一个月就发出,王文龙一家和陈第一起南下时已经到了万历三十一年的正月,他们沿着福浦古道一路南行,过了兴化府基本就是在海边行走。

一路上王文龙看着原本聚集满移民的小码头空空荡荡,只有些货船、力工和讨饭的流民,却没有多少移民船只。

王文龙惊讶问道:“今年福建雨水也不算好,怎么没有百姓继续移民大员?”

赶车的车夫摇头说道:“几月前出了那样事情,如今官府对于移民大员岛也没个说头,大海主们也就不上心了,大员岛上民风彪悍,若没有大势力帮助整村的移民,普通人家哪里敢去?”

闻言沈宜修忍不住问:“我听人说大员岛上土地肥沃,就是普通人家上岛开荒用上几年时间也能开出好地,为何一定要等待大海主投资?”

一旁骑在马上的陈第几个月前才去过大员岛,对于岛上的情况了解很深,他闻言摇头说道:“天高皇帝远,上岛的人物多行不法,甚至有专门残害移民的。若是自己开垦了土地,又无甚势力,过不了多久只怕全村都要被人抢掠。”

他叹息道:“那些先上岛的移民,甚至会勾结倭寇,主动报告倭寇哪里有较弱的汉人村子,给倭寇提供抢劫地点,以此换取些许赏钱。”

李国仙和沈宜修闻言都是惊讶,万万想不到,都是福建人,甚至岛上的移民许多都是同乡,但居然会互害到如此程度。

王文龙等人坐车走了一段,来到一处海边的茶座,只有几间石屋,前面挑着个茶幡子。

其时正是正月里,虽然地处福建,但是气温也只十度不到,在海边风尤其大,吹的众人身体都发冷,哪怕是坐在马车里的李国仙和沈宜修都有些冻的受不了。

王文龙便让车队歇一歇,自己也下马进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