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305章 为沈一贯解惑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05章 为沈一贯解惑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当王文龙知道自己的《尚书古文疏证》在京城火的时候,时间已经到达了万历三十一年的六月末。

徐学聚看完沈一贯的书信之后,又对王文龙道:“建阳有所不知,如今你在京城得到大名,但是沈阁老却是正被架到火上烤。”

见到徐学聚忧心忡忡,王文龙问道:“沈阁老遇到何事?”

“你可知楚王案?”

四十多年前楚恭王薨逝,留下两个遗腹子朱华奎和朱华壁,万历八年,朱华奎、朱华壁成年,朱华奎继承了恭王的爵位,而朱华壁也被封为宣化王。

如今朱华奎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楚恭王,直到几个月前,楚王府宗人朱华趆突然向万历揭发:当年的老恭王无法生育,朱华奎朱华壁乃是恭王妃的兄长所生,在恭王死后被王府内官接入府中抚养,对外声称是恭王妃的遗腹子。

奏疏一个多月前送到京城,楚王朱华奎害怕事情闹大,于是贿赂首辅沈一贯,还想要贿赂礼部将这奏疏压下。

而朱华趆也发动自己关系,跑到京城告御状,还发动了楚王宗室二十多人都在奏疏之上签名,控告礼部和沈一贯收受楚王朱华奎的贿赂。

这事情表面上是楚宗室为了爵位而进行的斗争,但是背地里却是浙党和东林党的交手。

朱华趆之所以敢把事情闹大,就是因为背后有东林党人在撑腰。

楚恭王朱华奎想通过贿赂官员将这事情摆平,沈一贯收钱为朱华奎站队,而礼部尚书郭正域严厉拒绝。

然后没几天京城中就流传起楚恭王送给郭正域一百两黄金贿赂,且答应事成之后再酬谢一万两黄金的消息。

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东林党和浙党的一次交手。

处理宗室案件的相关部门是礼部。

其中礼部的一把手,礼部尚书郭正域倾向东林党,背后还有倾向东林党的阁老沈鲤做靠山。

而沈一贯这里,除了他这个内阁首府之外,还有他的门生礼部左侍郎李廷机参与此事。

王文龙问:“现在楚王案的处理如何?”

“还在焦灼之中。”徐学聚头疼的说道:“圣上已经让当地巡抚和巡案进行调查,都说没有证据。最不利于楚王的乃是朱华趆之妻的证词,她是恭王妃的侄女,十分坚持楚王是伪王的说法,老恭王妃已经去世,但是当年她面对这样谣言曾一力否认,楚王有母亲证词做证据。两边各执一词,京中大臣们也没个定见,我观沈阁老言辞之中也为此事忧心忡忡。”

王文龙点点头,他知道现在东林党和浙党两派还在角力,这个案子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就算当年真有狸猫换太子之事,相关人等也早已经被处理干净,事实上两边都没有可靠的证据,只有利益相关者一面之词,最后能做出的结局完全就是看党派斗法了。

面对颇为担忧的徐学聚,王文龙道:“敬舆公,此事照我所想,圣上已经有了判断了。”

徐学聚一愣,问道:“怎么说?”

王文龙说道:“老王妃已死,楚王宗室先是出文状首告,又传播沈阁老不廉洁的消息,接着又有宗室夫人出来作证,所有证据皆倾向朱华趆。然而圣上还是打回再议,支持沈阁老的意思已经十分清楚。”

徐学聚思索一番,点头道:“我身处其间却不清醒,到底还是建阳看的透彻。”

徐学聚起身背着手在屋中走了两圈,顾虑说道:“只是此事极为凶险,只怕要伤害到沈阁老名声。”

时间来到万历三十一年,万历朝堂之上的党争形式已经越发明显,徐学聚前两年还只算是和浙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算是浙党中人,但是现在他却已经和浙党绑定在一起。

徐学聚和沈一贯都是浙江人,光是有这一条东林党就不太可能帮助徐学聚,而沈一贯也因此对徐学聚多方拉拢帮助。

哪怕徐学聚表明自己不是浙党,一旦沈一贯出了问题,徐学聚再想做事也会被东林党人掣肘。

王文龙又出主意道:“我猜接下来圣上多半会将此事交由朝议,我对沈阁老有两条建议。”

“请说。”徐学聚颇为急切。

“一是东林一党最会搅动舆论,他们必然会在朝议之中做手脚,而沈阁老有圣眷在身,这一次朝议结果不会吃亏,既然如此,可以暗查其中一二串联过分者,将他们行为上报弹劾,坐对方一个‘壅淤群议,不以实闻’的罪名。”

徐学聚闻言大喜:“这主意不错,他们肯定会露出马脚。”

东林党人串联朝政的方法十分直白简单,定然会推出一二人猛冲猛杀,这些过河卒子肯定会暴露短板,只要沈一贯有心去抓,没有抓不到的。

王文龙又分析说道:“只要能够将东林党内一二猛将陷落,沈阁老对内也可以交代了。”

“的确如此,”徐学聚点头说道,又问,“第二点是如何?”

王文龙回答:“经此一事我观察楚王宗室内部肯定有极大矛盾,要不然不至于二十多年的事情突然发出来,还有几十个宗室联名一起上疏,这次即使楚王得保,圣上出于天家情谊,也不至于对所有楚王宗室一并清理,最多处理一二首告……”

徐学聚想想道:“建阳的意思是让沈阁老提醒楚王?”

“不能提醒,最好尽快切割。”王文龙说道。

“有如此厉害?楚恭王若是保住王位,凭他能量,定然将本地宗室一番整理,有人做了打样的,谁还敢再起来闹事?”徐学聚颇为不解。

王文龙却摇头说道:“抚台,这些宗室赶二十多个人一起上告,说明不光是楚王之事内情极多,更关键是证明楚王在本地的能量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若是楚王真有能力,何必花费一万两黄金行贿礼部侍郎?”

“这次楚王宗室中几十个人出来和楚王弟兄作对,哪怕事件暂且平息,楚王名声受损,震慑本地宗室的能力不会更大只会更小。且东林党在万历二十九年京察之中受损极大,短短两年却已补足元气,而且还能进行反击,足可见他们在朝中拉拢党羽的本领。”

他问道:“就算沈阁老真能利用此事打击东林党,难道能比万历二十九年的京察作用更大?东林党一时受了打击,但是势力仍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这一回他们帮助楚王宗室,等他们休养生息,回过神来,难道不会有第二次?”

王文龙道:“而且东林党这边出的不过是一二喽啰,沈阁老却是亲身应战,若有损失,是拿黄金换泥土也。”

王文龙最后总结说道:“所以我以为沈阁老这一次若得了好处就应该赶快收手,与楚王之事划清界限,否则过不多时楚宗室再闹出乱子,圣上也不可能总站在沈阁老一边。哪怕到时两边各打五十大板,沈阁老所受损伤也必然极大。”

听王文龙说了一通,徐学聚豁然开朗,连连点头道:“建阳真是当世卧龙,不出福建却将此事条分缕析说得如此清楚,我当写信与沈阁老参详。”

王文龙则叹了一口气。

“自家斗自家,党争之事徒损国力,谁赢了又有何好处?”他想想,在抽屉中拿出一函《民族国家论》道:“抚台,这一次寄信能否将这一函书也带上京城,推荐沈阁老一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