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314章 江南大骗局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14章 江南大骗局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两人刚说了一句话,突然一个仆人跑进来道:“老爷,苏州南北货行的陈老板来找。”

胡应麟就见王穉登原本灿烂的笑容稍稍僵在脸上,然后连忙又笑着说:“这些个商人都是些粗鄙无文的,托他们办点事情,办好了不就成了?还总是在后头催促些什么?”

正说着话就听外头仆人呵斥:“老爷在里头会客,不许进去。”

又有人大嚷:“我们小本生意,这钱欠了多久了?是还是不还,王老爷总要给个说法不是?”

不一会儿就见一群人一路推搡,中间一个白胖的生意人,还带了几个打手,吵吵嚷嚷,王家仆人拦不住他,一群人总算是走进门来

陈老板进屋后狠厉的神色才稍稍收敛,对王穉登先鞠一躬,然后笑道:“王老爷是体面人自然不会赖我们小店铺的生意,不过在商言商,咱们还是把账先算清的好。”

“王老爷可是说了每月给我五两银子,这玉条屏,这琉璃杯子,都是上等的好货,我等费尽力气为老爷给搬来了……”

王穉登脸都黑了,皱眉道:“待会儿我跟你算,不要耽搁我会客。”

那陈老板被请了出去,但多半没走远,直接在偏房等着。

胡应麟听的都呆了,问道:“王朋友这些家具都是租来的?”

王穉登原本还想骗胡应麟入股,用他的名气当个招牌,哪想到出这么一桩?

现在骗钱是不成了,他只能强行解释道:“我四方游历惯了,哪里能带上许多家具?都是倒一地,便在当地租借,更加方便不是?”

胡应麟也不好当面拆穿,只能点头。

胡应麟自然不敢再投钱,两人胡乱说了几句,胡应麟拱手便告辞。

他走出院子时就见王穉登怒气冲冲的进了偏房,不一会儿还听到王穉登和那陈老板的吵架声。

胡应麟顿时心中庆幸,甚至对王文龙有些感激,要晚一步他可就把自己的棺材本给投进去了。

五天之后,《苏州旬报》头版头条:《名仕王穉登修阁,钱财不知所踪》。

报导一出,瞬间引起市民轰动。

王穉登这厮又没啥背景,有这么一桩大新闻,王文龙自然要去凑凑热闹。

他直接找南京当地低级官员帮忙调查长吟阁的情况,很快发现实际上那阁子被王穉登买下之后到现在还是一片废墟,连一片瓦片都没有换过。

业余记者又上门调查,原本王穉登热情接待,但等那官员出表示自己记者身份,询问他钱财用到哪里,王家瞬间变脸,甚至直接把记者给赶走。

王家奇怪的举动自然引起百姓热议,而《苏州旬报》接连三期连续报道对此深挖,渐渐发现更多内幕:王穉登走了一趟江南集资至少二万两,筹钱之时他模糊许诺可以还本,但只给最早出钱的人付了少量利息。

《苏州旬报》把事情报了出来,瞬间引起轰动。

不少江南有钱人看报纸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连忙跑到南京去要账,王穉登直接闭门谢客,据说人早就跑了。

接着更多消息汇总而来,原来这王穉登在苏州的房子、摆设甚至奴仆都是租的,而且他还留了个心眼:

在南京雇佣些伶俐的奴仆小厮到苏州去装场面,又在苏州雇佣些伶俐的人物带到常州去,这年头信息不畅,王穉登就靠这样办法骗了一两个月,居然没被发现。

这事情还不好告,因为王穉登筹钱的说法就是重修长吟阁,只是模糊许诺这些钱会帮助向上运动,用来做生意,但并没有留下具体文书。

王穉登这种骗法在历史上多半就是无果而终,本来就是搬不上台面的东西,把事情拖上几年,王穉登人都去了,再怎么查?

而这些山人名士就这么靠着名声骗一骗,居然就能入袋几万两银子,别说是普通老百姓,就是一些官员也深以为奇,此事迅速成为苏州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甚至一路传入京城。

此时京城之内正在爆发妖书案,这次的妖书不是《续忧危竑议》,而改了个名字叫做《解忧危竑议》,不管叫什么名字,反正都是大概内容,同样闹得天翻地覆。

万历皇帝、太子、福王、郑贵妃,内阁里头的朱赓、沈鲤、沈一贯全都被牵扯进去。

此时正为此焦头烂额的万历皇帝从太监处意外得知了苏州的事情,只觉得生气又好笑。

好笑是这事情太过荒唐,如此拙劣的骗术居然就能从江南那些有钱人身上刮来几万两银子,生气则是他觉得这些山人果然无法无天,自己下《逐客令》还是下的太晚,要不然也不会发生第二次妖书案。

万历皇帝由此对清除山人更加重视,再次明发上谕,要求严格执法。

很快京中市面上都设了哨卡,询问行人籍贯工作,有无故入京师者马上拿入有司审问。

京城的相关衙门本来就缺少官员,而且还要调人去查妖书案,一下又多了这么多工作量,忙的脚跟打后脑勺。

直接导致一两年之内京城之中几乎不再有山人活动,市面上的治安倒是好了不少,但也有坏处,这一两年连唱戏的外地戏班都不敢往京城跑了,外地的裁缝、货郎、磨刀匠也都逃之夭夭,怕在路上走着被抓个妖言惑众的罪名就关进去。

话题中心的王穉登却是游刃有余,他捞了上万两银子,而且早就是老油条了,知道会有麻烦,早做了准备,所有捞到的钱都被他东藏西藏,没有一分钱放在长洲老家和南京的宅子里,那些要债的人打破了他的家门掘地三尺,啥也没找到。

王穉登打算把这些钱慢慢的放出来行贿,在官面上得些方便,多半不会被抓进牢里。

他六十多了,光是靠这些藏起来的钱到处吃利息也能潇洒到老。

而那些被王穉登骗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

……

“真是侥幸。”

苏州,王文龙的家里,沈璟沈瑄以及从浙江跑来的胡应麟聚会一堂。

胡应麟仿佛经历过一场劫难般举杯说:“这次若没有建阳事先提醒,让我长了个心眼,此时我多半也把钱财投到那王穉登处了,这一杯我谢过建阳。”

“不当谢不当谢,我也不过是把消息稍稍分析了一下而已。”王文龙谦虚的推脱。

“建阳这一分析,可是保住了咱们上千两银子呀。”沈瑄也笑着说道。

胡应麟道:“当时我还没眼力,甚至怀疑建阳所言。”

“我当再敬建阳一杯。”

这时王平保也从外头进来,笑道:“文龙,福州会馆送礼过来,说是要多谢你的提醒。”

王文龙连忙起身,众人一起出门去接。

王文龙这次在王穉登行骗过程中可不只是帮了沈胡二家,他及早把王穉登行骗的内幕报道出来,让王穉登行骗时间大大缩短,许多人提前反应过来,观望着没有给王穉登投钱,要不然王穉登能骗到的数字说不定能达到三四万。

还是因为这年头的投资渠道太狭窄,有钱人除了在家乡买地之外,但凡出去做点生意就容易被骗,于是分外容易相信有名望的人物。

像王穉登这样曾经有大名的读书人真心想要骗钱,运作得当,能造成的伤害不是后世可以想象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