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12章 挖到上古文明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12章 挖到上古文明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闻言也忍不住问:“那其他汉人百姓没有在此间开垦田地的吗?”

“早年有,现在少多了,”刘德天无奈说:“军中命我们少在此间开垦,少和女真人犯冲突。”

他说着便摇头道:“多少军户原先就在卫所边开垦土地,上边只是睁一眼闭一眼,如今却是军户自己多开垦的土地也不让种了,饿死人的事情都是有的。唉,若非如此,我家也不至于被逼着往南去。”

王骥德和那三个甲骨社的秀才闻言全都满脸惊讶,王骥德奇怪说道:“这政策却又是什么意思?这岂非故意将土地让给女真人?”

一旁的王文龙见他看来,也是皱眉道:“我也看不懂。”

王文龙知道此时的东北努尔哈赤已经将建州女真统一,又联合叶赫等部份划掌控了海西女真,此时正在攻打东海女真以及野人女真。

女真总共就是这四部分,努尔哈赤已经掌握其大半,并且创建了八旗制度,在赫图阿拉建设了自己的政权。

而这一切都是在李成梁眼皮子底下做出来的。

原世界历史中的清朝档案关于这一段的记载非常奇怪,努尔哈赤原先是李成梁的部下,因为父亲被明军误杀所以凭十三副盔甲起兵,但是此君根本就没有去打明朝,而是先后打败了建州女真各部,统一建州,继承了建州卫指挥使的官职。接着又把其他的女真部落缴的缴、杀的杀。

清朝历史记载努尔哈赤骑兵的目的是报仇反明,但努尔哈赤如今的作为在李成梁眼里肯定不是起兵反明,反而努尔哈赤把女真各部统一后,使得女真这些年来犯边的次数大大减少。李成梁也得了一个安辽能臣的名声。

如果说让女真有一个首领方便管理就是李成梁的目的,这还可以理解,但万历三十年以来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纵容哪怕王文龙这个穿越者也看不懂。

李成良主动撤掉边境的防卫,甚至原历史中明年还主动撤去已经很有势力的六堡,为努尔哈赤在东北扩张扫除障碍,谁也说不清这究竟对他有什么好处?

要说李家就是想要投努尔哈赤也说不通,因为李成梁的直系子孙后来几乎全都在和后金的作战中死了,骨气也都不差,最后李家有人投清,那都得是到明朝末期,整个辽东都亡了的时候。

就比如李成良的儿子李如桂,明亡之后投清,到康熙年间才当了个知县,虽然官声还不错,但这么小的官也证明满清并不觉得李家是主动投靠的大汉奸。

至于什么李家和努尔哈赤有私交、李家子弟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做妾,都无法说明李成梁偏袒努尔哈赤的原因,李成梁杀起手下来可狠了,怎么可能会为这点事情就松手?

王文龙思来想去,觉得唯一的解释只能说李成梁真的太轻视努尔哈赤了,他或许真的觉得对努尔哈赤的些许妥协就会换来他晚年的几年安稳,还不会酿成大患。

毕竟直到萨尔浒之战前也不会有人相信十几万明军还打不过六万八旗军。

又过了一天,王文龙等人到达镇夷堡,先到卫所里打个招呼,这边疆地方的军官得知此间来了一个中书舍人以及几个名士倒也颇为重视,听说王文龙又不要钱要粮,只是想要去做什么考古,自然轻而易举的放行了。

刘德天到军户中一阵打听,便告知王骥德,在镇夷堡西北方的土地上最近刚刚挖出了他们所说的那种玉器,一行人连忙赶去。

到达地方一看,王骥德就是眼前发亮。

“这是一个墓葬,还没有被破坏掉。”

辽东的土地太大,人口太稀少,特别是这边疆地带,田地都是广种薄收,这些军户种地时掘土的深度也非常浅,虽然挖出了一些玉器,但是并没有将墓葬的主体结构破坏。

王文龙连忙询问这土地的归属,然后便很快得知这里的土地全都是卫所的军田,想要买也不需要太多钱,给两季粮食就够了。

他干脆联系了此地军官,掏钱将这一片土地买下,第二天开始几个甲骨社的成员便开始下洛阳铲定位置,很快进行挖掘工作。

这一群读书人热闹闹的跑到边境地区来挖地,在本地的卫所军眼里的确是稀奇之事,许多军户农闲时都跑来看热闹。

甲骨社的成员对这一片墓葬也感到惊喜,他们只是打了几个探洞就发现这片墓葬的布置很规整,而且很快就探到一个首领的墓,这首领被埋葬的地点居然还符合风水的习惯。

王文龙和王骥德两人正在坑边啃馍馍,突然就听见坑中干活的几个力工对话接着便是一个甲骨社员惊喜的喊声。

“有发现!”

两人连忙放下干粮,下到挖掘坑中。这地方靠近大临河水土湿润,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墓主人的尸体早就烂干净了,只留下几颗牙齿。

此时两人就见在墓主人的胸前位置正躺着一片张牙舞爪的方形石器。

一个甲骨社员小心翼翼的趴上去,一边用羊毛刷刷去浮土,一边记录这石器的形制。

“器体摆放在死者胸前,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有一镂空涡旋形弯钩,四角对称向外呈勾卷状,在正面有与与体轮廓走向一致的浅凹槽……”

稍有见识的人都能认出,这是一枚玉佩,不过具体是模仿什么形状却说不出来。

王骥德一脸惊叹:“这玉佩的磨制太精美了,此墓主人生前肯定是一方豪强。”

几天的挖掘下来,甲骨社众人已经有了一致观点,红山文化是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文明,红山文化的陶器制造还在较粗糙的水平,说明他们的手工艺还非常落后,在如此落后的环境下,能够将玉石磨成这样精美的玉佩,就能说明此文化的聚落定然有不少的人,才能够养出有这样闲工夫的统治者。

王骥德话音甫毕,又听旁边一个工人说道:“这里还有发现!”

王文龙和王骥德连忙看过去,就见一个被他们雇来的军户在原先墓主人手边的位置慢慢扫出了一个圆形的东西。

这东西是玛瑙材质,模样像是一个卷曲着的圆环,只不过有一处线型的开口,圆环上雕刻着眼睛鼻子以及龙角的形状,圆环的另一侧还有一个用于挂丝绦的小口。

这器物看模样就知道结实的很,器型也不大,很快就被清理出来。

刘德天也拿着干粮过来,看着那圆环笑道:“这就是我跟老爷们说小时候见过的玉环,那上面雕着的东西像不像个猪?”

他说完却没人回应,此时看见这器物的甲骨社众人却都已经屏息凝神,王骥德咽了一口唾沫,震惊的说道:“这……这是龙佩?”

王文龙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出土的玉猪龙,一阵心跳之后才稳定心神提醒说:“这更像是龙形佩的早期形制,也许中原后来的龙佩就是从这造型演变过来的。”

“有道理,”一个甲骨社社员眼前一亮,“这玉佩的形制更像是早期的珏,怪不得后来的珏会长成那模样,原来祖先在这里了!”

而王骥德在一阵惊讶之后,满脸喜色的表示:“此间的文物实在太多,我要赶快回一趟铁岭,写信通知甲骨社成员前来!”

这一处遗址的发掘工作已经差不多结束,比较有研究价值的便是挖出了玉猪龙的那一处墓葬,其他墓葬基本上都只有些陶罐之类的东西,连彩陶都少见。但带来的震撼已足够王骥德叫更多人前来了。

出土了大量粗糙的陶器却没有文字,说明红土山一带的古文明技术还是很落后,甚至是在文字出现之前的文明。

而这几天的现场考古以及走访调查,大家已经在镇夷堡发现了不少红山文化的玉器,除了王文龙等人自己挖出来的,还有不少是多年间此地卫所军户开垦田地时无意中挖出,这些玉器的形制风格非常统一,说明都出自同一文明。

这就可证明这红山文明的分布范围绝不只是镇夷堡一处。

无论玉猪龙、勾云佩还是其他的文物形制都表现出红山文化和中原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是中华文明的祖先都不为过。

先民之足迹,早至辽东,这种消息传入了解此事重要性的人耳中不啻于一场霹雳。

镇夷堡附近肯定还有大量其他同时期的遗址,这要靠王文龙他们几个人挖掘出来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求助于同道的力量。

当天晚上王骥德就回到镇夷堡打点行装。

他急于将此间消息传回去,甲骨社中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前来参与发掘。

王骥德等人收拾行囊的时候,王文龙也一起打点行装。

他却不是准备回京城,而是刚刚受邀要去铁岭卫做会讲。

辽东有几百万人口,自然也有读书人,铁岭、开原、沈阳一带作为辽北重镇,也是辽东读书人聚集所在,王文龙也是到东北才知道,本朝铁岭卫甚至还出过进士,这边境卫所的教育水平还真是令他刮目相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