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31章 谢肇淛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31章 谢肇淛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屠隆名列万历朝的中兴五子,他的作品都曾大行于世,其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时甚至超过汤显祖,又长期在江南活动,他的死故而也是江南文坛中的一件大事,不但前来吊唁的文人络绎不绝,便是江南的几家报纸也对此事进行追踪报导。

什么名妓珍珍哭棺、甲骨文研究会的成员前来吊丧、徐兴公评字都成为苏州记者笔下的花边新闻。

苏州恐怕是此时地球上市民阶级最为壮大的城市,八卦新闻这种东西根本就不要王文龙从后世带来,百姓的日常需求自然就会催生出小报记者这样的职业。

王文龙在屠隆灵堂前所写的《读屠长卿荒政考有感》也被小报全文刊登,这首诗一面世立刻就风传开。

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已经远超出新闻价值,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水平高,许多对于花边新闻不感兴趣的文人也争相就此诗展开讨论,就连《苏评报》这样主打高端读者的严肃报纸也跟着转载品评。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一下子成为许多忧国忧民文人挂在嘴边的诗句。

杭州府,谢肇淛同何乔远正坐在运河的漕船上,两人都是无事一身轻,一边乘船北上,一边谈天说地。

谢肇淛将手中煮菱角放下,笑着说道:“这王建阳写的《读屠长卿荒政考有感》立意和气度都实在太高,果然不愧为八闽第一幕僚。”

“人家如今也有官身了,”何乔远对当年他带着王文龙去见庞迪我时王文龙展现的辩论能力记忆犹新,提醒说道:“这王建阳的确是名士风范,在杭于苏州见到他可以与他多多来往。”

“那是自然,我早想会会天下闻名的王文龙了。”

谢肇淛是个很有艺术家性格的人,他做官做的十分不差,同时艺术产出也很丰富,谢肇淛写文章并不需要闭关思索,而是喜欢在生活之中发现意趣并加之记载。

自从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以后,谢肇淛在全国各地做官,川陕、湖广、江浙,每到一地皆有吟咏,或是写作诗文,或是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写成散文,四处做官刚好给了他游历天下的机会。

谢肇淛和何乔远两人紧赶慢赶来到苏州,先去往屠隆的别墅中吊丧,然后谢肇淛却没有马上动身去找王文龙,而是对于苏州本地的丧礼习俗颇感兴趣,他仔细的观察了两天,还不停的做着记载。

谢肇淛打算将屠隆的丧礼过程写进自己的书籍《五杂俎》之中,这书基本就是他在游历各方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此书是明代文人笔记之中的上上品,内容包括读书心得事例,分析风土人情,甚至技术、医药、术数、书画、宗教、婚丧嫁娶,看了此书就如同亲身在明代社会活过一次一样。

时值八月,东林党和浙党的党争还没结束,万历朝的气息却眼见的衰落下去。

月初,华山地震,五岳之一开裂二三尺,吓得万历皇帝宣布停行。

接着又是紫禁城昭和殿发生火灾,这三大殿刚修完,新房子没住两天,紫禁城又烧起来了,于是建三大殿的税收也没得免了——又有新屋要修。然后就是京师地震,从京城东北到西南,余震十几次。

总之是一件好事没有,如果相信一个王朝到了衰弱期就会有各种天变发生,那万历三十三年大明王朝的气数就是眼见着江河日下了。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人人都说着大明朝这样下去不行,却也没几个人觉得国破家亡近在眼前。

文人名士、贩夫走卒,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日复一日,转眼几十年也就过去了,只要自己生前无事,身后事谁也管不了那许多。

八月初,谢肇淛拿着帖子找到苏州旬报编辑部隔壁,敲响了王文龙家的房门。

王文龙正陪着李国仙在院子里散步,听说王文龙回到苏州——李国仙着急忙慌也赶来了,拦都拦不住。等人到了,王文龙也只能接受,李国仙怀孕已经七个多月,总不能再让她折腾回去?王文龙只能连忙找苏州的名医给李国仙看身子。

“累了吗,要不要歇歇?”王文龙小心的扶着李国仙问道。

“我坐一会儿吧,”李国仙的肚子已经很显,扶着腰坐在栏杆上,王文龙连忙让丫鬟给李国仙拿个靠垫。

“他这几日总爱踢我,是个劲儿挺大的小子呢。”李国仙捂着肚子抱怨,脸上却颇为自豪。

这年代也没有什么查胎儿性别的好方法,纯是靠有经验的人看,据说有能力的产婆能够从孕妇肚子是尖是圆、走入的姿态等等方面看出胎儿的性别。对于其准确性,王文龙不很抱希望,不过李国仙认定肚中的是儿子,她有身孕,如今在家中地位最高,王文龙也不会跟她反对就是了。

“老爷,冰酪做得了。”家里的仆妇来汇报,王文龙点头说道:“端一碗过来,多加些糖。”

他又看向李国仙柔声说:“待会儿慢慢吃,别冰着了。”

李国仙幸福的点点头。

冰酪就是冰酸奶,把酸奶装在锡壶里,壶外放一个冰盆,往盆中加入硝石或是卤水,利用冰块融化吸热的原理将酸奶冻结,其实也冻不到多冰,大体也就和后室冰箱保鲜柜中拿出来的酸奶温度差不多,但在这年头已然是十分珍贵的吃食了。

物以稀为贵,这年头的冰块得之不易,富人夏天都喜欢吃冷饮。

虽然顺产婆认为孕妇不应该吃冰凉的东西,但王文龙却表示适当吃一点没关系,孕妇心情快乐更重要,他告诉李国仙的丫鬟每次也就让李国仙吃一碗,多了也不行,而且王文龙只让李国仙吃冰酪,要想改换口味,可以往冰酪中加一些干果,这东西好歹还卫生一点,至于什么冰饮,王文龙也是不让李国仙吃的。

这年头的冰饮就是在做好的糖水中加入冰块制成,打开木桶,表面上浮着一层冰,寒气逼人,卖相十分不错,但那些冰块都是冬天直接从河面上凿来储存的,全是生水,这也是为何古人总觉得吃冷饮容易受凉的原因,大口的往肚里灌生河水,那能不蹿吗?

沈宜修带着几个丫鬟端着碗走来,王文龙同两个老婆坐在一块,一人一小碗冰酪擓着吃,边吃边闲谈。

“文龙,外头有位谢肇淛老爷求见。”王平保进来禀报。

听到这名字王文龙就站起来,谢肇淛可是性灵派的大家,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号的人物。

“请他到花厅小坐,”王文龙连忙整衣起声,又对仆妇吩咐:“拿两碗酪到花厅,剩下的大家便分吃了吧,别忘了送到编辑部里一份。”

谢肇淛今年四十出头,五绺长髯,戴着个大方巾,青衣芒鞋,五官挺阔,是这年代人以为的有福之相。

王文龙一见他便主动上前招呼:“在杭先生好,我便是王文龙。”

“久仰久仰。”谢肇淛笑着说。

两人落座,沈宜修亲自端了冰酪上来。

王文龙先对谢肇淛介绍了沈宜修,谢肇淛惊喜道:“原来是宛君先生,先生集的帖是本朝少见的好帖子呀。”

沈宜修谦虚笑道:“当不得在杭先生夸奖,请用点心。”

沈宜修在外人面前礼数非常严谨,跟王文龙耳语两句说已将点心给编辑部送去,王文龙点点头,她又对着谢肇淛行了一礼,这才带着仆妇到后边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