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46章 半堂罗汉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46章 半堂罗汉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徐兴公和曹学佺最开始还想追上薛素素和沈宜修,以为他们再怎么样也不会不如两个女子,但越走两人就越力不从心。

最后徐兴公干脆坐到路旁,摘下头巾扇风,过不多时就见邓道协和何乔远也慢悠悠追上来,见他们已经坐下,两人也二话不说坐在一旁。

“王建阳几人如何这般能跑?”邓道协才二十出头,对于自己的体力颇为不好意思。

徐兴公笑着说道:“建阳说他们去辽东,那白山黑水都是一路走过去的,莫要看他们读书人,这群甲骨社的成员体力真不是做耍。我看着我自家回头也要去河南锻炼锻炼,说不定有了成就,届时也选他一个甲骨会研究员出来。”

曹学佺则往后面看看,奇怪道:“在杭哪里去了?”

另外三人也是奇怪,谢肇淛是个读书耍滑的种,做了几年推官,脚力还不如他们,早就落在后面。

何乔远皱眉说道:“在杭莫不是走了嫌累,自回去了吧?”

“不会吧?”徐兴公也有些担心,这还真像谢肇淛能做出来的事。

几分钟后众人的担心才消散,就见谢肇淛笑嘻嘻的坐在仆人送餐食的板车上,由驴子拉着悠哉悠哉来了。

“我怎么忘了后头有车?”邓道协累得半死,这才想起送餐的仆人也正往罗汉堂去呢。

再看看谢肇淛半躺在车上,他把花雕酒开了一坛,配着中午要吃的干果自斟自饮,好不逍遥。

临近中午,众人终于陆续抵达罗汉堂。

王文龙早就在罗汉堂前走过,进入堂中看了一眼,王文龙就有物是人非之感。

他前世去旅游的紫金庵罗汉堂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的,专门用楠木做了金柱大殿,看起来富丽堂皇,到前世的八十年代,又按原貌修复了瓦顶,之后每隔几年就全面修复保养,在大力修缮维护之下千年前的雕塑看起来就如崭新的一般。

可如今的罗汉堂却只是一处破败的古刹,满堂的南宋罗汉雕塑已经被砸塌了一半,另外一半也无人修缮。

历史上之所以这半堂雕塑能保存下来,多半就是因为几百年间无人重视也就无人来破坏的原因。在庙中走一遍,王文龙脑海中不断浮现前世来此处拍vlog的记忆,越发感觉到自己已经再不可能回去那个时空。

众人来到那些罗汉像前,范允临先让仆人放下香案,供果,大家各自上香,然后才走进了去观看那些罗汉像。

罗汉像上早已挂满了蛛网尘垢,起初众人都不觉得这些佛像有什么特别,倒是范允临夫妇一起在安阳做了许久时间的考古工作,对于古物有兴趣,两人商量着怎么把这些佛像清出一尊来。

他们发现这些佛像是泥胎彩塑的,也不知道下面的涂料怕不怕水,为保证安全只能用干抹布和羊毛刷一点一点的刷,两夫妻都爬到台上,和一个老婆一起挽袖子动手。

开始时众人都围在下面看,但他们擦佛像用时极长,众人渐渐也就散开了,各自干自己的事情。

直到半刻钟以后,邓道协走到佛像前,这时佛像的大半身体已经被擦出来,邓道协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瞬间惊讶:“这佛像塑的真好……”

众人闻言也都跑回佛堂之中,就见大殿中央的那尊释迦摩尼佛已经被擦出了大概样貌,佛像端坐法台之上,背光无比精美,身上衣服纹路自然垂下,纤毫必现,整尊佛像的动态逼真,完全没有此时大多数寺庙造像那种刻板之感。

沈宜修惊讶说道:“这样的好佛像怎么我在苏州从没听过?”

薛素素道:“也不知这佛像是什么年代的。”

王文龙望着眼前挂满蛛网的佛像,想到了前世旅行时所见香火鼎盛的场面,回忆前世见到的介绍文说道:“相传这一堂罗汉像出自宋代雷潮夫妇之手。”

李日华是博物大家,仔细看着这佛像的雕刻细节道:“于我看来,更像是国朝初年或是前元的雕刻风格。”

曹学佺好奇问道:“何以见得?”

李日华指着佛像流纹般衣摆纹饰说:“南宋时的刻像常没有这般生动。”

“也不尽然。”范允临也从台子上爬下来,正面端详着这佛像,说道,“雷潮夫妇是江南的雕工,他们是民间工匠,雕刻路数和官办造像颇有不同,国朝初年的雕刻风格和元朝类似,元朝的雕刻风格又本就与南宋的民间雕工一脉相传,看着相似也是有的。”

何乔远评价:“这一堂佛像比起南宋的佛像生动,比起真正元代名家的雕刻却又显得古板了,若是在元代雕刻这一堂佛像,人物应该更加生动才是。”

李日华点头说:“如此说来也有道理。”

曹学佺在一旁也道:“建阳既然是听人传闻,说的又能如此详细,想来不会是空穴来风,多半这堂佛像就是雕刻于南宋了。”

何乔远叹息说:“宋代佛像,又能有如此数量齐聚一堂,实在罕见呀。”

邓道协也感叹:“如此精美的造像,却被冷落于荒尘之中,真是可惜。”

闻言何乔远突然笑道:“如今的世道,明珠杂于泥土,美玉落于沙中,惯常事也,又有何罕见哉?”

何乔远的言语之中颇有讥讽意味,只因满堂佛像埋没荒草的场景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遭遇。

何乔远曾经在争国本的早期出头上疏反对三王并封,之后又参与过救援言官陈泰来、阻止日本封贡、力主宗室科举入仕等大事,已经算是朝堂上的一号人物,但最终只因为小事被抓到把柄就外放广西,从此前途毁去,兴味索然,终于以事假告归。

全天下都夸他有文才,他也位列此时的海内四君子之一,但即使如此,还不是只能埋首书案,做些笔墨功夫,到底不能伸张自己经世济用的雄心。

沈德符忍不住感叹说道:“而今这世道,真没有一个上升的机会啊。”

何乔远的感叹让沈德符想起自己考举人已经考了许多年,到现在也没中,想要考中进士不知又要到何年何月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