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59章 散播消息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9章 散播消息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王文龙被揭短也毫不脸红,他对李鼎道:“不瞒道长,这些内容其实乃是我编撰的,目的只是为了推广瓜菜代。”

他解释说道:“今年秋收情况甚是不如人意,入冬之后定然发生饥荒,只得想出这样办法来鼓励百姓多种菜蔬渡荒,若不如此泉州百姓多半不愿意补种冬季作物只会使得饥荒更甚。”

李鼎问道:“瓜菜代之法真能够救民于水火?”

王文龙斩钉截铁道:“不敢说拯救万民,但是肯定有所补益。”

他举例子说:“我们已经从各地调来种子,其中马铃薯和甘蔗的试种都已成功发芽,说明泉州冬季确实能够种植这两种作物。此两种作物虽不是主粮,但亦可以饱人,灾荒年间,定然可以对百姓渡荒有所俾益。至于萝卜冬瓜等蔬菜,本来就是泉州冬季常种菜蔬,入冬之后泉州雨水情况改善,这两种蔬菜肯定也有收成。”

李鼎仔细聆听,他等王文龙说完之后又看向李光缙,脸露求证之色。

李光缙点头说道:“我家庄子里也已经试种马铃薯和甘蔗,确实都成功发芽,想来必有收成。”

李鼎点点头,突然起身对王文龙行礼。

王文龙也连忙起身扶起他。

就见李鼎面露惭愧之色道:“我之前还以为是有人想用淫祀在灾荒之年于百姓之中骗取钱财,却没想到错怪好人。先生大仁大义,我愿为先生背书,不知何时要用到我?”

王文龙闻言大喜,连忙说道:“若是道长愿意,五日之后便在泉州开道场宣扬瓜菜代之法。”

李鼎毫不犹豫点头道:“好,只是我想动笔把先生的文章稍加改动。”

“改动?”

李鼎委婉说道:“先生文笔是好的,只是文章体例与道观文字稍有不同。”

王文龙终于明白,人家这是嫌他文笔太差。

李光缙在一旁说道:“我们还想请道长做几个渡荒瓜菜仙人的道场。道长在泉州声望斐然,若是能够亲自主持,定然能使得泉州信众云集响应。”

李鼎摇头说道:“我是净明派,因宗派之别,不好出面主持这样的道场。我举荐几位道长,都在泉州主持道观。”

他说着就开始动笔写信。

见李光缙看了那名字之后就暗暗点头,王文龙便也放心,知道李鼎推荐的都是泉州城中有名望的道士。

李鼎一边写一边说道:“这几位道友都是瑜伽派等本地宗派的,他们派中惯有祭祀乡土神灵的传统,拿上这几封信看我面子他们定然前来,若是他们有二话时,再来找我,我自去请,两天之内一定把人给凑到。”

王文龙把信纸放到一旁晾干,又说道:“虽然不主持道场,但届时还想借道长的法华庵做宣讲之所。”

李鼎这回不假思索,直接点头答应,他也想为泉州百姓做事,若无门派之别,他肯定亲自上法坛。

王文龙终于放心,拜谢而去。

请李鼎为瓜菜代背书,能迅速提高这神仙在泉州百姓之间的信誉,同时李鼎还结交许多泉州的地主士绅,只要他开口这些地主家中的田地,多半也能实行瓜菜代之法,这样一来,绝对能够大大增加今冬泉州府的菜蔬产量,甚至凭借李鼎的名气还有许多此时滞留泉州的漳州福州士绅大贾也会来看道场。

受灾较轻的漳州福州一部分土地上也能因此实行起瓜菜代来。

……

“好好好,”衙门里徐学聚听着王文龙的汇报点头赞赏,“能把这李仙公给请来,本地信众想必都愿意实行这瓜菜代了。”

两人说话之时就听房门响了几下,徐学聚道:“进。”

陈经纶推门进来。

两人就见他脸上颇带忧色,徐学聚连忙问:“什么事情?”

“刚才从福州转来的消息,各地都报旱情,只怕今年朝廷不会有多少粮食赈济福建。”

徐学聚皱起眉头,王文龙接过陈经纶递来的信札,张开就见是一份邸报的抄本,信是金学曾从福州寄来的。

河南官员报今年河南旱灾严重,朝廷派到河南的官员已经启程,刚入河南看到的情况便让官员上疏商议今年对河南免收田赋。

同时京畿官员申请调拨天津、德州、临清的粮仓赈济京畿百姓。

这三个地方都是此时运河的枢纽要道,设有常平粮仓,灾情严重到要调动这些地方的粮食,可见京畿的百姓受灾也不轻。

凤阳也向朝廷请求免除部分地区田赋,或至少将粟米税收改成银钱。

南北灾荒四起,根本就没有能力再来援助福建!

徐学聚拿过书信看了一眼就是长叹一口气,“今年的灾荒怎会这么严重?当下也只能抓紧准备瓜菜代之事。”

陈经纶点点头,这时王文龙突然说道:“不如把这些消息散布出去?”

徐学聚和陈经纶都看向他,王文龙解释说:“救荒瓜菜仙人的祭祀可以影响一些无知小民,但是士绅大户之中多半还有人不信,许多人肯定还存着,哪怕灾荒将起,朝廷也有能力救灾的念头。”

“主动散播消息让大家知道灾荒的严重,才更有自发救荒的动力。”

“正好我们现在掌握了快速油印的技术,可以把这个消息传播的更广,如果能吸引外面商人往福建贩粮更是好事。”

这年代的商业信息不是太多太杂而是太少,少到福建粮食紧缺但是外界却根本不知道。

泉州的百姓相比其他地方还算有钱,如果附近州县有剩余粮食,多半会主动往泉州运送贩卖。

朝廷害怕散播灾荒消息,怕的是市场上有商人囤积居奇炒高粮价,但是照今年泉州的粮食收货情况,即使不囤积居奇粮食也绝对不够吃。

囤积居奇迟早都会发生,还不如早些让百姓知道事情严重让他们加以重视。

徐学聚思索一阵,点头说道:“是这个道理。”又补充说,“咱们这几天在泉州,查访出来的粮食缺额以及福建各地的粮荒情况也可以写上去。到时就在道场上散发,定能有用。”

这事倒也方便,他是福建民政最大官员,全省的相关信息都统计在他手上,不出府衙就能把数据全部拿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