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 > 第83章 为何不问问怀玉

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 第83章 为何不问问怀玉

作者:八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4 06:30:0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杜如晦和孔颖达在解决吐蕃人提出的难题上进展得还算顺利,而李道宗这边却遭遇到了不小的困扰。

一下朝,李道宗立刻召集了刑部官员及不良人中的判案高手,向他们传达了吐蕃人提出的第三个难题。这个难题似乎是有意挑衅大唐的权威,令在场的刑部官员们感到十分棘手。

“大人,这吐蕃人分明是在无理取闹。”刑部侍郎沉声说道,眉头紧锁,“他们自己声称,车轮高度以下的孩童因无法辨别事物,犯错不应受罚。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何要求我大唐给出解决方案?这分明是在故意刁难我们。”

李道宗叹了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我也清楚他们的意图,但刑部职责所在,我们不得不应对。大家集思广益,看看能否找到解决办法。”

众人点头表示理解,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应对吐蕃人的无理要求。刑部众人议论纷纷,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但似乎都无法令所有人满意。

直到深夜,讨论仍无头绪。有人主张以杀人罪论处那孩童,主张斩首;有人则认为,既然孩童无法辨识是非,应判以监禁;更有人指出,孩子犯错,父母难辞其咎,应追究其父母责任。各种观点激烈碰撞,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李道宗见下属讨论愈发离谱,遂打断道:“诸位,就此打住。明日我会将诸方案呈报陛下,由陛下定夺。今夜辛苦大家,请先回去休息。待此事尘埃落定,我必请大家到明月楼共饮。”

“大人英明!”众人齐声喝彩,纷纷散去。

而在秦府之中,秦怀玉却陷入了另一番境地。原来,长乐公主因月事之故,将他从寝室中赶了出来,让他去仙儿房间里过夜。秦怀玉无奈之下,只好来到仙儿的房前。然而,却发现房门紧闭,房内灯火已熄,显然仙儿早已安歇。这下,秦怀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不知何去何从。

“唉,这可如何是好?”秦怀玉在房前徘徊着,心中暗自思量。他想回到寝室,但又觉得长乐公主身体不适恐怕已经休息了;他想在府中闲逛,但又觉得夜深人静,实在有些不妥。

在犹豫了许久之后,秦怀玉只好选择到书房暂度一晚,最终在软榻上度过了一个寂静的夜晚。

第二日早朝,群臣如潮水般涌入太极殿,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撼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挥手道:“众卿免礼,平身。”

他的目光转向站在前方的杜如晦、孔颖达和李道宗三人,问道:“三位爱卿,昨日的三个难题,可有解法?”

杜如晦上前一步,恭敬道:“启禀陛下,关于九曲明珠之困,臣已寻得解法。臣昨夜观察蚂蚁穿行,从中悟出了穿珠之策。只需将九曲明珠置于水盆中,以细线一端系于蚂蚁身上,在将蚂蚁放在一侧的孔洞上。蚂蚁为求活路,必会沿着孔洞带着丝线穿过九曲明珠,最终从另一侧爬出来。如此,便可轻易穿过明珠。”

李世民听完后点头赞许:“克明真乃朕的得力助手,半日之内便想出办法。待吐蕃使臣离开后,朕自会论功行赏。”

杜如晦谦虚道:“谢陛下厚爱,臣只是尽忠职守,不敢讨赏。”

李世民又转向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和刑部尚书李道宗,问道:“孔祭酒、李尚书,你等进展如何?”

孔颖达和李道宗分别将各自讨论出的答案说了出来。

听完他们所说,李世民环顾朝堂,问道:“诸位爱卿,依你等之见,孔祭酒和李尚书之策,能否使吐蕃信服?”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陛下,国子监的下联或可应付吐蕃,但刑部之方案恐难以令吐蕃满意。故臣认为,第三题尚需斟酌。”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既如此,朕与众卿共议,今日早朝便专心于此。”

众人冥思苦想,却仍无解。

此时,程咬金突然提议:“陛下,既然咱们想不到办法,为何不问问怀玉呢?那小子鬼精鬼精的,或能解此难题。”

尉迟恭亦附和道:“程老流氓所言极是,怀玉或有良策。”

李世民闻言,如梦初醒,笑道:“是呀,朕怎忘了这位好女婿。”

他随即对身旁的王德道:“速去请驸马入宫。”

王德应声道:“遵旨!”随即退出大殿去请秦怀玉。

不久,秦怀玉被请入太极殿。他一身锦衣玉带,气宇轩昂,走到李世民面前恭敬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挥手让他免礼。

李世民问秦怀玉:“怀玉,你可听说吐蕃使臣昨日提出的三个难题?”

秦怀玉回答:“父皇,王公公在路上已将事情告知儿臣,我已知晓他们的三个难题。”

李世民继续道:“很好,前两个问题已有对策,唯独第三个难题尚无良策。怀玉,你可有何妙计?”

秦怀玉回应:“回父皇,这第三题看似棘手,实则或有解法。儿臣在路上听完王公公的叙述后,已想到一策,但此策需保密,若被禄东赞知晓,便无法奏效。”

李世民笑道:“怀玉果然聪明,既如此,那吐蕃的三个难题便都解决了。他们岂敢再提求娶我朝公主之事。”

秦怀玉好奇地问:“父皇,儿臣想知道其他两个难题的答案,不知可否告知?”

李世民点头:“当然可以,玄龄,你将两个答案告诉怀玉。”

房玄龄遵旨,将杜如晦和孔颖达的答案一一说出。

秦怀玉听后眉头微皱:“杜伯伯和孔师的办法虽可行,但未必最佳。若吐蕃不认可呢?以杜伯伯的穿珠为例,若蚂蚁爬到一半停下不前,又该如何?”

众人闻言均感震惊,此前竟未考虑到这一层。

杜如晦问:“秦贤侄,你有何高见?”

秦怀玉微笑着说:“我的方法其实也和蚂蚁有关,但是并不是把它们放在水中。只需在明珠的另一个孔洞里抹上一些蜜糖,然后把绑有丝线的蚂蚁放入另一个孔洞中。蚂蚁会顺着蜜糖的香味爬过去,丝线就会被带到明珠的另一端。这样一来,我们就解决了第一题。”

孔颖达听完秦怀玉的解释,双眼一亮,表示赞同。然后他又好奇地追问:“那么,第二题的下联你又如何应对呢?”

秦怀玉稍作沉思,然后自信地对孔颖达说:“下联可为‘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这个下联不仅与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而且含义深远。它暗示了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把琵琶的弦,虽然看似普通,但却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智慧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不知父皇和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孔颖达听完秦怀玉的下联,不禁点头称赞:“妙!妙极了!这个下联寓意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在场的众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对秦怀玉的才华表示钦佩。

很好!怀玉果然不负朕望,是朕的得力贤婿。朕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两日后禄东赞的表情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父皇,既然事情已经解决,儿臣便先行告退。昨夜未曾好好休息,儿臣想回去补个觉。秦怀玉恭敬地说道。

嗯,那你就先回去休息吧,记得两日后要来参加朕为使者们准备的宴会。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

儿臣遵旨,儿臣告退!秦怀玉说完,随即退出了太极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