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流萤煜煜赴明月 > 第84章 寒意暗搅喜宴

流萤煜煜赴明月 第84章 寒意暗搅喜宴

作者:贝格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7:43:1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立冬初际,枫叶依旧如火,将皇宫的金瓦玉砌映得辉煌夺目。

庆贺二皇子平安归来的家宴,虽因战事故而一切从简,却设在了皇宫中最为华靡的元亨殿。

宴席上,满是珍馐的玉碗透着琥珀光,翡翠杯中盛着梨花酒,酒香扑鼻,伴着歌舞升腾。

元亨殿内,皇帝安坐御座之上,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皇后端坐在侧,仪态万方,容光焕发,仿若之前的消沉已是前世。

顺妃与翎妃分坐两旁。顺妃虽然笑盈盈,眼中却透露着一丝狡黠之色;另一侧的翎妃时不时伸手逗弄一下乳娘怀中的十皇子,神色谨慎,不似满月宴那日的从容。

岑思卿容颜如玉,安静地坐在宴席一旁。他今日刻意穿上了那件低调而素朴的天青色暗花长袍,他的对面,正坐着今日宴席的主角——二皇子。

二皇子身着奢丽的墨色缎袍,织金的蛟龙暗纹在烛光下闪烁生辉,与他头上的金冠相得益彰,凸显着他的高贵。

二皇子虽与三皇子生得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相较于三皇子,二皇子面容轩朗,更显清瘦。他五官深邃,浓眉下一双瞳仁炯炯有神,眉宇间透着一股傲气,硬朗的轮廓勾勒出棱角分明的面容。由于从小习武,二皇子的腰背挺拔,宽阔的肩部衬托出他修长的腰身,看似纤瘦实则强韧有力。

岑思卿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二皇子。言谈间,他敏锐地发现二皇子偶尔会流露出一抹茫然的神色。但凡二皇子如此,皇后便会立即开口,或饰以借口或转移众人注意,巧妙地为其掩护。

这一发现令岑思卿更加确信,陆吴二人所说并非虚言。也由此可见,二皇子失忆之事连皇帝也不知情。而二皇子原是在八月初被找到的,这个秘密,在宫中似乎也无人知晓。

正当岑思卿沉吟之际,皇帝高声欣喜道:“如今天时吉祥,逸承平安归来,战局亦息于平静。古塞国,闻我王国之威名,有求和之意,决意解戎兵之累。下月,古塞国使者便将入宫和谈。”说完,举杯邀众人共饮。

众人庆贺之际,皇帝突然落杯,然后望向岑思卿:“思卿,此事你怎么看?”

岑思卿闻声,起身行礼,恭声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吾岳国兵威强盛,对古塞之敌实无虞,然若得免战纷争,共商和平之策,方为邦交之上计。抑若能休战,于岳、于古塞两国之百姓,亦为善也。思卿以此为喜,庆贺祥和将至,吾国必将国泰民安。”

皇帝听了岑思卿的回答,欣然点头,面露满意。然而,一旁的皇后脸上的神情却变得凝重而深沉。对于皇帝对岑思卿的询问和赞同,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中流露出不满。

皇后瞥了一眼身旁的顺妃,心生一线希望,期待顺妃能出言打压岑思卿一番。此时,顺妃也正起身优雅举杯,含笑望向了皇帝:“圣上,臣妾也有一喜事要禀报,望今日能为圣上喜上添喜。”

“是何喜事?”皇帝询问,目光充满期待。

顺妃瞥了一眼皇后,随后又对皇帝温情道:“是逸安。” 她语带温柔,神情中透露出一丝得意:“御医这几日来诊脉,说逸安病情有明显好转,昨夜还苏醒了半刻。想必,不久定将痊愈。”

皇帝闻言,高兴地拍案大声喊了一声“好”,然后仰头开怀大笑,欢喜得溢于言表。顺妃适意地喝完了杯中酒,见皇后双眼直勾勾地瞪着自己,她感到了胜利的欢愉。

顺妃沉浸在喜悦之中,却未察觉身后的岑思卿眼中闪过的一丝惊恐。惊闻五皇子即将醒来,岑思卿内心一阵翻腾,猛然意识到情况不妙。

一阵无法言喻的恐慌袭来,岑思卿深吸一口气,极力想克制住内心的慌乱。他眼神瞬间变得冷静,但眼底的惊慌却依然难以遮掩。

这一刻,岑思卿感到心神飘散,他只能微微颔首,努力露出一个淡然的微笑,佯装是对五皇子的康复感到欣喜。

然而,岑思卿费力掩饰内心的惊慌,却没能躲过对面的二皇子的眼睛。二皇子略一皱眉,忽然开口关心问道:“七弟,你怎么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太舒服?”

岑思卿顿时感到尴尬,心跳加快了一拍。他并未回应二皇子的关怀,而是摇晃着站起了身,对着皇帝皇后行礼道:“皇儿今日实在是高兴过头,一时贪杯,眼下有些不胜酒力了。望父皇勿怪,允许思卿先行告退。” 陪同的程欢见状,连忙上前扶住岑思卿的胳膊。

皇帝见岑思卿眼神稍有涣散,脚步也有些轻浮,于是允了他的请求。

不知情的众人皆对岑思卿的离去感到无所谓,唯有二皇子惦念着岑思卿的离席。他目光紧随着岑思卿的身影,索性也起身禀明自己的担忧,故而想去送岑思卿一程。

走出元亨殿,沿着湖边,程欢搀扶着岑思卿,微声询问:“七殿下,可是身子不适?” 岑思卿微微摇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他迫切地想要回荣和宫召见丁锦辰,将此事查明清楚。

“七弟,请留步。”

刚走不远,岑思卿便发现二皇子也跟了出来。岑思卿看着二皇子,却有些心不在焉:“二哥可是有何事?”

二皇子上前一步,见岑思卿身旁跟着人,于是对他说:“今日正好有件事想与七弟商量,不知眼下是否方便?” 岑思卿明白二皇子的意思,他示意程欢先退到远处等待。二皇子适意微笑,邀请岑思卿向一旁的湖心石桥走去。

初冬时节,夜色渐浓,寒意渐深。湖心石桥上寒风掠过,带着凛冽的气息,寒凉的湖水在脚下微微荡漾。

青白的月光之下,二皇子看着岑思卿,嘴边扬起笑容说道:“再过些时日便是我的生辰,我想在此之前先在乾明宫设宴,邀请几位宗亲兄弟一起叙旧。不知七弟意下如何?”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温和而磁性。

岑思卿原以为二皇子是有何要紧之事,没想到只是为了邀约。于是,他微微一笑,点头答应道:“二哥之邀,思卿自当赴约。”说完,便打算离去。

然而,转身之际,岑思卿突然重心不稳,脚底仿佛被无形之物绊住,身体亦不受控制地向后仰。他还未来得及反应,身子便直直的向后倒了下去,落入了冰寒刺骨的湖水之中。

一瞬间,冰凉的湖水仿佛渗透到了他的皮肤之下,令岑思卿感觉身体被一阵强烈的寒意贯穿。他感到周身被刺痛包裹,眼前顿时一片混沌,呼吸也被湖水打断。寒意令岑思卿的身体紧绷,湖水的重压感让他仿佛置身于无边的深渊。

岑思卿想要重新浮上水面,但湖水浸透的衣裳如铅般沉重,令他的动作变得迟缓而艰难。就在意识几近模糊之际,岑思卿赫然发现,不远处的湖水中,二皇子也在苦苦挣扎。

守候的太监和侍卫听到动静,纷纷跃入湖中,将岑思卿和二皇子救上了岸。随后,皇帝与皇后众人也走出了元亨殿,焦急而担忧地注视着湖边的情况。

皇后急忙先上前,将冻得瑟瑟发抖的二皇子扶了起来,亲自为他披上一袭温暖的披风,关切地询问着他的身体状况。

程欢也急匆匆地赶到,他看见岑思卿瑟缩在地上,身体被冰寒之水浸透,不禁心头一紧,立即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了岑思卿的身上。此刻,岑思卿脸色苍白,如同从冰窖中归来的魂魄,疾咳不止,呼吸间都透着一丝艰难。

整个湖边一片混乱,但随着皇帝的到来,秩序渐渐恢复。

“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你们二人会坠入湖中?”皇帝关切地问道。

岑思卿尚未从茫然中清醒过来,脑海中一片混沌,他对于自己是如何坠湖的情景一无所知。

皇帝见二人无人开口,便询问在旁的几人:“你们可看到了,到底发生了何事?”

几名太监和侍卫面面相觑,终于,一人战战兢兢地开口道:“奴才看到了....看到了,好像是七殿下先落的水,拽着二殿下一同摔入湖中的。”

随着这名太监语毕,众人将目光投向了岑思卿。

皇后闻言,踏着寒风,径直向岑思卿走去。她目光深沉,带着愤怒。岑思卿抬头与皇后对视,只见她狠狠地抬手,突然一记耳光凌空扇向岑思卿的脸颊。

“母后。”一旁的二皇子见此,立刻不顾自己冻得发抖的身体上前阻止,并替岑思卿求情道:“此前,我确实与思卿在石桥上叙谈,或许是七弟没站稳跌入湖中时,不小心将我一同拽入了湖中。望父皇母后恕罪,切勿苛责七弟。皇儿相信七弟绝非有意之举,定是无心之过。”

岑思卿顿时感觉一阵火辣的疼痛在脸上散开,整个人都愣在原地,茫然而无助。那巴掌的威力让他不禁屏住呼吸,心中涌上一股无法言喻的复杂情绪。

在他身旁,皇后神情仍旧阴沉,看向他的目光没有半点怜悯。随后,她转身温柔地扶着二皇子,向温暖的元亨殿走去。眼前,翎妃也护着十皇子,生怕他着了风寒又受了惊吓,只是瞥了岑思卿一眼,也匆匆转身离开。

皇帝看着岑思卿的模样,摇了摇头。他下令众人散去,然后对岑思卿说道:“既然不胜酒力,便不应纵容自己。否则,此等事故又岂能发生?”他冷冷地命令岑思卿赶快回去休息,言辞中透露着一丝不悦。

很快,寒风中,只余程欢陪在岑思卿身旁。

“殿下,卑职去为您备轿,您先在暖和的地方稍等一下。”程欢看着身体被冻得僵直的岑思卿,担忧地说道。

岑思卿抬眼望向元亨殿,那里溢出的暖光只令他感到心寒。他摇头,用僵直的双腿艰难的前行。他的衣裳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寒冷的风穿透衣物,让他感到一阵刺骨寒意。一路上,他咬紧牙关,努力克制住身体的颤抖,却难以抵挡寒凉的侵袭。

终于,荣和宫渐近,岑思卿艰难地踏过台阶,一步步靠近。

推开荣和宫的门,程欢喊来了卫凌峰和素荷等人,几人瞬间将岑思卿包围,紧张地搀扶着他向屋内走去。

岑思卿能感受到一股温暖向他袭来,也终于融化了他冻僵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