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在霹雳中游诸天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一战而天下惊

在霹雳中游诸天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一战而天下惊

作者:沭本归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2-12-16 18:18:1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早在赵阳军率军来到三日之前,徐凤年便率一千大雪龙骑来到,隐于雄孩关附近的山谷之中,一直在等待时机。

时间来到赵阳尽起大军攻打雄孩关而不克,饥饿疲惫,士气衰落,回军时军阵已不如前几日那般严谨。

加上,生火造饭,士卒懈怠。

徐凤年当即明白,自己所等的时机已到,立刻率宁峨眉、袁猛、陆抗,李翰林等北凉猛将突入赵阳军阵中,直奔赵阳帅帐而来。

一切果如徐凤年所料,连日来的攻城加上鏖战一上午的赵阳军。

面对来自北凉最精锐的大雪龙骑的突袭,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

徐凤年率领着大雪龙骑,轻而易举地攻到了赵阳帅帐附近。

纵使赵阳与高适之率亲卫精锐抵挡,也抵挡不了以徐凤年为尖头的北凉大雪龙骑冲锋。

而被寄予厚望的京畿西军这支精锐部队,却因乱军阻隔无法过来。

见徐凤年快杀到帐前,明白事不可为,赵阳与高适之只能留下部分亲兵拼死阻挡,自己二人率不足百人的部队后撤。

只要能够脱离徐凤年的追击,重新组织防线,便还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毕竟徐凤年只率了一千人的骑兵,哪怕是最精锐的部队,也无法以一挡百。

等自己喘过气来,稳住阵脚,与西军会合,就可以从容调遣大部队围杀徐凤年。

在看到赵阳等人后撤,帅帐已空后,徐凤年立命麾下骑兵打开早已准备好的北凉旗帜。

原属河州的士兵在看到北凉旗帜在中军大帐飘扬后,再度回想之前被北凉军击败的恐惧,率先溃散。

徐凤年趁机命麾下将士大呼主帅赵阳与副帅高适之等人已死。

此举属蓟州的士兵也随着河州兵一起崩溃。

大军混乱,死伤践踏者无数。

精锐的西军也被庞大乱军裹挟散,未能发挥任何优势,加入了溃散的大军中。

徐凤年率军追杀三十余里,斩首五千余人。

在蓟州高水坡,围住了撤退的大军主帅赵阳与副帅高适之。

眼见势已不可为,赵阳面朝太安城,自刎而死,高适之被俘虏。

二名统帅一死一俘,十二万大军逃散,凉军俘获五万之众。

徐凤年当天遣散了俘虏,让他们返回家乡。

雄孩关一战,徐凤年仅以一千北凉精骑大破离阳十二万大军。

一时,天下震动。

待与徐龙象的凉州左骑兵会合后,徐凤年押着高适之入蓟州。

蓟州本就因赵阳与高适之领兵离开而兵力空虚。驻守此地的守将又自放还士兵那里得到前线大败的消息。

在北凉军前见到高适之确实被俘后。

不敢再有反抗的心思,率城内兵将出城投降。

随着蓟州守将投降,意味离阳北面最后的屏障瓦解,北凉军可直接开到太安城城下。

此时的太安城内,也得到了赵阳兵败,蓟州投降的消息。

太安城是最瞒不住消息的地方。

北凉王将要兵临太安城的消息,不到一日时间,就传遍了城内各个角落。

太安城内的多数老百姓都不遗余力痛骂这位年轻藩王的大逆不道,认为只待离阳各地勤王大军一到,北凉王只会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而与市井老百姓不同,平日里意气风发,对北凉颐指气使的离阳朝的文武百官,都罕见的在早朝上三缄其口。

赵篆询问对策,满朝文武更无一人应答。

最后,还是首辅齐阳龙给出了对策。

北凉铁骑野战无人能敌,唯有收拢京畿附近的兵力据城而守,才有机会。

同时,可命顾剑棠率一部分两辽精兵南下平乱。

另外,民心尚在朝廷,离阳也要大举练兵,以作未来平叛之用。

依照齐阳龙的建议,赵篆下旨,调驻守京畿各地的精兵入京。

同时,命顾剑棠率十万精兵南下平乱。

任谁都没想到,短短二十年的太平盛世,竟会一朝倾覆。

还又是因为北凉徐家。

二十年前,徐骁没有选择划江而治,自此离阳一统,天下安稳。

二十年后,徐凤年拒收圣旨,马踏中原,偌大的离阳竟无人能制。

离阳的国祚,竟真的如坊间传闻那般,没有徐家屠夫帮忙杀人,离阳的官帽未必戴得稳。

对于这个结果,在朝众大臣都感到无比羞辱。

例如十二大学士之首的温守仁,皇亲国戚严杰溪,礼部侍郎晋兰亭等人。

不过,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感受羞辱,因为北凉铁骑已经来了。

就在离阳下旨收拢京畿各驻军入京后。

好不容易筹集五万人的部队,在开往太安城中途,未料到北凉军来得如此之快。

在徐凤年率领北凉铁骑截击,一战而溃。

号称离阳最精锐的东军更是在此战中,全军覆没。

外援已失,离阳城内的守军只有不足二万之众。

就在太安城内无数人的惊惧之中,北凉三万铁骑兵临太安城下。

阳光之下,北凉黑甲熠熠生辉。

北凉铁骑摆开阵势,军阵森严,杀气腾腾,如噬人野兽,看得太安城上兵卒心惊肉跳。

徐凤年在大雪龙骑的簇拥下,再临太安城城下。

此时的他,身穿由北凉金缕织造局自行缝制的那件黑金蟒袍,骑在骏马什伐赤之上,望着着昔日眼中巍峨的太安城墙与墙上稀疏的兵卒,嗤笑道:“离阳,不过如此。”

一旁护卫的徐偃兵闻言,撇了撇嘴。

祥符二年,深冬,北凉兵围离阳太安城。

“取弓来。”徐凤年并未下令攻城,而是命亲卫取弓。

亲卫端弓上前,徐凤年弓拉满月,箭疾似流星,一箭射断太安城城头大旗。

校尉惊魂未定之际,城下传来徐凤年的声音。

声音宏大,满城可闻。

“今日之事,皆为报汝离阳辱孤北凉先王之仇。汝等回去告诉赵篆,离阳之旨,皆不得入吾北凉。”

说完,不等城上众兵反应,徐凤年率北凉铁骑离开。

本以为太安城破就在今日,不少大臣都暗暗写好了降书,任谁都没想到,这场大战竟会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

徐凤年可不管城内的人是何想法,率骑军往南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