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大时代之巅 > 第1146章 我就是要年龄歧视

大时代之巅 第1146章 我就是要年龄歧视

作者:荒野悲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3-30 08:26:55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跟前两点相比,第三点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了,也是紫微星最有必要参与进来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资排辈的现象太严重了。”梁静叹了口气,很是感慨,“地位高的年纪大的,他们每天在计划如何花费钱,他们拿到经费很容易,很大一部分精力不是做科研,而是想办法把钱花出去。年轻人则不同,他们在不停地申请经费,却总是拿不到。他们很大一部分精力不是在做科研,而是不停地在寻找经费。”

周不器点了点头,“一边是花不完,一边是没得花。”

梁静道:“科研经费的审批,主要就是看申请人身上的荣誉,以及社会关系和人脉背景,项目本身反而不重要了。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紫微星必须要加以改进。”

周不器道:“没错,这也是我坚持要有资金审批权的原因,就是为了规避体制内的学术气氛。做科研,尤其是高端科研,是有年龄歧视的。”

梁静抽了抽嘴角,“年龄歧视……”

周不器瞥她一眼,“你也别不服气,我知道你是倪院士的学生,可倪院士的年纪,他那点技术水平还能跟上今天的时代潮流?”

梁静轻轻摇头,“没有不服气,倪老师是知道的,当初我们做方舟芯片,他担任的是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已经离开研发岗了。”

周不器笑笑,比较满意,“对,研发不是老头子的事。哪怕是爱因斯坦、普朗克、杨振宁这样的世纪物理学家,也是在年轻时候创造出了最伟大的成就。年纪大了就不行了。这是人类不能抗拒的衰退。”

梁静若有所悟,“我们在项目审批的时候,要着重倾向年轻教授?”

周不器沉声道:“这是一定的!越是高端项目,越是要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年纪大了,精力衰退。尤其出名之后,还要面对媒体、学校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投入到科技研发上的精力很有限。相比之下,社会关系简单的年轻人才更有韧劲,更投入、更专注。”

还有一层深意,他没有明说。

在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不去锦上添花地吹捧,而是去警醒地批评他;在一个人跌入谷底的时候,不是去落井下石地贬低,而是伸手帮他一把。

这是周不器一贯的“不一样”哲学。

别人向左,他就向右。

很多光环笼罩的科学家可以很容易地拿到经费,从国家和学校那里拿到大笔的钱做研究。这个时候,紫微星再冲上去送钱,人家根本不在乎。

背靠着国家,谁还在乎一家企业的经费?说不定还嫌弃资本家的经费有铜臭味儿呢。

投资回报率太低。

把经费发给年轻学者和教授就不一样了。

他们没有名望、没有资历,千难万难都申请不到经费,胸怀大志却没有机会,从国家和学校那里拿不到钱……这个时候,紫微星来雪中送炭了。

这个时候,年轻科学家必然会心存感激。

一旦成功了,紫微星就是他们命中的贵人,双方的关系会进一步地加深。甚至可能放弃自身教授的身份,从体制内退出,加入紫微星了。

紫微星的王建、杨振坤等人当年也都是体制中人,都是大学教授,后来离开体制进入了市场化的企业中。

梁静问:“我们要怎么做?”

周不器手底下管理着这么多的技术高手,比较有经验,很果断地道:“第一,拒绝所有60岁以上的科学家,不管这人头衔多大,院士也好,博导也好,都离远点!”

梁静愣了一下,“一刀切?”

周不器道:“对,一刀切!”

“万一有些上了年纪的科学家真的有好项目呢?”

“有好项目,他们也不缺钱,有国家和学校给他们兜底呢,用不着紫微星上去凑热闹。咱们只是一家企业,论资金实力,比不上政府和学校,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况且,我也不认为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还能搞出什么科技成果来。”

梁静撇撇嘴,心说这个大老板还真是年龄歧视。

你年轻,你就很了不起?

就可以拥抱年轻人,歧视老年人?

“老年人是做不成什么科技成果了,可是,当今这个世界,话语权都掌握在少数一些老年人手中。很多重大的科技项目,只有老年科学家才能牵头组织起来。让几个小年轻牵头组织,他们有这个威望服众吗?有这个影响力招贤纳士吗?”

梁静忍不住发出质疑,她过去这些年跟着倪院士为了国内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和芯片东奔西走,一直都是在跟体制打交道,思维方式还没有拉回来。

周不器摇摇头,解释道:“国家的思维方式是由大及小,先有一个大概念,搞一个大项目,然后分化出无数个小课题。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思维方式是由小到大。要从若干个小课题做起来,然后组织成一个大项目。”

就比如“魔改helo计划”,这也是个大概念,可这是理论层面。执行层面是由小及大,慢慢来,先搞几个实验样品,试试水。

要是国家来搞“魔改helo计划”,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政策下达,覆水难收。各地直接上马各种基建工程,筹建各种魔改helo大厦,几十个魔改项目同时起步,就搞起来了。这种模式下,必然要有一尊甚至几尊科技界的大神来控场,必然是院士级别的。

梁静似乎没太理解。

周不器就举了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说道:“企业做物流,先从一个城区开始搞,一点点地变成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然后是遍布全国。国家做物流,直接就是成立物流集团,从全国开始动工,然后是到省、市、县、乡。”

“哦!对!”

梁静这才恍然大悟,举一反三,立刻就明白了周大老板的投资理念。

不能跟各种知名院士合作,他们接的是国家项目,国家的逻辑是确定确定再确定。企业的逻辑是不确定,不管做什么,都充满了未知数。这就要从小处着手了,找年轻的科学家,错了也没关系,多投几个,积水成河。课题多了,项目多了,慢慢地也就变成大工程。

周不器笑道:“咱们以前不是说过嘛,做芯片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失败。这恰恰跟确定性思维是相悖的。年轻团队失败的损失更小,咱们投得起。”

梁静深吸了一口气,“嗯,我明白了,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是那些年轻教授。”

周不器点了点头,“我给你简单设个标准,具体的方案你回头再跟技术委员会商量。第一,60岁以上的一律不投;45-60岁之间教授项目,要严格审查,对课题人做详细的背调;30-45岁的教授,是我们的重点扶植对象,要尽可能地多帮助他们。”

梁静点了点头,“嗯,这个年龄段的教授是最难拿到科研经费的一个群体。”

周不器道:“恰恰,他们也是最大的潜力股,他们才是最佳的投资对象。紫微星每年会在清华的这个集成电路研究中心里投5亿元,我们最主要的投资对象,就是30-45岁的教授群体。项目只要差不多,就可以给钱,不用过分地审查,免得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们允许失败。”

梁静心服口服。

这一下,算是认识到周大老板的志向了。

他一点也不比自己差!

不同的是,自己过去几年的努力,从操作系统到芯片又到国产软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漫无边际毫无章法,做的都是无用功,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周大老板不一样,他有着明确的目标,也有着明确的执行策略。跟在他身边,似乎心境一下就开阔了,思路一下就清晰了,不再像过去几年那么迷茫了,前进路上出现了希望。

周不器接着说:“清华里不缺天才,应该有一些未满30岁就被评为教授的人,就像咱们公司的王建博士、杨振坤博士,他们当年在学校里,也都是二十来岁就当了教授。对于这类群体,尤其要重点照顾。”

“什么方案?”梁静掩饰住内心的激动,感觉自己这一刻终于选对了事业方向。

周不器道:“无条件给钱!”

“啊?”

梁静愣了一下。

周不器道:“对于二十多岁就当上教授的这群人,不管他们申请的科研课题是什么,哪怕是研究永动机,也要直接给钱!24小时之内就把钱发下去!明知道他们一定会失败,也要给钱,给他们去感受失败的机会!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跟体制反着来!体制看重的是年纪、地位和业内资历,我们就重点关照那些没地位、没名气、没资历的年轻人。越是年轻人,就越要关照。一个失败的年轻人,要远远比一个失败的老年人更有价值。体制的年龄歧视,是歧视年轻人。我们的年龄歧视,是歧视老年人。”

梁静有些苦笑,“什么歧视啊,没必要说得那么难听。”

周不器道:“说难听了,才能让你记忆深刻,免得以后项目经费发放的时候,被人情困扰,忘记了基本原则。大善无情。在这种关乎国运的大事面前,无情,就是最大的有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