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竺兰寺(4k)

叩问仙道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竺兰寺(4k)

作者:雨打青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11-10 01:00:2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行进之间。

住持听闻秦桑远道而来,似要与他探讨佛理。

世间至理,佛道共通。

但佛门辩经自有其一套规则。

入西漠之后,秦桑了解过佛门精义,倒也能勉强应付。他伪装成信徒居士,而非游方僧,编造了这样一番说辞,正是这个原因。

僧严住持听罢,知晓秦桑并非皈依佛门的真居士,不会对他有太高要求。

“近来听闻有一位居士在瀚海礼佛,举止恭谨,想来应该是明月居士了,”僧严反问,“明月居士既然幡然悔悟,意图消去业障,何不择一庙宇,皈依我佛?”

“末学担心红尘未了,冲撞清净之地。”

秦桑恭声回道。

僧严闻言,微不可查摇了下头,自以为看破了秦桑的心思。

此人恐怕礼佛消业是假,在修行上遇到了瓶颈是真,苦修无果,意图在佛门寻找突破契机。

沙海佛国,万众佛徒。

此类情形屡见不鲜。

有的甚至干脆剃度出家,彻底改换门庭,改修佛门功法,实则心中对佛陀没有半分敬意。

不过,就算那些真正的佛宗高人,又有多少虔信我佛,否则何至于连个自称‘菩萨’的猖狂之徒都辩不倒?

若非很多佛门的功法神通能从佛经寻到印证,甚至有可能获得精进的机缘,怕是连佛经也不会打开。

僧严有心改变佛门风气,却自知量小力微,心中暗叹,并未揭穿秦桑,“明月居士经三千佛国而来,怎么看那位月光菩萨?”

说着,僧严下意识看了秦桑一眼。

一个明月,一个月光,真是巧了。

“末学不敢妄言,只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月光菩萨是何来历,既通佛理、明佛性,便是至圣先师,末学心向往之。”

秦桑讨巧答道。

僧严却瞠目结舌,肃立半晌后如梦方醒,对秦桑深施一礼,“幸得明月居士点醒,是贫僧着相了!”

秦桑无言以对,他对僧严的想法不感兴趣,只想尽快把话题引导到隐禅寺上。

有此一着,僧严却对秦桑愈发热情,竟声称秦桑生具佛性,“明月居士若不愿剃度,不妨在寺中挂单修行几日,贫僧望与居士促膝长谈。”

闻听此言,秦桑心中一动,故作犹豫之后点头应下。

此后一段时间,秦桑依旧我行我素,清晨出门,去各处寺庙,一丝不苟燃香拜佛,晚上便返回贝山寺。

每当掌灯时分,僧严住持便会寻来,与他谈经说法。

僧严乃是真正的信徒,秦桑这段时间接触到的佛门修士里非常少见。

起初,秦桑只是怀着应付僧严的心思,准备等待时机成熟,打探隐禅寺的消息。

过了几天,秦桑越听越感兴趣,甚至开始精心钻研起佛经。

他能取得今日道行,心志坚定,不可能真的皈依佛门。原因是他发现,研究佛经似乎对《七师佛印》有好处。

之前他已经将《七师佛印》前四印修炼大成,如今再看,前四印分明还有很多精妙之处,被他忽略了。

《七师佛印》并非单纯的杀伐神通这么简单,暗合佛理,他‘炼成’的前四印,彼此间相互呼应,前后排列的顺序也暗藏玄机。

为此,秦桑向僧严住持借来贝山寺珍藏的佛经,几乎都翻阅了一遍。

他当然没有忘记此行真正的任务。

经过耐心铺垫,自然而然引到隐禅寺上。

“今日礼佛,无意间听一位法师说起一则秘辛,”秦桑露出好奇的表情,“多年前,瀚海并无佛光普照,有一位大德高僧孤行至此,建立第一座佛寺,弘扬佛法、普度万民,不知是哪一座圣寺?”

僧严闻言一笑,“明月居士说的圣寺是隐禅寺,那位大德高僧乃是弘一尊者,隐禅寺正是当今的竺兰寺。”

秦桑闻言一怔,“为何改名?”

弘一尊者就是留下佛骨舍利的那位大德高僧。

此尊者非沧浪海商盟的尊者,是佛门对元婴修士的尊称。

竺兰寺乃当今瀚海七星之首,原来承袭了隐禅寺道统。

这么简单,他之前竟然没打听到。

“非是改名。”

僧严摇头,“弘一尊者原本法名道育,少时便在竺兰寺修行,修为有成,云游四方,见瀚海邪魔横行,发下大宏愿,助瀚海万民脱离苦海。邪魔势大,弘一尊者担心为师门引去灾祸,便隐姓埋名,建造隐禅寺。后弘一尊者打开局面,竺兰寺恰好为强敌所迫,遂将僧众迁徙瀚海。”

提及弘一尊者,僧严不掩饰敬佩之情,“弘一尊者曾言功德在心在行,不图虚名,暮年时恢复原本法名,青灯古佛,直至坐化。直至竺兰寺大敌的势力衰落,恢复‘竺兰寺’之名,其后又在寺中为弘一尊者修建了一座佛塔。竺兰寺每隔十年举办一次法会,起初便是为记念弘一尊者,不过现在已经变成各寺弟子好勇斗狠的场所。”

秦桑恍然,暗道原来如此。

潇湘子当初发现佛骨舍利的时候,竺兰寺还叫隐禅寺。

僧严有一点却是说错了,弘一尊者并非正常坐化。

潇湘子分析,弘一尊者很可能是在冲击元婴后期瓶颈时出了变故,身死道消,留下佛骨舍利。

按照常理,弘一尊者自己突破失败,即使遗留下特殊的舍利,也不可能帮助后人突破相同的境界。

潇湘子却在佛骨舍利发现了点儿不寻常的东西,怀疑弘一尊者突破时借助了某种佛宝,圆寂之时,舍利和佛宝意外融合,形成独特的佛骨舍利。

这种舍利是无法复制的。

竺兰寺为弘一尊者建造佛塔。

佛骨舍利是否就供奉在佛塔之中?

秦桑心中暗喜,暗道终于找到线索了,继续询问,得知下一届法会就在两年后。法会举办之日,各寺弟子均可进入竺兰寺,可能有接近佛塔的机会,是最好的观察时机。

他和琉璃不远万里而来,不在乎多等两年。

得知这个消息后,秦桑并未停止礼佛,一个绿洲一个绿洲稳步推进,举止依然恭谨。

一年之后。

秦桑终于来到竺兰寺所在的最大绿洲。

竺兰寺建在湖畔山间。

庙宇连绵,清净庄严。

不出意外,竺兰寺不像贝山寺那么宽松,外来僧侣礼佛、挂单可以,但只允许在前寺活动,后山乃是禁地。

佛塔建在后山。

根据秦桑打探到的消息,竺兰寺有三位尊者,其中承远尊者乃是元婴中期,这位尊者常年坐禅,多年未离开过竺兰寺,修为是否又有精进,尚未可知。

一位元婴中期,两位元婴初期,秦桑自认为他和琉璃能够应付。

最麻烦的是竺兰寺的护寺灵阵。

秦桑进入竺兰寺礼佛时,灵阵例行运转,没有开启全部威能,也能感受到灵阵不凡。

佛门灵阵和他在元蜃门学到的阵法有很多差别,尤其善于防御。

佛塔禁地,位于灵阵的核心。

如何潜入禁地,拿到佛骨舍利,还能在三位尊者围攻的同时全身而退,需要仔细谋划才行。

如若不能及时撤离,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各寺高手内外夹攻!

略微观察了一番竺兰寺的布置,秦桑再度回到贝山寺,一边等待时机,一边精研佛经,《七师佛印》有明显精进。

他不认同僧严的理念,但对每一个心存坚持的人都怀有敬意,哪怕僧严修为远不及他。

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有时也会不动声色提点几句,僧严住持暂时感觉不到什么,随着修为精深便会发现个中妙处。

法会如期而至。

竺兰寺大开方便之门,在后山举办法会,是接触佛塔的好时机。

僧严住持不喜这种法会,命一位师弟率领寺中真传弟子,前往竺兰寺赴会,秦桑争取到同行的机会。

法会的流程甚是繁琐。

据说,以前法会有辩经和斗法两场,同等重要,瀚海各寺拿出宝物,奖励给胜出的弟子,以为鼓励。

后来斗法成为重心,辩经不受重视且过程枯燥无比,甚至有人提议取缔。

秦桑其实能理解这些佛门弟子。

当代化神难如登天,不进则死。

有多少人敢冒着耽误修行的风险,分心旁骛,全神贯注精研虚无缥缈的佛理?

佛经上所谓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灵山净土,凡人笃信,修行者却有疑虑。

飞升成仙,至少有传说,这些只存在于佛经单薄的纸张上,未闻佛陀显圣之事。

能从佛经获得顿悟,修为大进之人,千年难得一遇。

毫不客气的讲,当代修士的修为太低微,所能接触到的功法神通,还涉及不到经义至理的层面。

秦桑这种半吊子,粗学了几年佛经,已经足够用来参悟《七师佛印》前四印。

当然,后三印他暂时无法修炼,另当别论。

如今月光菩萨闹出的风波愈演愈烈,此人辩才无双,驳倒了无数所谓的大德高僧,一日摘不掉此人的菩萨名号,佛门便一直颜面无光。

是以,此次法会和以往有所不同,辩经一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法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秦桑寻了个时机,悄悄溜出会场,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佛塔所在的地方。

竺兰寺后山,佛塔如林,里面供奉的皆是历代高僧。

“阿弥陀佛。”

秦桑刚来到塔林近前,前方闪出一位僧人,挡住去路。

看僧人的神情,分明是不予通行。

“这位法师有礼了,”秦桑不慌不忙施了一礼,道明来由,“末学得知弘一前辈一人弘法的功德事迹,心生崇敬之情,听闻塔林中有为弘一前辈建造的佛塔,想在塔前燃香祭拜,不知法师可否行个方便?”

秦桑边说边观察四周。

塔林虽是寺中重地,守卫的法师不过金丹初期而已。因为此地和真正的藏宝之所不同,更多的是纪念作用。

不过,这不代表能够轻易得手。

开办法会之时,护寺灵阵威力全开,塔林受到着重庇护。

站在外面,便能看到塔林金光灼灼,佛塔顶部闪耀佛光,熠熠生辉。

见秦桑言行恭谨,不似作伪,僧人神色稍缓,语气温和,回礼道:“这位居士有心了,塔林禁地,非有住持法旨,不可擅入。居士可以在塔林外焚香礼敬,以示诚心,那座佛塔便是为道育先师而建……”

说着,僧人转身,指向塔林中心的一座佛塔。

秦桑早已唤醒天目蝶,目光从一座座佛塔上扫过。

佛塔的作用,便是供奉寺中高僧的遗物。

透过佛塔顶部的佛光,可以看到,有的里面供奉舍利,有的则放着钵盂、袈裟、念珠等高僧生前近身之物。

虽是俗物,被人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

顺着僧人的手指,秦桑在佛光深处看到一枚白色的舍利子。

舍利子乃是椭圆形,洁白无瑕,看起来和其他舍利没有区别。

竺兰寺供奉这枚舍利子多年,都没能发现舍利子的奇妙之处,肉眼更不可能看出来舍利子有何神异的地方。

颜色是对的。

但要验证真假,必须拿在手里,用潇湘子传授的秘术验证。

秦桑暗自思索,竺兰寺应该不会为了一枚普通的舍利子大费周章,故意替换成假的吧?否则,岂非失了供奉之意?

他跟着僧人,来到塔林前的香案,完成礼数,思索着现在动手,强行夺走舍利子的可能性。

法会之时,竺兰寺戒备正严,还有各寺的高手前来参加法会,汇聚一堂,他和琉璃的准备不足。

出手的机会只有一次。

一旦暴露目的,竺兰寺的尊者便会意识到舍利子是至宝。

秦桑评估之后,觉得这一次的机会不大。

当得知寺中尊者的禅堂就在塔林后方的摩崖石壁上时,秦桑彻底打消了现在动手的念头。

他破阵而入,肯定不如三位尊者动作快。

三位尊者一齐出手,根本无须击败他,只要能配合灵阵将他阻拦片刻,卷走塔林里的供奉,便能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桑以瞻仰弘一尊者的事迹为名,和僧人攀谈起来,同时暗中催动天目神通,记下护寺灵阵运转的规律,回去之后再行推演。

及至法会尾声。

秦桑随众退出竺兰寺,连夜会合琉璃,说明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