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这娃子,真不得了啊!

你好,198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这娃子,真不得了啊!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腊月二十四,夹皮沟又一次忙碌起来。

吃过早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收割大棚里面的蔬菜,一捆捆的芹菜和韭菜,一根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全都码放整齐,就等着汽车来了。

等到眼擦黑的时候,一溜大解放车就驶进夹皮沟,郝科长从驾驶室下来,然后就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先吃饭,吃完饭好好睡一觉,装车这些事,俺们就干了。”

老支书把郝科长和六七名司机让到家里,大伙陪着闲聊。

外屋地锅碗瓢盆齐响,张大帅已经挥舞着大勺,开始炒菜。

刘青山也从家里带过来两瓶好酒,身后的彩凤和山杏都端着一个小盆儿,里面分别装着酱鸡胗,以及烀熟的肠肚。

肠肚放点配菜溜一下,好吃又解馋。

“郝科长,一会儿多喝点。”

刘青山朝炕里坐着的郝科长热情地打着招呼,郝科长也满面春风:“青山啊,那你得陪我喝才行。”

这顿饭置办得很是丰盛,这些司机师傅走南闯北,也算是吃过见过的,都忍不住一个劲夸奖。

吃完就睡觉,第二天一早,就拉着蔬菜和猪肉半子等物品返程。

要过年了,刘青山可不想再去春城折腾,所以跟车的是张队长、老板叔以及哑巴爷爷和二彪子。

到那边,还要称重和结算账目,这个可不是一笔小钱儿,哑巴爷爷不去,大伙心里都没底。

临走的时候,刘青山还把王教授写的一封信,交给二彪子,并且还有农学院领导的电话号码。

到时候,叫二彪子送百八十斤蔬菜过去,至于怎么分,相信人家肯定能分明白。

刘青山虽然在家,可也闲不着,用吉普车拉着支书爷爷,开始往碧水县里跑。

吉普车里,除了坐俩人的地方,剩下的全都是一筐筐的蔬菜。

一路开到县政府门口,刘青山摁了一下喇叭,传达室的老孙头就快步走出来,直接把大门打开。

能坐吉普车的,应该都是领导,还是痛痛快快开门的好。

刘青山把车开进门,就靠边停下,乐呵呵地从车里走出来,把老孙头瞧得一愣:

“原来是你啊,小刘同志,我还以为是哪来的大领导呢!”

刘青山嘴里也打趣着:“车里当然坐着领导,是俺们夹皮沟的大队书记。”

“呵呵……”

孙老头不好说别的,只能呵呵两声,在他眼里,一个生产队的村支书,还真算不得领导。

瞧不起人是吧?

支书爷爷也下了车,大步走过来。

他今天捯饬得挺精神,穿着中山装,脚上还穿着一双十年前买的大皮鞋,背着手,真有点领导的架势。

走到孙老头跟前,老支书把手里牛皮纸裹着的纸包递过去:“这位老弟,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啥玩意?

老孙头从纸包的一头往里瞧,好像看到一丝绿意,连忙展开外面的牛皮纸,赫然看到一小捆芹菜,还有一小捆韭菜。

俺滴娘呀,过年正愁没包饺子的菜呢!

老孙头立刻激动地卷起牛皮纸,一溜小跑,送回传达室,出来之后,脸上都笑成一朵菊花。

拉着老支书的手使劲摇晃,嘴里老哥长老哥短的,就跟看到亲哥似的。

刘青山笑嘻嘻地逗他:“咋样,这回认不认俺们村的领导。”

老孙头一个劲点头:“绝对是大领导,以后再进这个门儿,肯定比县长都好使。”

玩笑归玩笑,刘青山还真得先找郑县长,因为名义上,塑料大棚这件事,是郑红旗主导的,属于他们夹皮沟的专属领导。

当郑红旗来到大门口,看到吉普车里的蔬菜,也大喜过望:

“古人说雪中送炭,你们这是过年送蔬菜,都一样难得。”

说完,他还亲切地拍拍刘青山的肩膀:“青山,等一会我通知政府办的刘主任,这些蔬菜,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啥,还给钱啊?

老支书一听,连连摆手:“郑县长,不要钱,就是给领导们尝尝鲜,表达一下俺们夹皮沟这些人的心意。”

“张支书,心意我们肯定收到,不过群众的劳动成果,我们可不能白拿,上面有规定的。”

能把蔬菜送来,郑红旗心里其实已经很满意,毕竟这东西,现在有钱都没地方买去,也算是夹皮沟给他涨脸了。

根据年前常委会的讨论结果,高书记和王县长,都支持他主持全县的塑料大棚产业发展。

等过完春节,这个大项目就要全面启动,到时候他就能大展拳脚。

不过这里面,肯定离不开夹皮沟的支持,毕竟他们是最先搞起来的,积累了一些经验。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大概就是郑红旗现在的处境。

所以对于眼前这个能够助他仕途腾飞的少年,郑红旗越瞧越顺眼。

既然郑县长都这么说了,刘青山也就不再坚持,有些事情,就该正事正办。

等县政府这边忙活完了,下午又拉着老支书,跑了一趟,这趟就不是公事,更多的是私人感情。

刘青山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第一中学的校长徐大胡子。

东西也是直接送到家里,除了芹菜韭菜和黄瓜这些蔬菜之外,还有一副猪的灯笼挂,两片大板油,和一大坨猪血。

“你这孩子,来串门咋还带这么多东西。”

王阿姨嘴里唠叨着,脸上却笑开花,有了这些东西,过年的餐桌一下子就丰盛起来。

徐大胡子则板着脸、瞪着眼,瞧那架势,好像还要训刘青山一顿。

刘青山一瞧不好,连忙把支书爷爷推到前台:“校长,这是俺们村的张支书,是俺的支书爷爷。”

徐大胡子瞪了刘青山一眼,这才换成笑脸,跟老支书握手:“大叔,还得辛苦您跑一趟。”

老支书也听说过徐大胡子的威名,对这种认真干事业的人,打心底里尊敬:

“徐校长,青山是你学生,孝敬老师是应该的。”

徐大胡子这才呵呵笑,假期里没怎么打理的胡子,也跟着直颤。

临走的时候,王阿姨非得要留饭,刘青山说还要去别的地方跑呢,就告辞出门。

“等等!”

却被徐大胡子给叫住,然后把一张奖状递过来。

是期末考试年级头名的奖状,最前面用毛笔写着“刘青山同学”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嘿嘿,校长,俺还以为你要给菜钱呢,这些东西,都是俺掏的腰包。”

刘青山还想跟徐校长耍贫嘴,结果人家大眼珠子一瞪:“给钱?你想得美,是你这个当小辈儿的孝敬长辈,还想要钱!”

得,惹不起,还是赶紧走人吧。

刘青山又开着吉普车,前往下一站,去给商业局的周局长家送蔬菜。

毕竟人家的相机,刘青山还一直用着呢,这个人情可不小。

周局长家是独门独院的三间砖房,也刚下班回来,看到刘青山,也很是高兴,说啥也要留他们吃晚饭。

刘青山推脱还有好几家要跑,好歹才算是被放行。

不过临走的时候,周局长的爱人,收拾里一大包东西,硬是塞到刘青山手里。

等回到吉普车上,老支书打开包一瞧,里面装着好几条香烟。

“这个是大前门,乖乖,还有大重九,还有中华!”

老支书是彻底不淡定了,大前门他倒是尝过,至于后面两种,就只是听说过了。

好半天,老支书这才合拢嘴巴:“青山,你说咱们这不是赚了吗?”

刘青山笑笑:“支书爷爷,人情往来,讲的是感情,甭管赔了赚了的。”

这话在理儿,老支书频频点头。

等到刘青山转了一圈,拉着老支书返回夹皮沟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来的时候,满满一车东西。

回去的时候,还是满满一车。

坐在一大堆烟酒、罐头、奶粉、苹果箱子中间,老支书精神有点恍惚。

他忽然之间才发觉:在不知不觉中,青山这个半大小子,就像是一只已经独立的小蜘蛛,能够在屋檐下,编织出来一张属于自己的小网。

这娃子,真不得了啊!

老支书的内心,也只能暗暗感叹一声。

他干了二十多年村书记,也就把网延伸到公社的层次,根本没法比好不好。

老喽,以后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支书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夹皮沟。

这种情感,有对年轻人崛起的欣慰和高兴,也有为自己这些老一代逐渐退出舞台中央的惆怅和失落……

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刘青山当然不能独吞,虽说送出去的蔬菜,都是从他家大棚里收割的。

但是这份人情里面,即有他自己的个人关系,也有属于夹皮沟这个集体的。

干脆就把烟酒啥的,分出来一大部分,放到老支书,留作招待客人用。

毕竟随着夹皮沟的飞速发展,以后肯定少不了迎来送往的。

剩下的奶粉罐头之类,都被他给拉家里去,这个就没啥好客气的啦。

尤其是那一箱子国光苹果,这年头,绝对是稀罕玩意。

价格贵不说,一斤苹果,最低也要五六角钱;关键是这个跟他们的蔬菜道理差不多,有钱你也不一定能买到。

把东西搬到屋里,却发现小老四躺在炕上,盖着小被子,脸蛋通红,人也有点打蔫儿。

问问山杏,原来是这两天小老四玩得有点疯,结果感冒了。

“彩凤,吃药,睡一觉就好了。”

母亲端着茶缸子,里面是冲的糖水,还拿了半片去痛片,还有一片四环素片。

刘青山一瞧,连忙把那片四环素给挑了出来:

“这个以后可千万不能给小孩吃,到时候一嘴的四环素牙,难看又遭罪。”

林芝眨眨眼:不吃这个,也没别的药啊?

刘青山呵呵一笑:“药啊,俺带回来啦。”

说完,就拿过来一瓶山楂罐头,找了螺丝刀子,转圈撬了一遍,很快就把盖子打开。

那时的罐头盖,可不像后来那样带着螺纹口的,而是一大圈全都压得严严实实,里面压着一圈小胶皮垫。

“哥,倒碗里一半,就够我和山杏吃的了,剩下半瓶,我给爷和奶端过去。”

等他启完瓶盖儿,小老四早就爬下炕,还乐颠颠地拿了个小饭碗,张罗着分罐头呢。

刘青山摸摸她的天线辫子:“咋样,还是俺这药好使吧!”

没错,小时候,罐头专门治小孩的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