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这些宝贝不能毁啊

你好,1983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这些宝贝不能毁啊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6-02 00:40:4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张杆子被刘青山拉到公社卫生院,打一针破伤风,又缝了几针,最后再敷上哑巴爷爷的外伤药,然后就被送回家。

按照这货的说法,是猪场这边的老母猪太多,把公野猪都给招来了。

这货也真是没心没肺,坐着吉普车回来的时候,嘴里还有心思哼哼猪八戒背媳妇呢。

唱唱咧咧一阵,他又骂了一句:“娘的,拿俺们这当高老庄了是吧,俺可不招上门女婿。”

刘青山听得心里一动:等再过七八年,大伙吃肥肉吃腻了,就开始琢磨着吃野猪肉,野猪肉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要是从现在就开始布局的话,肯定能抢先一步。

这个野猪肉,守着大山,基本上年年也能吃过两回。

说句良心话,真正的野猪肉,确实不咋好吃。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野猪天生天养,放荡不羁爱自由,所以猪肉腥臊气比较重。

不像人工养殖的,除了母猪和种猪之外,剩下的育肥猪一律进行人道毁灭,所以都养得白白胖胖。

要是用野猪和家养的母猪配种,繁育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肉质就会好上许多。

闲着没事,刘青山就把这个打算跟张杆子透露一下。

“啥玩意,供吃供喝还得供它祸祸母猪,这他娘的都成大爷啦。”张杆子有点想不通。

不过刘青山跟他分析了一下市场,尤其是听说野猪肉能赚钱,还有可能出口创汇,张杆子立刻来了精神:

“那俺好好琢磨琢磨,争取跟它化敌为友,俺就不信了,好吃好喝,还有好几十头白白胖胖美若天仙的老母猪,它不上钩?”

说着说着,他又嘿嘿一阵贱笑,习惯性地跑偏了:“就是这只野猪个头还小点,估计刚成年,干眼馋,上不去。”

“青山啊,你个小生荒子,是不知道那股滋味啊,你杆子叔没娶媳妇之前,可是深有体会……”

说啥玩意呢,要不是看在张杆子腿上受伤,刘青山都恨不得把他给踹下车去。

回到家后,酒宴也早就结束了,刘青山划拉点饭菜给张杆子送过去,至于酒就免了。

刚从张杆子家出来,就听村部的大喇叭,又嘭嘭嘭地开始敲上了。

“肯定又要发好东西啦!”

有村民直接就往村部那边跑,然后听到大喇叭里面传出老支书的声音:“青山,青山马上来接电话!”

原来是这事啊,村民都失望地停下脚步,刘青山则一溜烟跑到村部。

电话早就撂了,说是一会再打过来,刘青山就跟支书爷爷闲聊,说起盖房子的事,就把自己的打算讲了讲。

主要是夹皮沟这些老房子,也全都保存下来。

“这宅基地是个麻烦事。”

老支书有点想不通,砖瓦房多好啊,以后还有人喜欢住泥草房,那不是有病吗?

对于农村宅基地,现在管理也比较松散,基本上就是大队说了算,往公社土地所报备一下就成。

但是原则上,一户人家,也只能有一处宅基地。

“嘿嘿,可以分户嘛。”

刘青山早就想好了法子,家里的孩子结婚要分户另过,那不就得重新批宅基地吗?

老支书也点点头:“行,以后谁家盖房子,都这么整。”

他现在不信别的,就信刘青山,青山的话,肯定没错。

正说着呢,电话响了,刘青山连忙接起来。

听筒里面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歪,是刘突击手吗,我找刘突击手啊。”

开玩笑是吧?

刘青山就对着话筒说:“刘突击手不在啊,听说带人去县酒厂了,要突击酒厂的酒窖,把那些高度白酒全都烧喽!”

哈哈,电话那边,传出酒厂的厂长大老李的笑声:

“青山,恭喜你啦,明天抽空来一趟县里,俺们这些人,要给你庆功,祝贺你成为新长征突击手。”

刘青山也嘿嘿两声:“李叔,您这酒,只怕不大好喝吧?”

一旁的老支书也跟着嚷嚷:“酒无好酒,宴无好宴,要喝酒,拉着酒罐来俺们夹皮沟,那才有诚意呢。”

说了几句玩笑,刘青山也就答应下来,还是过年的时候联络过,这都好几个月没见面,也该坐到一起唠唠,关系越走动越近嘛。

第二天上午,刘青山就开车吉普车去县城,照例先给二姐那边送点吃喝。

刘银凤已经开始高考最后的冲刺,满打满算还有两周的时间,所以连家里乔迁新居,都没回家。

从徐校长家出来,刘青山就把吉普车开进酒厂院里,大老李听到动静,早就乐呵呵地迎出来:

“来来来,青山老弟,先参观参观酒厂,给提点意见。”

“别,你还是叫我青山吧,叫兄弟那不是差辈了嘛,俺听着身上起鸡皮疙瘩。”

刘青山嘴里闲扯着,大老李都四十多了,跟他最少差一辈儿。

大老李拍拍刘青山的肩膀:“俺们也没拿你当过小孩儿,就当是忘年交吧。”

既然如此,刘青山当然乐意,不过嘴上却依旧开着玩笑:“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老哥你啥意思?”

一听这话,大老李的酒糟鼻子都越发红灿灿的:“老弟,俺是老实人,还能坑你咋滴,就是那帮小子包藏祸心,惦记你手里的美金呢。”

“那就甭惦记了,俺们村要开野菜厂,搞不好还得进口设备,这点钱够不够还两说着。”

刘青山来的时候,基本也猜到了,如今外汇紧张,企业想要发展,就需要进口先进设备,想不到连他这点钱,都被人惦记上。

两个人一边说笑,一边进了车间,工人们光着膀子,正把窖池里面已经发酵好的原料,装进一辆辆小车,然后推到另外一个车间蒸酒。

“老弟,听说现在南边都不烧酒了,直接勾兑,你说俺们酒厂请几个这样的师傅行不行?”

大老李请刘青山来,当然有事相求。

刘青山一听就皱起眉头,他想起了碧水县酒厂未来的遭遇:几年之后,酒厂被私人承包,开始生产勾兑白酒,一年到头,都不见酒厂冒烟儿。

而眼前这些用了几十年的窖池,也全都给毁了。

窖池用的年头越久,里面各种益生菌越丰富,才能形成特殊的酒香,窖池毁了,酒厂的根基也就彻底毁了。

就像现在的碧水大曲,后来多少人都怀念不已,就是这种小县城生产的白酒,几千块钱也买不到一瓶。

破坏容易,想要再恢复,那就难喽。

酒厂如此,还有许多东西,也都是如此。

“老弟,青山老弟……”

大老李嘴里连声呼唤,这才把沉思中的刘青山唤醒,他指指眼前的窖池:

“老哥,这些宝贝,无论啥时候都不能毁啊!”

见他说的严肃,大老李也就使劲点点头:

“老弟你放心,只要俺在酒厂当一天厂长,就守好这窖池。”

刘青山不置可否,几年后的改革大潮,谁也阻挡不了,酒厂私营化是无可避免的。

大不了,等到时候把酒厂承包下来呗。

几年之后,要是他还没有那个实力,也就白混啦。

走了几个车间,最后来到酒窖,刘青山瞧着那一个个金黄色的大玻璃罐子,放眼望去,只怕有上万个,也不由一声惊呼:

“老哥,你这是加工了多少虎骨药酒啊?”

“嘿嘿,不多,也就几百吨吧。”大老李脸上也有点尴尬。

自从去年广交会取得佳绩之后,上面帮着筹集不少药材,结果他和厂领导脑子一热,全都给用了。

这一下子,就压得他们酒厂喘不过气来。

药酒不像普通白酒,消耗量比较小,这么多药酒积压,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去了。

职工眼瞅着吃不上饭,就天天去厂长家堵门,把大老李给愁的,酒糟鼻子都快开花喽。

这次请刘青山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事。

搞清楚原委之后,刘青山也直挠头:“老哥,广交会后,还有国外的订单没?”

大老李使劲晃头:“要是有订单,俺能这么愁吗?”

不仅是他和酒厂的其他领导,就算是县里乃至上边,也都错误估计了形势。

本来还以为药酒会一炮打响,供不应求呢,结果大错特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事实上,因为中医和西医的竞争关系,国际上许多国家,根本就不想承认中草药,所以对这种药酒,也有抵触。

除非是喝了之后真正受益的人,会继续购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购买的**。

在这个年代,类似这种盲目上马的事,并不在少数。

也不能完全怪企业和决策者,主要还是信息不畅,不了解市场所致。

就像这些药酒,好几百吨,就算今年的广交会,能推销一批,估计也是杯水车薪。

那就只剩下一个法子了,刘青山盘算一阵,很快便有了计较:

“李老哥,打广告吧。”

“就是电视里面那样的广告?”李厂长家里有电视,电视里数量稀少的广告,一家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时代的人,还真不排斥看电视广告。

“对,直接在央视打广告!”

刘青山点点头,他记得,白酒在央视打广告,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

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而碧水县酒厂出产的虎骨酒,功效确实不错,就像他爷爷刘士奎还有王爷爷,每天坚持一小盅,这几个月,身体反倒越来越硬朗。

大老李一听,也不免有些激动,平时每天看电视,感觉电视里的东西,好像距离他很远。

难道咱们的药酒,也能上电视,人家电视台能同意吗?

激动了好半天,大老李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青山老弟,这打广告的话,人家得跟咱们要钱吧?”

看到刘青山点头,他一下子就变成苦瓜脸,俩手一摊:“咱们酒厂没钱啊,就剩下酒啦。要不咱们先问问人家,能赊账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