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六百四十二章.六两多的大人参(9月月票加更35/35)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六百四十二章.六两多的大人参(9月月票加更35/35)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03:32:44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在以前的中药行里,柴胡为四,桔梗为五,人参为六。

赵军摊手化六,道一声发财,这是老辈放山的人,下山卖棒槌的开场白。这时,孙启山看着赵军,笑着问道:「小伙子,你们打哪儿来的?」

「老爷子。」赵军抬手往王美兰那边一比划,然后跟孙启山说:「这是我妈,我们是永安镇上头下来的。」

「永安…………上头。」孙启山花白的眉毛一皱,沉思了两秒,抬头看着赵军问道:「是十八道岭下来的?」

一道长岭分两省,赵军家这边有一片山场,一山套一山,被岭南人称为是十八道岭。

这种山形地势,特别有利于下套子,所以岭南不少打围人不在他们岭南下套子,而是翻山越岭地过来,到十八道岗子来下套子。

如此一来,这片山场渐渐地就出了名。至于孙启山是怎么知道的,赵军就不得而知了。「是。」赵军笑着应道:「我家是永安林场家属区的。」

「啊。」孙启山点了点头,道:「那林场我听说过。」

赵军闻言淡淡一笑,便没再说客套话,而是打开挎兜,从里面掏出一个个人参包子来。一共四个人参包子,摆在赵军和王美兰面前的长条茶几上,赵军伸手先解开其中一个。

人参这东西,按这么包着,放在阴凉处,隔三差五地少掸点水,放个把月都没问题。再就是晒干了那样可以长期存放。

赵军打开人参包子,从中捻出一苗人参,正是他和赵有财挖出的那苗蹭芦参。赵军解人参包子的时候,孙启山也起身,从旁边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来。

看他手里的东西,王美兰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而这时将人参提起的赵军,微微往王美兰身旁一凑,道:「妈,那是戥子,专门称药材的。」

王美兰闻言,好奇地把目光投向那所谓的戥子。这东西像秤,其实也就是秤。

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这个叫戥子。而戥子杆,就相当于秤杆。戥子盘就相当于秤盘,戥子锤就等于是秤砣。

孙启山手里的戥子,一看就有年头了,木制的戥杆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常年的手摸,已经乌黑锃亮。

当王美兰的目光落在那戥杆上时,她就认出来了,这杆子是铁梨木做的。要不说呢,大户人家的小姐就不一般。

而王美兰不但认得戥子杆是铁梨木的,还认出那戥子盘、戥子锤都是黄铜的。黄铜,不管在啥时候,可都值钱呐!

关键是这件小玩意做的还相当精致了,好似工艺品,而且看着就知道它得有些年头了。

孙启山没把戥子放在茶几上,而是放在了自己双腿上。然后他把手往衣兜里一探,掏出一块鹿皮来。

孙启山拿着鹿皮,小心翼翼地先擦戥子杆,然后是戥子锤,最后是戥子盘。

当擦完戥子盘以后,孙启山右手拿着戥子盘,左手把鹿皮装回兜里,回过左手提着戥子杆,将整个戥子拎起,然后右手握住戥子锤。

孙启山拎着戥子到赵军近前,左手持戥杆,拇指、掌心齐发力,右手一推系戥锤的弦,这戥子瞬间在半空中保持住一个平衡。

赵军见状,不由得暗道一声专业。这才是行家!

像之前,赵军在岭南卖参时,无论是药店的老纪头子,还是供销社的孙得胜,他们都不专业。

还把人参放在天平上称?

按神州的说法,药材不能遇铁器!

当然了,赵军没法指着他们说你不专业。毕竟那就舒兰下面的一个小镇子,那老纪头收棒槌都是靠上面定价呢。

要不然的话,当赵军把三品叶和二甲子卖给孙得胜的时候,孙得胜咋能知道药店可以给赵军出什么价呢?

而今天,赵军和王美兰来了市中心大药房,这孙启山也确实没让赵军失望。不说别的,单就这老头手里的戥子,就得值几个钱!

此时孙启山左手持戥,右手向赵军伸出,赵军不等老爷子说话,便把人参横在其掌心之上。

孙启山把人参往戥盘中一放,提着戥毫,将戥杆提至与他双眼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孙启山再将戥弦移动,直至戥杆平衡!

这一套动作,用一个词形容,叫:齐眉对戥!孙启山看了一眼,道:「一两八钱六分。」

说完,孙启山从戥盘上拿下人参交还给赵军。赵军接过人参,将其重新放回摊开的青苔上。

然后,赵军又解开第二个人参包子,这里包的是一苗三节芦,品相中规中矩。

在赵军解人参包子的时候,孙启山就提着戥子站在那里,老爷子不急不躁,面上始终带着微笑。

而人参上戥一称,孙启山将系着戥锤的戥弦在戥杆上移动。这戥子啊,按称量范围还分头毫和后毫。

孙启山手里的戥子,头毫能称二两以内,后毫能称二两到一斤。刚才那苗人参,重量在头毫之中。而第二苗人参,就在后毫之内。只听孙启山对赵军说:「二两一厘。」

赵军点了下头,而这时的王美兰,已在赵军的授意下,将第三个人参包开打开。

当松树皮和青苔一起揭开的时候,孙启山看见这苗棒槌的一瞬间,老爷子那拿戥子的手都不由得一颤。

这苗棒槌是赵军和赵有财到老埯子的第一天,抬出的唯——苗棒槌。这是苗大货!

戥子这东西,古人用它量金银、名贵药材或者香料。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晴雯用它量过银子。而在药房里用的戥子,必须得时刻保持干净。

可此时,看着这苗大货,孙启山上前一步,直接将戥子撂在了沙发扶手上。然后,他平伸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人参仔细端详。

看了差不多有一分钟,孙启山才抬头看向赵军,声音略带沙哑地问道:「小伙子,你是哪个参帮的呀?「

以孙启山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苗人参刚抬出来不久。而现在是什么时候,放山的连扫帚头都看不见了,谁还能特意到山里抬参啊?

所以,要说看着前两苗人参的时候,孙启山寻思可能是赵军运气好,赶上、碰上了。但能拿着这苗大货的人,绝不是运气二字能够形容的。

不说别的,单说这苗大货,参须极长,越往下越细、越乱,能在抬参过程中,保证一根根细小参须不断,一般的把头都做不到。

孙启山不信赵军在这年纪能有这能耐,应该是背后有高人。可转念一想,这小伙子带着老娘出来卖棒槌,还是卖这等大货,正经的参帮都干不出来这种事儿。

赵军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然后摇了摇头。

见赵军不肯说,孙启山就不再追问,同时将手里人参小心翼翼放置在青苔上,然后再次将戥子拿起。

这苗棒槌往戥盘上一放,戥弦移动至平衡停下,孙启山眉头一挑,眼睛一瞪道:「六两三厘五分!「

「呀!」坐在沙发上的王美兰,忍不住惊呼—声,眼睛一闪一亮的。此时的王美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可是发了!」

「小伙子!」孙启山提着戥子、人参都不曾放下,就问赵军道:「这参你打算咋出啊?」

赵军闻言,淡淡一笑,起身来小心翼翼地将人参自戥盘上拿下。待将其放回青苔上后,他伸手对孙启山示意,道:「老爷子,咱坐下慢慢说!」

「不坐了!「孙启山一手提着戥子,一边问赵军说:「小伙子,你说个价。」

赵军低

眉看着躺在青苔上的人参,似喃喃自语,但清晰地传入孙启山耳中。「老爷子!「赵军道:「咱行里有话说四两参,半斤宝。这参没到半斤,算不上宝,但也不差了吧?」

赵军此言一出,孙启山脸色一沉,心知今天想拿这苗人参,怕是要出大血了。而王美兰听赵军的话,却是有些疑惑。刚才孙启山称那大货说是六两多呢。

可四两为参,半斤为宝,赵军为什么又说这苗大货不是宝呢?六两不比半斤多么?此时赵军指着那苗大货,继续说道:「咱再说这品相哈,长这么大,还这品相,怕是没谁了吧?」

孙启山闻言面露苦笑,但他不说话,却是在等赵军出价。

赵军抬头看着孙启山,然后举起了右手,只见他大拇指、食指舒展开,其余三指攥起,笑着说道:「老爷子,八千块钱不多吧?」

「八千?「孙启山声音都变了,挂在戥杆上的戥锤差点没掉地上,老头子苦笑着对赵军摇头,道:「小伙子,八千那不可能。」

赵军抿着嘴眨了下眼,似乎很是犹豫。这时,孙启山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没等到孙启山的答复,赵军再次抬头询问,道:「老爷子,你说个价吧。」

赵军此言一出,孙启山皱起了眉头,看着那人参犹豫许久,才对赵军说道:「小伙子,我最多能给你四千五!「

「四千五!」一听这个数,王美兰心跳都加速了。此时她是看明白了,自己儿子亮这三苗棒槌,是一苗比一苗好。

这苗大货都能卖四千五了,那剩下的那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