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 第八百九十二章.无言的嘲讽

重生后做一个老实的村溜子 第八百九十二章.无言的嘲讽

作者:百李山中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1 00:10:4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

室外气温越来越低,屋里灯光昏暗,但却能给人以家的温暖。

外屋地里。

金小梅剁着肉馅,杨玉凤捣着豆腐,今天赵军家晚上的菜系很简单,就是丸子。

东屋炕上,解孙氏盘腿坐在炕桌东边,王美兰和老太太坐在西边,赵军和李宝玉在地上坐着四脚八叉凳。

李宝玉全程没插话,在一旁听四人讨论给解臣找对象、买房子的事。

眼瞅着墙上的大钟快到五点了,王美兰起身往外屋地走去。

这时肉馅剁好了,豆腐也捣碎了,王美兰、金小梅和杨玉凤三人开始和馅。

肉馅分成三份,一份纯肉加葱末、姜末,只以咸盐调味,使筷子顺时针搅动上劲儿,待肉馅发出吱吱响时,这用本地话叫:馅叫了。

意思是这馅自己发声,表示自己的滋味已经足了。这时候再往里加两大勺淀粉,和成粘稠的糊状。

第二份肉馅,加入剁成丁的榆黄蘑、葱末、姜末、咸盐搅动后,再和淀粉成糊。

第三份肉馅,则是与捣碎的豆腐搅在一起。当然了,葱末、姜摸、咸盐、淀粉也是一样不少。

而这时,还剩下一些捣碎的豆腐,王美兰往里加入榆黄蘑丁、胡萝卜丁,以及各种配料、淀粉。

正好李宝玉从屋里出来,王美兰让他到碗架,把最底层的油坛子抱出来。

一勺一勺熊油下锅,王美兰、杨玉凤俩人一左一右在大锅两侧,待油温上去以后,她们使手攥肉馅,随着攥拳的指头一动,肉丸自虎口挤出,被王美兰、杨玉凤使勺弯下,下到油锅里。

下锅的一瞬间,滋啦啦声响,丸子周围冒着油泡,表面变了颜色。

赶上油温合适,那丸子沉到锅底便立即上浮,飘在油面上。

俩人先下纯素丸,下到一半时,就只有杨玉凤一个人下丸子了。而王美兰,她拿个汤勺动热油往油面的丸子上淋。

待炸得一个个丸子表面金黄,王美兰使笊篱将其捞起,在锅面上下掂两下控油后,再将丸子倒进大盘子里。

这要换旁的人家,大人炸丸子,孩子们早都灶台旁蹲守了。

而赵家屋里这些孩子,天天好吃好喝的,相对要好很多。只是过油的东西,吃着就是香。

眼看着盘子端上炕桌,四个孩子立马围了过来。

“哥!”赵娜抬头看着赵军,脆生生地问道:“我们能吃吗?”

“得等会儿。”赵军笑道:“太烫。”

然后,赵军转头对李宝玉道:“宝玉,赶紧取(qiǔ)几双筷子去。”

说完,赵军又冲东屋喊道:“江奶、解娘,来吃丸子啦!”

解孙氏早就按捺不住了,赵军这一喊,她立刻蠢蠢欲动。

但老太太没下地,她还不好意思自己过去跟孩子们抢吃的。

而在这时,王美兰自门外探进头来,招呼她俩道:“婶儿、姐,你俩赶紧趁热乎吃去!我们这还炸呢,你们管够吃,吃啥不是饱啊?”

接下来,王美兰、杨玉凤炸那肉和豆腐馅的丸子。而金小梅她刚才就端着两个小盔儿回家了,那俩盔儿里一个装了些肉馅,另一个里装了半斤大豆腐。

金小梅到家又扒了两颗大白菜,专切白菜叶,准备做一道白菜豆腐丸子汤。

汤里的丸子不过油,直接捏了往里下,主打一个清淡。

而此时赵家西屋里,赵军、李宝玉、老太太、解孙氏和四个小丫头都已经吃上了,他们每次使筷子扎一个丸子,送到嘴边转圈地咬着吃。

这丸子炸的外酥里嫩,那叫一个香。

这时王美兰又端个大盘进来,笑道:“来,尝尝这个,这里有肉。”

“闺女!”老太太招呼王美兰道:“你也吃呀!”

“我们吃啦。”王美兰笑着说道:“我跟凤儿,我俩赶着炸赶着吃。”

说着,王美兰把盘子往炕桌上一放,又笑着问老太太道:“好吃不,婶儿?”

“好吃!”老太太脸上笑开了花。

王美兰出去和杨玉凤继续炸丸子,接下来是榆黄蘑、肉馅的。

榆黄蘑这个东西乃是长白山脉特有的菌类,味道鲜美,炒着吃、炖着吃,咋吃都好。

但本地人,最喜欢拿它包馅。

这些榆黄蘑是**月份的时候,杨玉凤上山采回来的。这东西长的时候,在树干上是一簇一簇的。

采回来以后,杨玉凤取最嫩的那些晾干了,这时候搁水一泡,吃着照样美味。

随着一盘盘丸子上桌,杨玉凤把锅里的油慢慢地往一个装油的盆。

而王美兰进到东屋,把面板放在炕桌上,掀开炕捎盖盆的棉被,将下面的发面盆拽了出来。

这里头是发好的面,王美兰打开面盆后瞅了一眼,转身打开旁边立柜的抽屉,从里面拿出张黄油纸来。

王美兰一手托着黄油纸,一手从面盆揪过一块面,丢在黄油纸上。

这块面,是留的面引子!

这个东西,在有地方的叫它面肥,有的地方叫老面。反正全国各地,有无数种叫法。

但说白了,它就相当于以后的酵母粉,没有它发不了面。

所以,每次发好面都必须得留出来一块,下次用的时候,给它用水和开,然后用这个水来和面、发面。

眼下是冬天,所以王美兰取出一块,用黄油纸包好,拿到室外冻上予以保存。要用的时候,提前拿回来放在屋里解冻,然后再和水。

这年头没有冰箱,要搁其它季节,就把这面引子搁到碗里,然后放进碗架让其阴干,要用的时候再和水。

北方人爱吃面食,尤其是眼下这时候,白面、两合面、苞米面,馒头、花卷、发糕、窝头、烙饼,都离不开面引子。

王美兰包在黄油纸里的那块,是要冻在外头存上。除此之外,她还拿小碗装了一块,搁在碗架里留着明天蒸干粮。

此时王美兰抓了些白面在面板上,然后又把盆扣了上去,左手掀起面盆一角,右手从下往上掏盆里的面。

揉面、擀面,王美兰把面擀成皮,在上面刷油。这油事先加了少许盐,刷完后从一头将面皮卷起,然后使刀切成一个个面剂子。

这时杨玉凤完油,进来等着王美兰。

此时外屋地的锅里还有少许油,就等着饼下锅呢。

只见王美兰切出了二十五个面剂子,然后她双手捏住一个面剂子的两端,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双手齐齐一拧,然后把拧劲的面团搁在手心里,双手按压后,一个面饼就成型了。

这是要烙发面饼,如此要烙到两面烙至金黄,饼是外酥里软,而且里面分层,还带着滋味。

王美兰按出一个个面饼,杨玉凤一次两个地往外运。但那锅里,锅底同时只能放六个饼。王美兰把所有面剂子都按完时,杨玉凤那边一锅饼都没烙完呢。

王美兰从里屋出来,对杨玉凤道:“凤儿,最后烙四个、五个火大的。”

其实,不管烹饪什么东西,火候都是恰当才好。生了不行,老了也不行。

这发面饼,烙至两面金黄,就应该给它放到锅边,像贴大饼子似的,让它在锅边停留一会儿。

这样一来,不管饼多厚,里面都能烙透,而且不影响口感,还能防止浸油。

要不然一直放在锅底烙,饼两面必然发黑,虽然不是糊,但越烙越硬,就不酥了。

“我知道,老婶儿。”杨玉凤闻言一笑,道:“我兄弟乐意吃那样的。”

“嗯呐呗。”王美兰笑着一点头,道:“他隔路。”

隔路的意思接近与众不同,但它是个贬义词。饼烙的金黄酥香不吃,非吃又硬又难咬的,这不就是隔路吗?

可赵军就好那一口,他从小牙口好,就爱吃那种艮揪的东西。

见杨玉凤也知道赵军的口味偏好,王美兰淡淡一笑,对她道:“凤儿,这饼就你烙了哈,我放桌子去。”

说完,王美兰迈步进了西屋。

此时西屋里,四个小丫头早已经下桌了。

自从小猞猁断奶后,她们少了很多乐趣,正好家里又多了个小黑熊,几个小丫头又找到了新的乐趣,下午王美兰忙,一眼没照顾到,小黑熊被赵虹、赵娜和李小巧喂到了吐奶。

老太太和李宝玉也撂下了筷子,俩人和赵军唠着嗑,赵军手里拿着一根筷子,筷子头上扎着半个丸子。

而这半个丸子,赵军都举半天了,他吃饱了,如此是为了避免解孙氏不好意思吃。

毕竟眼下就剩下解孙氏一个人还在往嘴里吃了,她感觉自打到这永安屯,自己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而这种充实,是她在家的时候所没有的。

王美兰进来时,正赶上解孙氏将半个肉丸塞进嘴里,她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道:“不吃啦,一会儿吃饭了。”

听她这么说,赵军笑着把那半个丸子塞进嘴里,看到王美兰进来,赵军问道:“妈,放桌子?”

“不用你们。”王美兰摆手道:“你跟宝玉,你俩穿衣裳上那院儿,去看看你婶儿。”

说完这句,王美兰还补充道:“你婶儿自己端那大盆费劲。”

“哎!”赵军应了一声,跟李宝玉套上棉猴往外走去。

哥俩一出屋,正好隔壁的金小梅端着大盆,脚踢门从屋里往外走。

“妈!”李宝玉跑到墙前,翻身而过从金小梅手里接过大盆。

这盆里装了大半盆的白菜豆腐丸子汤,散发着阵阵香气。

李宝玉端着盆到墙前往上一举,赵军接过,李宝玉紧忙翻墙过来,到门口给赵军开门。

三人刚进到屋里,屋外的狗就开始叫,上班的赵有财、李大勇和林祥顺回来了。

今天林祥顺的媳妇徐春燕,带着儿子回娘家了。而王强一家人没过来,是因为来客了。他大舅哥、二舅哥来了,不过他们倒没别的事儿,就是过来看看自己妹妹为啥最近都没回娘家。

所以,赵家今天的晚宴,连大人带小孩就少了六口人。王美兰算了一下,就没在东屋摆桌,只在西屋地上放了张圆桌。

然后让赵有财、李大勇、李宝玉、林祥顺,他们这四个喝酒的围炕桌而坐。至于赵军不喝酒,则跟妇女、孩子们在圆桌上吃饭。

清爽的丸子汤,配上发面饼。时不时地再咬个炸丸子,这顿饭相对以往比较简单,但热热乎乎、有荤有素,吃的大伙极为舒坦。

待酒足饭饱,众人各回各家,赵军在西屋坐在炕沿边泡脚,王美兰从东屋过来把小猞猁塞在他怀里。

赵军揉了揉小猞猁的脑袋瓜,小家伙眯眼把下巴搭在赵军臂弯处。

它还没长太开,看着还有些萌,但赵军知道猞猁成熟得快,怕是明年开春,这小家伙就能捕猎山鸡、兔子之类的山禽小兽了。

但要想给它领出去,还得好好训练一下,要不然出去没五分钟就得丢。

王美兰回屋时,两个小丫头都睡了。赵有财也在被窝里,此时的他双手抱头,枕着手、望着棚,不知又在琢磨啥呢。

“那啥……”王美兰小声唤他,赵有财转头鼻子发音“嗯”。

“你那给养……”王美兰说着就见赵有财脸色一沉,她压低声音,呵呵一笑道:“儿子说明天上山,给那老邢头儿拿去得了。”

赵有财瞪了王美兰一眼,没好气地说道:“给他干啥?”

“那你留着干啥呀?”王美兰疑惑地道:“咱平常也不吃。”

大煎饼,上山嚼着吃是不错,简单、方便,不用拢火烘烤。

但这玩意在家吃,咋也比不了热乎饭呐。尤其是这家里啥条件?那大煎饼咋也比不上发面饼、炸馒头片。

所以娘俩商量,把那些大煎饼给邢三拿去,那老头儿在楞场,条件咋也比不了山下。而且他隔三差五的还可哪儿跑,正好随身带些这个,在山里吃着方便。

“我咋不吃呢?”赵有财道:“我过两天还得上山呢?”

“呵呵……”一听他要上山,正在解棉袄扣的王美兰笑了。

她虽然啥也都没说,但她的笑声,让赵有财感觉十分地不爽!

“不是!”赵有财双手从脑袋下抽出,整个人一下子坐起来,瞅着王美兰问道:“你乐啥呀?”

王美兰笑着摆了摆手,但低沉的笑声仍止不住,“呵呵呵……”

“我……”赵有财恼羞成怒,转身把灯绳一扯,屋里瞬间陷入一片黑暗。然后赵有财往下一趟,拽被子蒙在了身上,只留下那在炕上摸黑的王美兰。

王美兰:“这缺德的!”

一点来钟还有一章,兄弟们困了就先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