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83章 第 283 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83章 第 283 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3-04 11:36: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83章

宁州百姓私下给谢继宁建生祠、立生牌这事情给谢如方夫妇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他们没想到,自家儿子在宁州这么受欢迎,心里骄傲又得意。

“咱们宁哥儿可真的有本事, 这大概就是宁哥儿师父说的得民心吧!”谢继宁手里拿着报纸感叹道。

“就是宁哥儿还小,这会不会压他的福气啊!这个活建生祠,时长供奉,宁哥儿如何承受得起。”

不同于谢如方的得意, 李麦穗有些忧心忡忡,她作为一个母亲, 对这样的是事一边高兴一边担心。

“没事儿, 这些百姓喜欢宁哥儿,记宁哥儿的好, 是好事情,他们要是不记恩情,咱们才该难过,之后让宁哥好好的当官就行了。”

老两口在宁州有很好的体验,在宁州城逛了之后又去花溪集市, 去寿宁,去宁德, 到处走动,采购一些怀安县没有的东西。

这个时候的谢继宁文景逸等认真则是忙翻了,谢继宁的计划大家都知道,宁州的海禁禁了几十年,之前就连往大盛王朝的其他的州县运输都有限制, 渔民出海打鱼也有限制,从谢继宁上任这些年,才慢慢的缓和了。

海贸的好处, 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这些年,宁州的大小官员都在谢继宁的带领下,积极的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为百姓做主。

也有磨合不好的,任期一到,就被换掉了,比如寿宁县的知县,换上来的人的观一书院的师兄,和谢继宁很顺利的就全面掌控了宁州,整个宁州都拧成一股绳,一起使劲。

谢继宁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自然学会了给属下画饼,早早的就和大家说了开海禁之后的宁州会有那些好处,经典的话就是,“不说别的,大家看看隔壁福州泉州就知道了。”

大盛王朝的禁海不是全面禁止,有一些港口是开放的,只是这些港口审查都很严格,海商出海要过五关斩六将,就算这样,福州的港口还是因为海贸非常热闹。

如今宁州马上就能有这个机会,大家都在准备相关的数据资料,用来说服朝堂中人。

每年的会议都有了大致的流程了,今年的更是早有计划,主要就是各厂个作坊总结成果,然后将这些成果提炼出来,上报给永安帝,申请开放海禁。

所以当在这些流程中加入了一个工人们申请同工同酬的议题的时候,知情的几个人都有些惊讶。

文景逸看向谢继宁,谢继宁笑着道:“咱们宁州的人还是太少,各方面都需要人,之后开放海禁之后,就更缺了,这女子也是人,也是劳动力,纺织这事情,还是女子比较心细,适合做这个,这些年,年,这些女工给纺织厂带来巨额收益,这些都是她们的功劳。”

用魔法打败魔法,谢继宁用女子心细,适合纺织这点,保证了纺织厂的女工的数量,保证了她们的收入。

“你一贯就是这样,这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她们女工给出合理诉求,能说服大家,我这里没有意见。”

文景逸摇摇头,也不多说什么,谢继宁对女性的偏爱,早在京城就有端倪,谢继宁地位不稳的时候都敢为女子读书和认真争论,

板桥稻香女子书院这些年声名大噪,这背后离不开谢继宁的支持,就宁州的女子书院如今也是势头正盛,谢继宁还规定各作坊必须有女子的名额,还根据地区定额选人等等,这些都是谢继宁坚持才有的。

谢继宁笑着说道:“我只是给她们这个机会,剩下的事情都要靠她们自己,美好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文景逸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文书放下,“纺织厂的虽然不像玻璃厂那样利润高,但是纺织厂的规模太大了,很多百姓都是依附纺织厂生存,关系着很多百姓的生活,这事情,尽快过去才好。”

陈主簿笑着道:“大人,你尽管放心,这都在掌握中,这衣食住行,衣排在前面,属下们都很重视,随时注意着的。”

“大家要上心些,她们闹可以,要在可控范围,等咱们开放海禁了,这纺织厂还有大用的。”

谢继宁叮嘱道,站在他这个位置上,他过多的关注这件事,对这些女工来说,并非好事。

“属下明白,”

见陈主簿答应了,谢继宁放下心来,专心去忙其他事情。

很快,三月底,四月就到了,整个宁州最热闹的时候到来了,各路商人都纷纷到宁州凑热闹,采购自己需要的东西。

大街上,各大商家在准备各种活动,在板桥人的带动下,宁州商人也喜欢上了做活动,打折,送礼,打广告等等,热闹极了。

知州府里,宁州的大小官员齐聚一起,商量在这次展会圆满完成之后,就一起上书朝廷,请开海禁。

在几个主官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讲话之后,谢继宁看向陈主簿,陈主簿会意的走上前来,拱手行礼之后说道:“日前,纺织厂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织部吕部长带领数百女工一起请求和男工一样的工钱,这事情大家怎么看?”

陈主簿这话说得突然,除了一早就知道的文景逸等几人,其他的都有点懵。

众人都消息灵通,加上谢继宁并没有想要隐瞒,众人都知道当时是发生了斗争,织部和染部都打起来了,虽然没有死亡人数,但是受伤的人不少,这事情谢继宁亲自到纺织厂处理的。

如今在陈主簿的口中,就是一起请求加工钱,关于打架的事情只字不提,这谢继宁是什么态度,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都抬头悄悄的看了看坐在上首的谢继宁,见他不动声色,悠闲的喝茶,心里就更有底了,

谢继宁道:“既然的吕部长的请求,就请吕部长她们以及相关的各厂的负责人都一起来商量一下这件事,这事情牵扯甚广,涉及到的厂也多,毕竟不仅仅纺织厂有女工,其他的也有,也都是属于宁州官营。”

差役闻声转头出去请了各大厂的相关负责人来进来,众人只见不仅是吕淑,还有慈济院的刘芳苓,以及各厂里面的厂长管事,都走了进来。

一通见礼之后,吕淑上前将众多女工一起签名按手指印的文书递上,“大人,宁州十余家女工都请求同工同酬,我们不求增加工钱,只求一样对待,做一样的事情,领一样的工钱,没有差别对待。”

谢继宁接过文之后打开仔细的看了看,然后才递给文景逸,这文是谢珍珠和谢管彤一起写的,两人这些都一边教学,一边学习,进步颇大。

看到这文的第一瞬间,谢继宁就看进去了,这些年,谢珍珠经常到乡间,到畲族,到山林间,去看了大海,

见识到了很多的壮丽的自然风光,也见识了很多的风土人情,更是对百姓的苦难有了很深切的体会,所以她做的文章颇有感情,颇为动人。

至于谢管彤则是家学渊源,加上自己很有天赋,文章颇有灵气,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思想开阔的女性,是真正的才女,两人的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说了同工同酬这件事对宁州的重要,文章清丽动人,引人入胜。

在两人的文章的后面则是数据统计,是女工和男工做工的产量对比,一看就是刘芳苓的风格,管理慈济院多年,刘芳苓越来越能干,越来越严谨,这次事件,刘芳苓带着吕淑几人,整理出相关的对比数据,证明了女工不仅仅勤快,还能干。

刘芳苓和谢继宁认识多年,很清楚谢继宁的性格,知道怎样才能打动谢继宁,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她们详细的做了数据,

更后面的则是成百上千的名字和指印,会写字的,就歪歪斜斜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会写字的,都留下了自己的指印。

她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想要争取同工同酬的决心。

文景逸看过之后,递给了褚知县,之后给沈知县,秦知县等等依次传递,文在大家的手里传递,下面的吕淑几人都忐忑不安。

其他的厂长部长这则是跃跃欲试惜想要反对,众多女工一起请愿这件事,是在挑战很多人的权威,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自然有众多的反对者。

“这文章写得好,单凭这文,两位谢娘子的令我等自愧不如了。”

孙子美一边看一边感叹,谢继宁笑着说道:“好文需要大家一起共赏,孙训导不如将这文章刊登出来,发在宁州月报上,就发在主页吧!”

见谢继宁如此说法,下面的部分厂长就着急了,

“大人,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女人重要的是三从四德,贤良淑德,工厂里面让她们挣工钱,已经足够大度,都还不满足,张牙舞爪的想要闹,贪心不足。”

说话的是茶厂的厂长荣飞,荣飞是本地人,家中是做茶生意的,对茶叶很是了解,在做生意一道上,他本人也读了些书,颇有才华,众人都称为儒商。

他一贯的思想就是喜欢女子三从四德,关在家里,这次女工闹事,更是戳了他的肺管子,所以他最先跳出来反对。

像他这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这会儿都纷纷附和,向谢继宁请愿,

“大人,近年来,厂里的开销不断的增加,给女工加工钱的事情,会增加很多的成本。”这是从利益出发的。

雷大娘子说道:“既然同样的事情,女子能做,工钱还更低,干脆把男的都赶出去,只留女工,更省钱。”

“这,男子要赚钱养家,怎么能如此。”

雷大娘子接着说道:“女子也可以赚钱养家,我畲族女子都勤劳,挣钱养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人,你一向仁慈,让这么多的女工进厂,进作坊,她们辜负了你的仁慈,到处挑事,闹得几个厂都不安宁。”见说不过雷大娘子,连忙转移方向,言辞恳切,显然的发自内心的。

“大人,女子就该三从四德,在家中相夫教子,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所以才挑事。”

荣飞拱手行礼,正打算进一步的劝谢继宁和文景逸等人限制一下女子的行动的时候,就听到匕首出鞘又关上的声音,声音清脆,金属的声音在这屋子隐隐约约的有回声。

转头看去,原来是雷大娘子,谢继宁一向宽仁,所以武人都带着兵器在身上,雷大娘子带畲族的子弟剿匪多年,杀威甚重,这个时候,她把玩匕首,目光一直扫射,一下子就吓住了荣飞等人。

“大人,你看,这成何体统。”话虽然硬,声音却软了下去。

谢继宁假装不懂的问道:“哦,怎么了,荣厂长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没有的话就听听吕部长她们说说吧!”

“诸位大人,民女乃是纺织厂的工人吕淑,关于这件事,有些话想和大家说,之前这些年,不管我们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工钱,做得快的是这样,做得慢的也是这样,长期下来,做得快的人就不愿意多做了。”

出乎众人的意料,吕淑的第一句话,说的不是关于男女,而是说了出了一个现在大多的厂里作坊里中存在的一个弊病。

吕淑这话一出,谢继宁心里大慰,事物发展有规律,加上自己事情太忙,很多的事情,谢继宁只能给出一个框架,具体的都需要大家慢慢的磨合,慢慢的去改变,

关于劳动分配问题,不公平的现象各方面都有显现,如今吕淑能从这个角度开始说起,足可以看出她们的大局观以及对事情的灵活处理,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扯能扯的大旗,这样的事情不丢人。

众人也都有意动,这不光是一个女子工资低下的问题,是各方面的问题,众人都小声的讨论了起来。

吕淑接着说道:“纺织厂也好,茶叶厂也罢,各厂里都有女工,大家辛辛苦苦的做工,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厂,那些布,都有是所有女工在缝纫机上一脚一脚的踩出来的,茶叶都是女工弯腰摘回来的,大家都做一样的活,这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所有的女工都一起行礼说道:“请大人为我们做主,请求同工同酬。”

雷大娘子站起身来说道:“我代表全体畲族请大人公平对待女工,同工同酬。”

见状,在场的众人都面面相觑,谢继宁道:“这事情,本官和诸位同仁都清楚了,官府会商讨这件事,将这事情定下,诸位先行告退吧!”

各厂的人都离开,只剩下官府的众人,大家都在静静的思考,半响,褚知县小心翼翼的站起来说道:“大人,纺织厂的工钱在整个宁州都是数一数二的,只是比修路修桥的和盐场的低,这还加工钱,是不是会有些影响。”

谢继宁道:“这给女工增加工钱的事情,短期来看,会给各厂造成压力,增加一笔开销,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宁州有着莫大的好处。”

“记得我刚到宁州的时候,走访了宁州的个县乡,又查看了整个宁州的地形,当时愁得心慌,晚上都睡不着。”

众人都好奇的看向谢继宁,谢继宁一向稳重,运筹帷幄,文能治理地方,武能剿匪杀敌,竟然会有愁的时候。

“我倒是好奇,继宁你愁些什么,你竟然还会有愁的时候?”

韩文爵是真的好奇,谢继宁年纪他小几岁,但是整个人却比他稳重,下面的众多官员都对谢继宁心服口服的。

谢继宁笑笑说道:“咱们整个宁州人多地狭,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样的宁州,百姓们吃什么。”

“宁州的没有田地,只有山,只有海,所以咱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这些年,我们虽然时时刻刻的劝农,重农,粮种筛选,农具,种植方法改良,兴修水利,宁州的农业在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咱们更多的是靠山上的茶叶,山上的药材,山上的木材,还有靠的是海里的盐,海里的鱼,这些东西支撑宁州的经济发展,宁州的经济是依靠工,依靠商。”

“各厂房,作坊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之后咱们的海禁一旦开,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做事情,这些事情男人能做,女人自然能做,要想她们都能放心的出来做事,工钱上就不能区别对待。”

“而且,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的事情,男人的工钱高,女工的低,这样的事情必然会为之后埋下隐患。”

雷大娘子补充道:“为什么汉族的就要捡轻松的做,畲族的就要多累点。”

谢继宁接着说道:“咱们宁州,各处迁徙来的都有,畲族,瑶族,蛮族,还有从不同地方迁来的汉人,面对这种情况,咱们治理的时候,最忌讳不公平,但是就像男女工钱不同一样,不同族也有不同的待遇,这样长久下去,必将影响宁州的稳定安宁。”

众人都连连点头,这次的事情,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正如谢继宁说的一样,有利无害,这些年,大家都跟着谢继宁,思想上受谢继宁的影响很大,有那些思想顽固的,都没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

“如此说来,这同工同酬之后要推行下去了,这样也好,也给百姓家庭增加点收入,毕竟这咱们官府的厂涨工钱,外面的那些作坊的也会随着涨一下。”

“这事情在咱们这里过了,这接下来的难关还是要看各厂的负责人还有各商行,尤其是下面协会,本官不希望因为涨工钱的事情,大家都选择不用女工,一劳永逸,这违背了本官的初衷。”

“是,大人,我等一定会盯紧了的。”

“好,咱们接下来商量一下盐场的事情,孙大人,你来说说吧!”

孙明站起身来,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