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游戏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第284章 第 284 章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284章 第 284 章

作者:应何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3-04 11:36:0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284章

这个四月, 整个宁州都在忙碌,纺织厂,药材厂, 茶叶厂, 和盐场都在加大生产,玻璃厂在烧制精美的各种摆件器具。

谢继宁为首的宁州文官集团则是在做最后的确认, 做最后的准备。

“咱们要做好没有办法得到朝廷的同意的准备, 开海禁一事, 事关重大, 牵扯也多,朝廷有顾虑应有之义。”

见大家兴致勃勃,谢继宁一反之前的画大饼, 展望成功之后的生活的态度,直接的给大家泼冷水。

韩文爵态度坚定, “舅舅一定会同意的,我也写信给我爹娘了, 让他们帮忙说话,反正海禁不开, 不做出一番事业, 我就不回去,我还想率领水师呢, 不想就这么回去。”

文景逸叹了口气, “海禁一事事关重大,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决定的, 万岁爷需要考虑全方面,咱们全力以赴,最后会怎么样, 说不清楚。”

谢继宁笑着说道:“所以咱们要做好一切准备,做好成功的准备,也做好失败的准备,这次文大人进京城给万岁爷贺寿,之后的公事上,一方面,去全力周旋开海禁,一方面,也是将咱们宁州的东西带出去,宣传一下。”

“今年是万岁爷的整寿,必然会大肆庆祝,所以咱们的礼物一定要有新意,一定要有宁州独有的特色,玻璃厂正在烧制物件,咱们宁州的茶叶也很有特色,海产品更是不计其数,各色纺织机都是当世俗一数一的先进,这些都一定能和其他的地方有分出不同,脱颖而出。”

和谢继宁待久了,文景逸也变得务实了,闻言笑着说道:“如此这般,咱们一鸣惊人,到时候咱们这些东西,都能一举成名天下知,就算开不了海禁,也能有销路。”

“万岁爷过万寿,京城的各大商家,各官宦世家,各处的人都会齐聚京城,是最热闹的时候,正好

“嗯嗯,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些年,咱们虽然也有成就,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的人不知道咱们这里,不知道咱们的情况,趁着这次,你想办法好好的宣传一下。”

“对了,万岁爷万寿节要到了,咱们各各行各业的都在准备,这宁州的大小文人,也该忙起来,传令下去,让他们准备贺寿诗、贺寿文,咱们评选一些出来,到时候献给万岁爷。”

谢继宁很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写贺寿诗的风格,先是吹捧一下永安帝的各种功绩,然后就是自己对永安帝的敬仰,在表达敬仰的时候,山川河湖,地方特产,甚至一些地方上独有的气候都能成为诗中的贺礼。

这些诗词,宣扬出去之后,必然会给宁州带来热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州,这点,谢继宁选择不直接说出来,毕竟,在这个时代,写文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是心不诚的,是对永安帝的不敬。

“这事情早就有人行动了,给万岁爷贺寿是大事,大家自然都很积极,宁州日报上面,已经有很多诗作传唱了。”

永安帝上任以来,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尤其是宁州来了一个谢继宁,很多人在尊敬谢继宁的同时,也会将谢继宁的到来,归功于永安帝,毕竟名君贤臣,君主英明,才会有好官。

“多写一些,都发出来,就是遗憾京城没有报纸,不然的话直接在京城的报纸上刊登,这样影响力才大。”

文景逸也点头,遗憾京城没有报纸这样的好物,宁州竹子很多,这些年,官府的推动下,造纸的技术不断的进步,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印刷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改进,报纸的成本降低,在宁州报纸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东西,日常都能见到。

就是在下面的乡里,官方的报纸都会送下去,放在义学,让义学的夫子给大家读,通过这样的方法,告知他们官府的一些政令。

报纸的好处大家都看得见,所以也有一些外地的商人将报纸这样的好东西带到家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限制,报纸在其他地方都发现不利,只是在隔壁福州,还有江浙一带的少数地方有,而且还都只是仅供官宦乡绅人家所看。

“京城各大书局也能发文的,就是对文的要求高,而且这样的文也不能大量的而已。”毕竟是歌功颂德的文章,过度了的话,难免有失文人风骨。

“这文章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咱们再最后一次去看看各种东西准备得怎么样,给万岁爷的礼,丝毫不能出错。”

“大家一起去看看,也趁机休息一下,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等之后大家一起庆功。”

在谢继宁文景逸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纺织厂走去,谢继平带着钱六还吕淑等一干下属上前迎接。

“不必多礼,快起来吧,带我们去看看。”

“是,”

一行人走进纺织厂,只见里面井然有序,工人都在忙碌,“大人,谢厂长不愧的大人的弟弟,经历了动荡,纺织厂能这么快就恢复平静,实在是厉害。”

陈主簿作为一个合格的谢吹,总是能找到不同的角度吹捧一下谢继宁。

谢继宁道:“虽然他能干,但是这纺织厂这般顺利,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几个部长,大家都辛苦了。”

钱六吕淑等人正忐忑不安,听到谢继宁这样说,大家的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心里知道,之前的事情过去了。

之前,相关的人员经过几天的商量,宁州各部门男女、各族同工同酬以及按劳分配正式定下,吕淑等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但是相应的指责质疑也跟着出现,各种言论都在宁州飘荡,如今正是宁州最热闹的时候,关注这事情的人也很多,谢珍珠和谢管彤在宁州日报,其他的人在各书局的报纸上,你来我往,对这件事进行辩驳。

吕淑等几人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这一段时间,几人过得很辛苦,如今,谢继宁的肯定,给了大家力量。

谢继平接着自家大哥的话说道:“尤其是吕部长她们,都很辛苦,这寿礼一事主要就是吕部长她们负责。”

“怎么样了,完成了吗?”

“大哥,你放心,都已经完成了,也检查了好几次了。”

“咱们去看看,”

谢继平带着众人往一个房间走去,把守的侍卫见是几人,才拿上钥匙将门打开,谢继平将遮盖的布罩抬起来,只见一个大大的屏风上面,是一万个寿字。

这些字各种形状的都有,有的字迹饱满圆润,有的则是歪歪扭扭,只能勉强认出的一个寿字。

永安帝在任多年,各种礼物都已经收到过了,要想送得好,就要出新意,谢继宁勉强回忆起来,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片段,从中得到灵感做出这作品。

“这些寿字来自于整个宁州,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万岁爷的子民,这些字,是万岁爷的子民对他最真切的祝福。”

谢继宁轻轻的摸着这上面的字迹,在看到大家的祝福的同时,谢继宁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就,在提出这个设想,大家执行的时候,谢继宁才发现,自己在宁州这几年,做了不少的东西了。

这一万个寿字,除了两个小婴儿是长辈握住手写的,其他的都是本人所写,虽然字迹很一般,但是这其中不少都是扫盲班,或者义学的人,很多都是下面乡村的百姓,这些人能识字,都是官府的政绩。

文景逸惊叹道:“我之前就听过你的设想,没有见到实物,不敢想象他是什么样子的,如今见到这东西,才知道,他是多难得。”

谢继宁骄傲的说道:“这些字迹都是大家从各处收集来的,由纺织厂的女工绣上,这是宁州城送出的最有诚意的作品。”

文景逸道:“看到这些东西,我才知道,咱们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整个宁州竟然有这么多识字的百姓,尤其大部分还是乡里的,还是山间的异族,不认大盛的统治的。”

“我还是有些遗憾,很多是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不然咱们可以直接用他们的文字加入其中。”

就像现代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尊重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信仰。

文景逸赶紧摆手道:“你看不要胡思乱想了,都用汉字,是咱们教化有功,怎么能用他们的,况且,区区小族,文字这样的东西,他们怎么会有。”

谢继宁哑然无语,关于这方面的认知,他和这世界的人都不一样,如今的宁州,虽然因为他的坚持,对族平等对待,但是汉人对畲族瑶族的高高在上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平时雷大娘子在的时候还好,不在的的时候,这种态度就直接表达出来了。

谢继宁不能强硬的改变大家的想法,各族要想获得尊重,需要各族自己努力,自立自强,这样才能获得尊重。

看过了这万字屏风,又看各种云锦,丝绸等东西,虽然屏风是主礼,但是其他的常规的也有,毕竟这些常规的也算是纺织厂商品展示。

从纺织厂出来,大家又依次去玻璃厂,茶叶厂,玩具厂等等各厂仔细的看过,才结束一天的进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