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天地一蜉蝣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而复失

天地一蜉蝣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而复失

作者:蜉蝣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1 13:02: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盛轩屏退左右内侍、宫女,坐在雪晴榻边,想说什么却未开口,只是轻轻拉住雪晴柔荑,脉脉而视。

两人灵犀相通,虽分别许久,仍深知对方心意,雪晴知道是他心中关切,口中却不愿提及,以免让自己思虑伤神。

雪晴淡淡一笑,道:“这些日子在这宫中,每日锦衣玉食,还有灵儿和七七作伴,从未过的如此闲适安逸。”

盛轩伸手帮雪晴理理额前发丝,道:“好好休养,若是觉得宫中闷,我便陪你去郊外游玩。”

雪晴轻轻摇摇头,道:“我在这里过的极好,有空就弹琴读书,甚是逍遥,你朝政繁忙,无需太过牵挂于我。”

盛轩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支木簪,道:“我两人少年相识,两心相悦,彼时贫寒,此时我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却仍身无长物,只有这支木簪乃是母后所传,常带身上,今日便将它送予你,当做信物。”

雪晴立刻嗅到有股清新气味飘来,这气味芬芳却不甜腻,浓郁却不媚俗,吸入鼻中后,身上似乎也清爽了许多。

雪晴嫣然一笑,伸手指了指自己发髻,示意盛轩帮她插上。

盛轩会意,轻轻将木簪插在雪晴头上。

不知不觉,夜色落下,有内侍、宫女进来殿中点灯。

两人又聊了些分别后的经历,雪晴在殿中呆了一天,觉得有些憋闷,盛轩便带她去御花园散心。

御花园中有处人造山丘,上面建着一座凉亭,名冠云亭,是这皇城中,也是这帝都城中的最高处。

两人行至山丘下,盛轩想邀雪晴登亭,雪晴向上望了一眼长长的石头台阶,自知体力难支,笑着摇了摇头。

“忆雪,前面掌灯。”盛轩对后面跟着的贴身小内侍道。

小内侍喏了一声,忙跑到前面照路。

雪晴听盛轩竟将自己的内侍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本觉得可笑,可立即又明白过来,心中十分欢喜。

雪晴正在想着,盛轩来到雪晴身前,蹲下身子,不由分说将雪晴驾到背上,道:“抱紧我,要出发了哦。”

雪晴一惊,瞬间感觉到身下盛轩宽阔强健的后背,嗔怪道:“你都是天子了,怎还如此轻佻?”

“在你面前,我才方是真的我。”盛轩说着,又故意惊讶道,“啊,你说的没错,这几日你果然安逸,这身子都沉了许多。”

雪晴听了,咯咯笑着,粉拳立即往盛轩肩上轻轻砸去。

盛轩也笑道:“嘿嘿,正是那里有些痒,你挠的位置正好。”

雪晴无奈,紧紧抱住盛轩脖子,道:“好好看路,若摔了你这天子,这罪过小女子我可承担不起。”

盛轩又道:“你不是一向自称女侠吗,怎么变小女子了?”

两人斗着嘴,在这石径上前行,雪晴趴在盛轩背上,从未感觉过如此的安全和温暖。

不一会儿,两人行至凉亭,盛轩轻轻将雪晴放下,雪晴取出手帕,帮盛轩拭去额头刚冒出的几滴汗珠。

两人相依,立在亭中,将远处帝都城夜色尽收眼底,清风拂过,周围虫鸣声声,心中无比静谧安宁。

“能如此一直陪着你,此生足矣。哪怕不要这天下,得罪这全天下的人,我亦在所不惜。”盛轩忽然低沉而又坚定道。

“沐无极已被义父杀了,还送来那张纸条,要你以七郡换解药之事,我俱已知晓。孰轻孰重,你切莫糊涂!”雪晴望着盛轩,肃然道。

“都是康叔多嘴,”盛轩面色一变,忽的将雪晴拥入怀中,恳切道:“答应我,再也不要离开我。”

雪晴泪水涌出,默默点头。

天上皓月当空,星辰璀璨,地下万家灯火,炊烟袅袅,两人望着眼前无尽的天地人间,在亭中静静相拥良久。

翌日,盛轩猛的从榻上惊醒,见殿外天色刚擦亮,突然想起昨晚临别时雪晴古怪表情和不舍目光,心中顿时一沉。

他匆匆穿好袍服,便朝毓秀宫而去,推开雪晴所居的殿门,却见殿中榻上空空,桌上放着一张信笺。

他抓起信笺,只见上面写着:盛轩:忽忆游历南滇国时,曾至蛮荒之地,有巫医善用蛊虫,亦可解百毒,便夤夜出发,前去求解毒之法。我必会无恙,你身负天下苍生重任,莫以我为念,若有缘,他日自会再见。

他顿时呆住了,刚相聚短短数日,便又分离,真是天意弄人,不得相守。

苏灵和七七听到动静,也跑了进来,苏灵看了信,便要去找洛羽带羽林卫追人。

盛轩阻止住,道:“罢了,她充做秘谍多年,若不想被我们找到,那便是怎么都找不到的。”

苏灵急切道:“雪晴姐姐身体虚弱,南滇远在千里之外,她真的能找到巫医,治好身上的毒吗?”

盛轩黯然道:“这皆是她宽慰我们的说辞,只是不想在我们眼前毒发逝去,让我们眼睁睁看着,心中难过罢了。”

苏灵和七七瞬间明白过来,眼中皆是泪水。

真的就如此永远失去她了吗?

盛轩呆呆看着空荡荡的榻上,仿佛雪晴仍还坐在那里,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雪晴离去后,盛轩一心于国事,可国事繁杂,只得抓大放小,但他深知,若小事办错,任之自流,千里之堤也将毁于蚁穴。

沐光在天熙帝当政时,任相邦多年,深知大夏民众心态和积弊,派出不少奸细,在七郡各处煽风点火,扰乱民心,还暗中以重金收买一些读书人,抓住某些施政不妥之处,挑拨不明真相的民众闹事生非,意图从内祸乱七郡,好有机可乘。

盛轩心如明镜,乱世用重典,持续整饬吏治,裁撤冗员,提高效率,除御史台外,又设立登闻院,专门受理民告官案件,收集百姓提出的施政建议,限时有理有据回复,但对恶意污蔑、陷害报复的刁民,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他又将各级官吏待遇大幅提升,俸禄优厚,地位尊崇,虽录用及考核严苛,即使是微末小官,都有无数读书人挤破头竞争,一时官场中吸纳不少天下英才。

在这场角力中,终是盛轩以民为本,公正无偏,以不变应万变,抓获奸细无数,揪出不少贪墨欺民和不实心用命的官吏,化危机于无形,保七郡太平。

眼下七郡百姓安居乐业,民心思定,朝堂上容洪带领理政处诸位官员,上传下达,敏锐实干,政局稳定,吏治清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