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断头刀 > 第5章 第六节 洋人

断头刀 第5章 第六节 洋人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5:35:2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进屋后,她见椅子翻倒,慌忙命人将麻三儿扶了起来,便喝令其余恶奴,将六格格吊在后院儿,用皮鞭抽打,给“大爷”出气。成瘸子在旁察言观色,料定这不过就是老鸨子的伎俩罢了,当不得真,于是将手一挥说道:

“且慢动手,休看这妞子脾气火爆,我家小爷却专喜欢她这路脾气,今天我们且将姑娘包下了,少不得你的好处。”

说完,他又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元宝,丢在桌上,即翘起二郎腿,品起茶来。

老鸨子见有了白花花的银子,当即乐得两眼放光,急忙喝住几名恶奴,一面向怀中揣银子,一面在嘴中迎合道:

“呦,您看您说的,咱都是一家人,怎么说出两家话儿来了。其实啊,我也早看出来了,我们家这位姑娘啊,就是和小爷投缘。依我看呐,今晚儿您二位爷就别走了,我们这儿啊还有好多漂亮姑娘呢。待会儿,我给您二位摆桌酒席,把她们都叫来,给您二位唱唱曲儿,晚上再闹个洞房,那可就太有趣儿了!”

说完,她便用坠花儿的袖子挡住一张老脸,吃吃吃地笑起来了。

几个人正在屋中说的热闹,忽然从外面慌张张跑进一个龟奴来,他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地说:

“干娘,咱们县里的老爷,已经陪着洋大人到了门口儿啦,您老赶快出去接接吧。这要是晚了,小人又得挨板子啦!”

听了这番话,老鸨子那充满嬉笑的老脸,立刻僵住了。原来做她们这一行儿的,向来是“一不拒钱,二最怕官”,现如今县官老爷竟陪着洋大人一齐到了,她怎能不怕呢?可当着众人的面儿,老鸨子还想硬撑脸面,只好结结巴巴地说:

“实在,实在是对不住您二位了,只能先请到里间儿去躲躲,我这儿来了大主顾,恕不能奉陪了,求二位爷别生我老婆子的气,往后有了机会,还得照顾我们生意啊。”

说完,她便急冲冲地出了门儿,去接县老爷了。

那么此位县老爷究竟是何许人也?又怎能与洋人勾结在一处呢?这里当需另行交待,且听我慢慢道来。

清末之时,营口设了县制,便有了一位县太爷。海城仅是营口下辖的一个港口城镇,本不应再设七品官了,但海城却又是五口通商口岸,兼设有各国办事机构,自然夷商众多,地位十分特殊。清廷为了便于管理,更为能及时解决各类外夷间的纠纷,便特地在海城设了一个主管官位,品阶亦是七品。一般的百姓自然不懂其中之原委,又没见着惯用的品从执事,只好含混地称他为县老爷,当作自己的父母官。至于那位洋人,来头也是不小的,他本是法国传教士,本名伯纳德·希尔,由于早年曾借传教之名游历过中国,借机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北方官话,故而被法国公使聘为随行秘书,一同到中国来。然而除此以外,他还另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受聘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向中国走私鸦片与枪支弹药。

既然生意做的久了,他便和各地的官员混迹得非常熟络,常用钱买动他们的嘴,为走私生意铺平道路。今日恰好是海城县老爷的生日,夏尔借机送去一千两银子,计划着为下月运输鸦片铺平道路。县老爷见钱眼开,在高兴之余,便想到像夏尔这样的夷人,是不允许携带家眷的,而男女之事又是人之常情,便想着带夏尔去找找乐子。

于是县老爷便叫上了一班如狼似虎的差役,轻车熟路到了郑寡妇家院子。老鸨子乃是开门求财的“客商”,自是不敢怠慢,急忙跌跌撞撞的出门迎接。然而双方一见面,许是她脸上拍的粉太多了,差点儿呛的县老爷喘不上这口儿气儿。县老爷自然是娼门的常客了,平日里净在院子里“办公”,恨不能将整个衙门也搬进来,今儿个又是“人得喜事精神爽”,倒也没怪罪,只是领着人大摇大摆地进了门儿。

待他们到了前厅坐下,只见几名龟奴早领着二十几位姑娘,出门站好,等待挑选。县老爷主随客先,便叫夏尔挑选。夏尔一向自诩是个中国通,见县老爷让他先挑,也不推辞,正欲走上前,挨个看看明白,忽见一位姑娘,恰好挑开帘笼从里间出来,向老鸨子道个万福,说去解手,便匆匆出门而去。她虽然低着头,步履极快,却难掩面赛桃花,粉颈纤腰的俏丽姿容,把个夏尔看得木木痴痴,如坠云里雾中。

眼见姑娘出了门,夏尔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刚才那个姑娘,真漂亮,我就要她了。”

老鸨子知道,这位姑娘已被里屋的两位客商包下了,且付好了银子,岂有反悔之理?然就算借她一百个胆儿,也是不敢开罪洋大人的,况旁边儿还有本县的老爷坐镇厅中,便更不敢造次了。情急之下她只能含混说道:

“今儿个,今儿个不合适啊。我这儿还有好多姑娘呐,您老————”

坐在一旁的县老爷见老鸨子吱唔,当即勃然大怒,别看他办案糊涂,乃是个“马佳”,此时在院子里吓唬女人却是一个顶俩。只见他掌拍桌案,高声喝道:

“呔,胆大的奴才,本官正要按大清律法查没此处,你还敢支吾,差役们何在?”

他的话音刚落,守候在两旁的差役一轰而上,抖开手中锁链,便要拿人。老鸨子一见吓得魂飞魄散,两腿一软,跪在地上,“磕头好似鸡扦碎米”,口中不住地求饶。守侯在外面的几名龟奴,乃是见风使舵的主儿,一见风头不对,急忙将尚未走远的六格格擒住,推搡进了前厅。

书到此时,您一定想问,时方才六格格还与麻三儿巴掌相向,怎的此时又能一声不响的离开呢?她是真去解手,还是另有目的呢?难不成她已认出麻三儿,并知晓他们此行的情由吗?原来,就在麻三儿被从桌子底下扶起之时,六格格便认出他来了,她的性子虽十分高傲,却是个乖觉之人,知道其中必有蹊跷,故而没有当场点破。待屋中仅剩下三人之时,麻三儿便向她诉说了连日来的事情;当六格格听说白爷亲自带人前来营救,自是欢天喜地,至于对麻三儿的记恨,便消减了八分。她本打算找个借口回屋收拾一下东西,却没料到,甫一出门便碰到了夏尔。

六格格再次被推搡进来,虽然惊得花容失色,却如同雨打的芭蕉,更显得娇柔妩媚,楚楚动人。县老爷见夏尔一脸淫相,两只眼在姑娘的胸脯上不停地乱扫,便转头对老鸨子道:

“我看呐!今儿个就这么着吧,这姑娘就是洋大人的了。我呢最讲理不过,赶明儿个你就派人到衙门里那银子去。我是父母官嘛,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亏了不是?”

老鸨子听说,心中暗暗叫苦,暗道:

“这哪儿是照顾生意呀,明摆着是要吃白食嘛。本来今儿个头开张,能要个好价钱,却让这帮孙子给搅了。”

您别看她的心中如此想,脸上却丝毫也不敢带出来。只见她两眼一转,双眉一挑,扭着象水桶一样的粗腰道:

“哎呦呦,您老这是哪儿的话呀,今儿个我们这位姑娘能陪上洋大人,可是我们这儿沾了光喽。能用您老的面子开头张,那是我们家的福分呐。甭说银子,赶明个我还要带着姑娘们登门拜谢呐。”

几句话说完,她见县老爷面露喜色,便想着能趁热打铁,巴结巴结这位“父母官”。于是就走上前去,想逼迫六格格就范。然而此时,里屋的门帘儿突然被人挑开,麻三儿与成瘸子,一先一后走了出来。

本来二人在里间屋坐得还算踏实,一边品茶,一边商量着下一步的举动。据成瘸子推测,只要再过一会儿,白爷便能用王府的牌子调来本地兵勇,到那时他们只要亮明了身份,便能将六格格带走了。如此一来麻三儿就算是报答了白爷的照管之恩,于老王爷那儿,也能看在此次功劳的份儿上,将仇怨一笔勾销了。倘或他老人家高兴,指不定还有一笔赏赐,到那时真可谓皆大欢喜了。

两个人正在屋中说的高兴,突觉外头的动静有些不对,坐在门边的成瘸子,将手稍稍掀起门帘,见一个洋人正与六格格纠缠,便向麻三儿使了个眼色。麻三儿会意,急忙走到门边,借着缝隙向外偷看,见老鸨子正对六格格推推搡搡,想要逼她就范,知道事不宜迟,急忙手挑帘笼,到了前厅。

此时夏尔已经以右手揪住了六格格的衣袖,正要上前搂抱,他生得金发碧眼,在屋内颇为扎眼,麻三儿见洋人胆敢侮辱自己的“姐妹”,便想起大街之上,那些洋人趾高气扬,一副张狂气焰,不由得火往上撞。他心中暗想:尔等洋人凭什么到我大清的土地上逞威风,官家不敢管,老子却偏要管。想到这儿,他抢步上前,以左手一掸洋人的手腕子,趁着夏尔低头看手的功夫,猛地翻过右手背,照准洋人的太阳穴狠狠抽了一下。这招叫做“反背花”,又叫“阴阳手”,是麻三儿从七爷那里学来的绝技,此招来去如风,将满屋的人都给看傻了。夏尔被打得脑中嗡嗡作响,自觉眼前一阵发黑,亏得他平日里习练拳击,这才没有立刻昏倒。

作为走私贩货的行家,夏尔的手头多少是有些准备的,为了防身,他贴身藏有手枪。那个时候,可没有现代的自动手枪,只有靠手指扳动才能旋转的单动左轮枪,弹仓内也没有成型的子弹,需要预先在一侧推入弹丸,再依次推进发射药包,满填一次竟需要两刻钟的时间,即便如此繁琐,此类火器在腐朽落寞的清军看来,已经是幻术一般的存在了。

夏尔猛挨了一下,情知碰上了中国的练家子。他知道若论拳脚自己绝不是对手,便不做挣扎,只是借着低头的功夫,猛然从腰间拔出了手枪。麻三儿对于手枪却是闻所未闻,他见洋人突然掏出了一块黑不溜秋的铁疙瘩,拿它对着自己,心中却有些好笑。夏尔见麻三儿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竟然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便知道眼前这位定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他仗着有法国公使和清廷的贪官污吏撑腰,自是有恃无恐,便圆睁双眼,目露凶光,向着麻三儿就要开火儿。

就在此千钧一发之时,忽从门外跃进一个人影儿,众人还未看清他的相貌,却听来人断喝一声:“住手!”。这一声,中气十足,声如洪钟,振得屋中人双耳皆嗡嗡作响;夏尔正在全神贯注间,冷不丁受了惊吓,手一哆嗦,便将枪口下意识的指向了来人。紧接着便是一声巨响,厅中硝烟弥漫,走了火儿的弹丸正中来人的左肩。

彼时的手枪,虽然笨重,威力却不容小觑,加之距离又近,哪怕功夫再高也难躲开。此一枪,几乎将来人打了个跟头,但他咬紧牙关,力扎双脚,并未哼出一声。屋内的枪声犹然在耳,屋外却已拥进几十名兵勇来,不由分说,将夏尔连同县老爷一并捆绑起来。县老爷仗着身居官位,尤待挣扎,忽见门外走进一位将官,他头戴铁盔,身穿棉甲,腰悬佩刀,刀柄正中镶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碧绿翡翠,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大内之物。他定身站于大厅正中,犹如一座黑铁塔,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再往此人的脸上看,生得红目虬髯,眉宇间不怒自威,暗含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足使人望而生畏。若问此位是谁,不是别人,正是驻营口绿营游击将军,纳伦阿。他原是赫哲族人,因生性耿直,又武艺出众,带兵以来深得拥戴,大家伙儿闲常时都不称呼他的官名,而是呼他作“虬髯客”,拿他比作古时的江湖豪侠,足见其威望之高;至于那位当先冲进来救了麻三儿一命的人,正是白七爷。

他二人本就是同门师兄弟,七爷在此次微服出行之前,便差人给纳伦阿送了口信儿。在寻到海城的一路之上,二人之间始终飞马传书不绝。今天早上,纳伦阿亲自带领百名亲兵,恰好赶到海城与七爷会和,二人本计划要去一同解救六格格,但七爷担心人手儿不足,便让师兄再去抽调二百精兵,故而纳伦阿晚到了一步,待他赶到之时,七爷已被火枪所伤。见此情形,纳伦阿一面命人飞马去请医官前来抢救,一面用刚赁来的一乘暖轿,将六格格悄悄送至附近的一所宅院之中,保护起来。到了最后,他才将院中的一干人犯,统统五花大绑,押回了衙门。

那位县老爷却被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并不知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事儿,但虬髯客乃是从三品官阶,比他高着好大一截儿,故而不敢开口相问。待众人进了衙门,县老爷便跟着松了口气儿,他原以为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终究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直到他听说,方才在院中被调戏的姑娘,乃是从奉天王府中出逃的格格时,立刻被吓得软作一摊泥,人事不醒了。

纳伦阿也不与他多费唇舌,只是连夜命人将他装入站笼,押去了奉天。至于夏尔,因他牵扯洋务,故而未敢动刑,只是暂时看管了起来,欲待明日解送至涉外衙门发落。然法、英两国公使在听说了消息之后,连夜派人前来交涉,纳伦阿知道目下朝廷软弱,但凡沾个“洋”字,便避之唯恐不及,只得飞马呈报奉天将军,在得到了将军的口谕之后,便释放了夏尔。在与白爷的交谈中纳伦阿也知道了麻三儿,对这个小机灵鬼儿敢于夜擒郝三青,更是赞不绝口,今日既见了面,也不为难他们,当即开了后门,将他二人放了。就在麻三儿与成瘸子赶回下处的时候,便有一名戈什哈寻上门来,将七爷早已准备好的银票交给了他们,并带来了白爷的口信儿,嘱咐他们远走高飞,莫让王爷知道了下落。

麻三儿此次再见七爷,本欲继续追随左右,不料事与愿违,也只能含泪应允。待戈什哈走后,二人急急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用兑换的散碎银子买了两匹好马,趁天色未明,急抄小路避过了关卡,直奔吉林前去避难。

不料此一去正是那“两条鱼儿脱网困,祸福相依一齐来”。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