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 第247章 震惊的南宋,背盟弃约?

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247章 震惊的南宋,背盟弃约?

作者:清闲自在时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7:21:0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官升一级只是张勇给他们的最低保障,只要能够成功攻略川蜀,这几个人张勇都可以重用。

川蜀之地从关中攻下之后,想要从南方再进入,是极其困难的。

因为只有一条荆州襄阳道,只要守住这条要道,南宋基本上可以说和川蜀之地说拜拜了。

南宋之所以这么想要打下关中之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川蜀之地和南宋的联系只有一条要道。

而张勇所坐镇的关中之地,要进入川蜀地区的话,有好几条道可以走。

几个降将给张勇划出了一套详细的入川路线图,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带路党。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张勇开始调集兵力,首先那一万的牧民骑兵部队要跟随,川蜀之地虽然道路难走,但大规模骑兵也不是说不能进入,骑兵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

就比如原本历史当中的拖雷,直接冲出大散关,数万骑兵杀入川蜀之地。

要不是因为主要战略目标是为了毁灭金国?拖雷带领的这支军队,完全可以打下当时的川蜀之地。

而拖雷带领的这支军队,有大量的骑兵在里面。

除了这一万牧民骑兵之外,张勇的三千铁骑也是随军出战。除此之外,又点了两万在关中之地招募的步兵。

加上之前投降的两万多宋军,一共五万四千余人在短短三天之内就集合完毕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大量的战争物资,张勇这几年在关中之地储存的炸药包,还有那十二门没良心大炮也被随军携带。

除此之外,又从京兆府当中支取了足足十万石的粮草,这些粮草够这五万大军使用半年多以上。

投降的两万宋军,基本上就是运粮队充当民夫的角色。

他们不是战斗人员。

张勇这边也给窝阔台写了一封书信告诉窝阔台,最多两个月,自己就会拿下整个川蜀之地,然后北上前去和他会合。

从拿下潼关,到解决掉盘踞在关中之地的十几万宋军,仅仅只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战略目标,仅仅休整了三天时间。

之后张勇就马不停蹄的带领大军,直接杀入了川蜀之地,而此时的大宋朝廷才刚刚收到战报。

但这并不是南宋大军全军覆没的战报,而是一份来自潼关的战报,刚刚接到这个战报的时候。

赵昀和史弥远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将战报仔仔细细的阅读了几遍之后。

才确认是真的,金国人居然仅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将战略意义重要到极点的潼关给丢了。

这状况可让他们大宋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南宋之前支援过去的三万大军根本不够看,在潼关之地丢了,这三万大军,配合剩下的金兵,也就十万出头,根本就挡不住蒙古大军。

“官家,我们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吧!”史弥远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原来都是金国、辽国、西夏嫌他们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太弱,现在这倒好,你金国居然先把潼关给丢了。

这要是换成我大宋军队来守潼关,蒙古人就算苦战十年都别想攻下来。

“爱卿,你说的是立刻召集文武百官上殿议事。”宋皇赵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大宋这一次和金国的联盟,可以说是得罪了很多民间文人学子。因为大宋和金国是世仇。

现在两家结盟,在那些文人墨客、学子,甚至普通百姓看来,都是极其下作的行为。

因为大宋和金国联盟,致使民间哀声怨道,普通的百姓都在大骂朝中大臣。

说他们把持朝政,愚弄天子,竟然和我大宋的死敌金国结盟。

丢掉了大宋朝的脸面,难道当今的天子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忘记了当年靖康之耻有多惨吗?

这段时间,他这个大宋的皇帝,还有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是顶着巨大压力的,而顶着这个巨大压力,就是为了将关中之地收回来。

现在金国人居然将这么重要的潼关给丢掉了!也就是说他们大宋和金国一起围攻整个蒙古的事情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了。

现在远征在外的那支宋军,完完全全就成了一支孤军。若是蒙古大军此时。掉头回转,那这十五万大军恐怕就危险了。

而且还有和金国结盟的事情,金国求援的事情,这一桩桩,一件件,自己都得处理。

很快满朝的文武百官就被召集到了皇宫之中。

“诸位爱卿,此次招你等前来,是有一件事要告诉伱们,就在昨天中午的时候,一封战报送了过来现在整个潼关已经失守,二十多万蒙古大军已经杀入了金国腹地之中。”史弥远将前线传来的战报告诉了满朝的文武百官。

听到这话的南宋文武百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没有搞错!这开战还不到一个月呢

你们就将如此重要的关卡给丢掉了?

金国的军队不是战力很强吗?还吹嘘说可以和蒙古打的有来有回。

“岂有此理?这,这金国人怎能如此懦弱,竟然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潼关之地给丢了?”

“我大宋的将士们还在前线浴血奋战,进攻关中之地,没想到金国人率先顶不住。”

“官家!现在潼关丢了,那关中之地的大军怎么办?让他们留在那边太危险了,不如将他们撤回吧!”一位二品武将开口说道。

“朕也有此意,现在那十几万大军在关中之地,如果蒙古大军若是掉头杀来,他们就危险了。”赵昀点了点头说道。

这和他之前在御书房当中和史弥远商量的结果一样,都是将这支大军撤回来,然后全力防御川蜀之地。

“现在将他们撤回来,让他们先在川蜀之地驻扎,这样可以威胁蒙古人,也可以牵制一部分蒙古人的力量。或许可以给金国争取一口喘息之机。”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传旨!命赵范立刻率军撤回官署之地,然后在川蜀之地组织防御。”在得到文武百官的同意之后,赵昀立刻拟了一道圣旨,就打算送到关中的前线之中,将自己的大军招回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要与诸位商量,现在金国潼关被破,可以说是门户大开,已经没有天险可以防守蒙古人了。

他们一定会向我们再一次请求派兵支援的,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我们是派兵支援还是不派呢?若是要派,派多少人去合适?”赵昀开口问道。

按照自己的估计,金国方面的使者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而使者这次来的目的,很显然是请求大宋再一次出兵相助的。

而且这一次金国索要的兵力肯定不会少,毕竟蒙古人可是足足有二十多万。

“官家!我们不能再派兵援助了,之前调动十五万大军,又支援给金国三万精兵。

无论是军事人员的调动,还是粮草兵器之类的东西,我们现在都消耗的很大,哪里有库存的钱粮再一次派出数万大军远征呢?”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之前支援西夏的战败,他们南宋刚刚恢复一点点元气,紧接着就要支援金国。

本来想着夺取关中之地。振奋一下国内的民心,鼓舞一下士气的。

要不然,他们大宋怎么可能会和金国结盟?

跟金国结盟,不就是为了取得关中之地吗?

现在关中之地根本捞不到了。

任何成效好处都没拿得到,再派人去支援金国,他们大宋又不傻。

“官家微臣觉得应该派出一些援兵,至少两到三万人前去支援一下金国,金国不能被蒙古所灭,不然我们大宋就要直面蒙古了。”一位武将站出来,开口说道。

现在这个情况,怎么能够省着国库里那点儿钱呐?这已经到了国家危难的时期了,唇亡齿寒啊。

若是金国真的被蒙古所灭,他们大宋和蒙古就没有任何的缓冲带,版图直接就接上了。

而和蒙古接壤的国家是什么下场?西边的,东边的,南边的都是被打得一塌糊涂,甚至西域崛起的大国花剌子模都被蒙古数年攻灭。

难道他们南宋能好到哪里去吗?到时候战争带来的损失更加巨大,还不如让金国继续苟延残喘,为他们大宋抵挡蒙古人。

“是啊,官家还有诸位大人,我们绝对不能让金国被蒙古所灭。现在我们两国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结成了同盟。

那就一定要全力支持金国才可以,甚至那十几万大军都要时不时的,袭击一下关中之地,减轻一些经过的压力。”另一位武将起身开口说道。

“金国和我大宋乃是世仇死敌这一次我们帮他们,民间已经是一片哀声怨道了,若再进行大规模支援,甚至搜刮民间的民脂民膏,搞不好会引起民愤。”一位姓李的二品文官开口说道。

“李大人说的对,这一次,是金国人自己不争气,将天险潼关给丢了,关我大宋什么事情?”

“他们金国人自己不争气罢了。”

“诸位!金国虽然和我们是世仇,也是死敌,但蒙古人更加可怕,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当年的辽国不就是今天的金国吗?”一位文官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此乃唇亡齿寒之事,我等要支援金国。”一位大臣开口说道。

朝堂之上,文武官员的意见极其的不统一,大部分文官支持不再支援金国,而是坐山观虎斗。

而一小部分文官和大部分武将则是站在了一起,同意继续支援金国。

就在大宋朝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吵的不敢开交之时。

一个使者骑着快马,已经匆匆的进入了城中。

一边跑一边大喊着八百里里加急战报,冲向了皇宫。

“八百里加急战报!八百里里加急战报!所有人都让开,我要面见天子。”骑在马上的传信官一路飞奔到了皇宫门口。

之后被禁卫军带着来到了朝堂之上。

“有何战报,速速呈上来。”史弥远说道。

信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手拿着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然后跪在一边不敢言语。

因为他带来的战报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是一个坏到极点的消息。

史弥远打开了信件,在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

顿时眼睛瞪老大是整个身体都开始颤抖了起来,在大殿之上摇摇晃晃,差点都没站住,还好被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给扶住了。

“爱卿!到底出了什么事,何至于如此失态?”赵昀眼见史弥远的模样极其不对,一脸担心的开口问道。

“官,官家!大大事不好啊!这份战报是前线的卢监军传回来的,我大宋十五万大军,被蒙古在关中击败了。

统军的赵范兵败生死被杀,如今他收拢了残兵,还不到三万人,现在正在汉中之地驻扎。”史弥远声音略微颤抖的开口说道。

原来,原来被打的不止是金国,蒙古人在攻破潼关的同一时间,居然居然也击败了他们派出去远征关中的大军。

“什么!爱卿!你,你跟朕开玩笑呢对吧!你跟朕开玩笑呢?”赵昀身体都有一些颤抖,颤颤巍巍的看着史弥远开口说道。

下面的晚朝文武百官此时也是鸦雀无声,无人敢说话,都被这个消息震的天暗地。

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主将赵范被杀,刘姓监军收拢下来的残部居然还不到三万人,这,这怎么可能?

“不会吧,这可是十五万大军啊,蒙古人不是刚刚攻破了潼关,杀入了金国腹地吗?这怎么可能又杀回关中呢?”

“就算是蒙古大军调转枪头,但十五万大军,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被歼灭,这也太离谱了吧?”

“莫不是蒙古人都是天兵天将,难道会飞不成?

刚刚攻破潼关,转头就打败了我们南宋在关中的军队?”一帮大臣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刚刚他们还在看金国人的笑话,嘲笑金国人战斗力极弱。

没想到转头报应就来了,金国人被攻破潼关,损失了几万人,但他们大宋却是远征军全军覆没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爱卿你给我详细说说。”赵昀身体颤抖的从自己的龙椅上走了下来,看着史弥远,开口问道。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

这十五万大军若是灰飞烟灭,那么整个川蜀之地可以说是门户大开呀,要是川蜀之地丢了,那可如何是好!

“陛下!潼关沦陷的消息,那支远征军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主帅赵范就立刻撤军了,但蒙古数万铁骑倾巢而出,沿途追杀,使用火攻,结果导致我军大败。

赵范赵将军留断后,结果战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卢监军带领三千骑兵,外加两万多的步兵逃了出来,现在在汉中之地驻扎。”史弥远开口说道。

“这可是十几万大军啊!怎么可能就被几万蒙古人给击败了吗?

若击败他们的是二十多万蒙古大军,那朕还能理解,但区区数万铁骑就将他们打败,这怎么可能?”赵昀说道。

“官家!您有所不知啊!我大宋的军队多是步兵,这十五万大军里面的骑兵总数还不到四千人,只有三千七百多。

别说是五六万铁骑了,就算是三万铁骑,也可以冲杀十万步兵。”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他们大宋偏安于南方,现在军中可谓是极其的缺马,真正的战马根本都没有多少,全国满打满算,骑兵都凑不到两万。

而蒙古大军背靠草原,战马充沛,骑兵可以说是远胜于大宋。

若是防守守城战,那么他们大宋确实占优,凭借着高耸的城墙,外加火石炮、震天炮,还有各种守城器械。自然不会落入下风。

但若在外野战,那么步兵就完全不是骑兵的对手了。

“快!立刻传旨,让卢监军坚守汉中之地,总管川蜀防务,一定一定不能让蒙古人夺下川蜀之地。

川蜀之地乃产粮重地,绝对不容有失,立刻调集三万兵马前往川蜀之地支援。”赵昀立刻开口说道。

“官家!调集三万大军,再给他们配发粮草,出发最少也要半个月时间。”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希望这卢监军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能够坚守的住汉中,若是汉中被破,那么整个川蜀之地就危险了。

“官家!我们不如撕破和金国的盟约,转而和蒙古结盟,和蒙古一起攻打金国。”就在这时,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若能和蒙古结盟,那么蒙古人就没理由再攻打川蜀之地了,而他们则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前去进攻金国人的地盘。

将中原一带的地区收回来一部分,反正关中之地拿不到了,怎么样也得从金国人手上再抠下来一块肉。

与其让蒙古成功灭掉金国,占据中原,倒不如和蒙古联手。

更何况,现在有三万宋军可是在金国境内的,只要一声令下,这三万大军就立刻可以和蒙古结盟。

转过头来,调转枪口,进攻金国人。

大宋在帮助金国,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倒不如和蒙古联盟一起覆灭金国,然后取一些中原之地。

背弃盟约,联合蒙古攻打金国!

这话将满朝文武震的里郊外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