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 第248章 联蒙灭金,先骗,咳咳先稳住金国

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248章 联蒙灭金,先骗,咳咳先稳住金国

作者:清闲自在时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7:21:02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联合蒙古攻打金国,夺取中原一带的土地,这想法他们之前是真没想到啊!

不过!这确实给南宋的满朝文武百官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对呀!反正现在金国已经完蛋了。

他们大宋干嘛陪着金国一起死,甚至玩儿了命的救金国呢?落井下石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好不好?

之前联合金国,只不过是他们大宋想要取得整个关中之地,想让金国拖延一下蒙古。

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金国人的潼关被蒙古人攻破了,他们大宋的军队也被蒙古人给歼灭了。

现在这种情况,让大宋再纠集十几万大军前去救援金国根本不现实,大宋也抽不出这么多兵。

若是抽出这么多兵力送到金国去,他们的步兵还是被蒙古的骑兵克制。

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任何好处。但联合蒙古进攻金国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狠狠的从金国身上咬一块肉下来,还可以一报当年靖康之耻的血仇。

收复中原的一些地区,还报了靖康之耻的血仇,对于接连战败的大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民间也会一片欢声鼓舞。

“官家鲁大人此计甚妙啊!金国丢失了潼关,本就属于背信弃义了。

当初我们的约定是金国在潼关之地拖住蒙古大军,而我大宋派出大军前去攻打关中,前后夹击蒙古的。

但现在,正是因为金国人丢失了潼关,这才导致那位关中王可以腾出手来打败了我军,这一切的错都要怪在金国人头上。

我们现在若是和蒙古联盟。那么也不算背信弃义,我们和金国本就是死仇。”一位文官立刻上前开口说道。

“官家!此次是金国有错在先,若他们不丢潼关,我们在关中的大军也不会战败,被人全歼。”

“对对对,是金国背盟在先,我们还派了三万大军前去支援金国呢!我大宋已经仁至义尽,是他金国人自己不争气。”

一时之间,满朝的文官都发出了赞同的声音,仿佛他们大宋战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蒙古人攻破了金国潼关。

要不是你们丢掉了潼关,蒙古大军怎么可能调转枪头,前来攻击我们进攻关中的远征军呢?

这一切都是你们金国人的错。

“鲁大人!此事怕是有所不妥吧。蒙古和我们刚刚交战过两次,而且都是我们主动攻击的蒙古,现在潼关已经被攻破,蒙古人凭什么要和我们和谈呢?”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这帮文臣的脑袋里装的都是大便吗?你们到底在想什么?这种情况下,蒙古占据绝对的优势。

若我大宋不全力帮助金国,那么灭金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凭什么要和我们大宋结盟呢?人家一个人独享胜利果实不好吗?

而且之前的西夏,还有关中之地两场大战,蒙古人应该已经摸清了他们大宋的真实战斗力。

那就更加不可能答应他们大宋联盟的条件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他们这些武将心里是清楚的。

真正想为国卖命的又有几个人呢?

此话一出,顿时犹如一盆凉水一样,浇在了这帮兴奋无比的文官脸上。

是啊!蒙古人凭什么要和他们大宋联合呢!

自己一个人独享整个金国的土地不好吗?

“蒙古人毕竟不善于管理,占据了中原之地。

也不怎么会发展,我们可以提出每年向蒙古人支付大量的岁币,就和之前对于金国支付岁币一样。

蒙古只要愿意和我大宋联合,让我大宋夺取一些中原土地,那么我们就可以向蒙古给钱岁币。”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这些北方蛮子,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钱财而已,只要钱财给到位,那么什么事情都好说。

“蒙古人怕是不会要岁币,蒙古人是想要我大宋彻底臣服于他。”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蒙古人,和之前的辽国还有金国都不一样,他们的目标是彻彻底底的征服,而不是说让伱献上什么岁币。

“只是表面上称臣而已,之前我大宋也向金国称臣百年,向蒙古称臣又有何妨?”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可不是吗?

当年在丢失掉中原之地,岳飞冤死之后,他们大宋也向金国称臣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蒙古崛起,对金国展开凶猛的攻势,他们大宋才断掉了岁币,不再向金国称臣。

到时候,对于内部的一些百姓,大宋的宣称,两国关系是平等的。

只不过是用些许的钱财,打发了一下草原蛮子,不起战乱而已。

“蒙古人是不会接受的,若之前我们没有援助西夏,援助金国,和蒙古发生战斗,那还好说,现在根本不可能。”一位武将说道。

两国已经发生了战斗,他们大宋损兵十几万以上,双方民间的一些势力都不可能会答应结盟的。

“成与不成,我们也要先试试,总不能吊死在金国这辆马车之上吧?

而且,此计若是成了,就可以让蒙古人从川蜀之地退兵,不再进攻川蜀之地,川蜀之围也可以解除。”刚刚提议的文官开口说道。

和蒙古结盟,最关键的就是让蒙古不要再进攻川蜀之地,现在川蜀之地的守卫相当的薄弱。

若是将川蜀之地也丢掉,以他们大宋现在的实力,是根本没能力夺回的。

毕竟南方入川的道路只有一条,而关中入川的道路却有好几条。

“既然如此,那就先派出一位使者前去和蒙古接触一下,带上一些礼品。

就说我大宋之前,只是因为盟约原因才,出兵帮助西夏和金国的,并不是想和蒙古为敌。

若蒙古愿意,我两国可以结为同盟。”赵昀开口说道。

经历了一番思量之后,这位南宋的皇帝,还是做出了和蒙古结盟的打算。

“官家,若您决意和蒙古人进行联盟,我们也得做两手准备才可以。”一位武将说道。

既然满朝的文武大臣还有天子都已经发话了。

那么他们这些武将也不好再说什么,既然如此,那就尽量促成这件事,或者做一点提前的防御手段吧!

“爱卿有话请说!”赵昀开口说道。

“官家!首先我们和蒙古联盟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让金国知道,金国的使臣来了之后。

您还是要热情的招待一下,然后还要答应他们的求援请求,就说会组织一支军队前去帮忙,然后先派出两万人去支援他们。

再带一份密旨,给正在金国前线的将领,将这两万军队的统帅权也告诉他,凑齐五万大军。

若蒙古人愿意联盟,那么这5万大军就和蒙古人一起攻打金国,能夺取多少中原土地就夺取多少。

若是蒙古人不愿意联盟,在金国大势已去之后。

这些人也可以退守到边界地区,夺取一些城池,筑起城防,来抵御蒙古。”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现在在金国作战的是孟珙将军,此人带兵打仗,天赋极强,是这次统军的主帅,若能和蒙古进行联盟。

就让孟珙带着这五万大军,夺取金国人的领土,即使联盟无法凑成,那也要夺取一些战略缓冲地带,防止蒙古南下。

“许将军说的对,我等确实应该做好两手准备。

若蒙古人不愿意联盟,那么我们也可以趁着金国被灭的时候夺取一些土地。”一位大宋文官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做两手准备是好的,毕竟,万一蒙古人真的头铁,完全不接受他们大宋的任何和谈条件,那么到时候还得一战。

“准卿所奏,立刻秘密派出一位使节,携带一份密旨,前去面见前线的孟将军。”赵昀说道。

南宋这一次的朝会进行的非常秘密,所谈论的内容也就只有在场的文武百官知道,因为这件事还要瞒住金国人才行。

数日之后,金国的使者来到了南宋都城,并且被宋皇召见。

刚一见面的金国使臣没有说多余的话,对着大宋的皇帝拜了一下,然后就开口说道。:

“大宋天子,我金国的天子,希望我们两国能够摒弃前嫌,共同抗击蒙古人,请您再派出至少二十万大军支援我们金国。”

现在金国真的是太难了,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就只有一个汉人武将五仙。

和移剌蒲阿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都不在了。

但即使将领再能打,手底下没有兵也是不行的。

他们大金国现在能凑出来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就八万多人,这点人根本挡不住二十多万蒙古铁骑。

现在南宋必须再派出援军才可以。

“金国使节,你可知因为你金国没有守住潼关之地,致使蒙古大军调转枪头回去攻打了我们进入关中的大军,致使我关中大军战败。”赵昀开口说道。

“大宋天子,此事怪得了我金国吗?

蒙古的二十多万主力部队全部都在攻打我金国。

我潼关守军只有区区三万,却要抵挡二十多万蒙古大军。

你们大宋整整十几天,一点动作都没有,完全没有按照约定攻下临洮府,切断蒙古人的后路。

打你们的军队,也只是一支偏师,人数只有五万,还有一些关中王的私人军队而已。

人数总共也就七八万人,还不到十万,结果却打败了你们十五万大军。”金国使者十分鄙夷的看了宋朝皇帝一眼,开口说道。

是,没错!我们金国确实没在潼关坚守多长时间,连半个月都不到。

但你们大宋就取得了什么辉煌的战果吗?打一个小小的临洮府,十几万大军居然没打下来。

而且蒙古在攻破潼关之后,主力大军可是没有返回,而是直接攻入了我金国腹地,去打你们的也就是关中王的军队和一支蒙古偏师而已。

即使是这样,你们都战败了。

甚至连拖住蒙古人都没拖住,现在那只偏师已经和主力汇合一起攻打我金国,你们大宋还好意思提这件事?

“贵使稍安勿躁,既然你也知晓。

我们在关中之地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国内自然没有充足的兵力前去支援。

不过,咬咬牙关也可以派出两万援军先和使者前去。

需要贵国再抵挡蒙古一段时日。等我大宋在国内调集军队,好前去北上支援。”赵昀开口说道。

大宋还要金国人继续抗击蒙古人,因为金国人打的越凶,蒙古人就越有概率和他们大宋结盟,所以先稳住这个使者吧!

听到这话,金国的使者十分的惊讶。

按理说,你们大宋的满朝文武,甚至你这个皇帝,不应该也说几句话吗?怎么这么快就认怂了呢?有点儿不合常理啊!

他原本还有一肚子,回怼大宋天子的话都还没说出口呢!这大宋皇帝就让他先稍安勿躁了。

不过能带回去两万援军,也是好的。现在大宋的处境他们也知道,十几万大军被灭。

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凑出一支新的大军来,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两万大军总比没有好。

“我代陛下,多谢大宋天子了,愿我两国永结同盟,不知贵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集合大军北上支援?”金国使节对着大宋天子赵昀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问道。

“快则一年,慢则两年。”站在赵昀身边的史弥远开口说道。

“什么!竟然要一年时间!大宋天子,一年时间我们金国早就被蒙古灭国了。

到时候你们大宋就要直面蒙古铁骑了,最多三个月,三个月之内还请大宋务必出兵援助我大金。”金国使者开口说道。

“使者稍安勿躁,现在已经进入了四五月天,还有两个月时间就到了最炎热的天气,到时候中原地区十分的炎热。

蒙古大军不喜炎热的天气作战,到时候一定会退回草原避暑,到时候我们双方都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而冬天的时候。却不利于骑兵大规模作战,你金国可以凭借冬天的天寒地冻,拖延蒙古大军。

等到明年开春之时,我大宋的援军就能凑齐了。”赵昀开口说道。

“七八月份确实天气炎热,但也就只有两三个月而已。

这两三个月,蒙古大军确实会惧怕炎热,但冬天的时候,蒙古人可不会停下进攻。

蒙古人极其擅长在冬天作战,冬天反而更适合他们。”金国使者开口说道。

对别的军队来说,冬天是一个巨大的制约,但对于蒙古人来说,却是天然的优势啊!

“你金国有坚城高墙,难道还守不住蒙古人吗?不要出城和他们打野战不就好了吗?”史弥远说道。

“蒙古人有一种新式武器,在攻城战时无广不利,名曰飞雷筒。

也正是因为这种叫做飞雷筒的武器,才致使我金国大军战败的。

现在的蒙古大军。比几年前要强大了不少。而且更加善于攻城作战了。”金国使者开口说道。

蒙古人的新式武器,难道你们大宋一点情报都没有吗?他们金国得到的确切情报。

这种叫做飞雷筒大炮的东西,应该是参考了你们大宋的火石炮或者震天炮改良出来的,你们大宋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官家,之前的战报里倒是有提过这种武器,但在野战的时候不是太好使。

蒙古人只是放了两炮就用不了了,这玩意需要挖一个大坑,然后埋在土里才可以发射,攻城战的话倒是非常的好用。”史弥远说道。

这种武器也给了他们大宋一个启发,毕竟他们大宋是最先玩出火器的,现在一些大宋的火器工匠。

也开始参考这种叫做飞雷筒的东西进行一些仿制了。

但现在进展比较缓慢,这玩意投入战斗的时间毕竟很短,只是见过听说过,却没有真正得到过。

这种东西若想成功仿制出来,还需要缴获一些成品,这些工匠才有可能防制。

“贵使须知,我大宋连年征战,已经损兵折将。

短时间内真的凑不出人马了,最早明年开春的时候,可以武装出来一支大军前去支援,你们现在只有两万军队。”赵昀说道。

双方又是进行了一波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各退一步,大宋答应在入冬的时候。

如果蒙古大军继续攻打金国,那么就会在派出五万大军,凑齐十万大军,一起帮助金国抵抗蒙古。

如此才打发走了金国的使者,而另外一个大宋的特使,则是秘密北上,几天之后,来到了正在前线的窝阔台驻军之处。

“大汗!大宋的使者前来求见。”

“哦!南方宋国的使者!哼!他们刚刚派人偷袭了我们,转手就派来使者,这是什么意思?”窝阔台冷哼了一声说道。

“大汗!毕竟是前来拜见的使者,我们先招他进来,然后听听他想说什么吧!”耶律楚才开口说道。

“嗯!你像那个南方宋国的使者,带到我的营帐之中,我现在就接见他。”窝阔台思考了片刻,开口说道。

不一会功夫,大宋的使者就被带到了窝阔台的单独军帐。

“外臣拜见蒙古大汗。”南宋使者十分恭敬的开口说道。

“闲话不必多说,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窝阔台摆了摆手,开口问道。

“窝阔台汗!我大宋想和你蒙古化干戈为玉帛,两国共结同盟,一起攻打金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