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24章 尽知天下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24章 尽知天下事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这也正常,王文龙点点头问道:“哪家商人不愿意参与?”

杨天生道:“海澄人李锦,这厮原本不过是一个山客,这两年在外洋跟人做生意,着实生发起来,在走西洋的客人中说话挺有份量。”

王文龙闻言就颇为不屑说道:“李锦李兴浦么?他有这想法倒也正常。”

杨天生好奇道:“建阳公也知道这李锦的名字?”

这人王文龙倒真有印象,属于万历年间的中国奇人之一。

李锦是漳州海澄县人,出生贫寒,自小外出经商,现在定居于北大年苏丹国。他早年的经历不为人所知,但是可以确定他长期跟荷兰人混,精通荷兰语,在各国历史中都留下丰富记载。

李锦是已知明代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人,去年他乘坐米德堡公司的商船抵达荷兰,并在那里受洗成为基督徒。

这厮至此之后就跟荷兰人混,几年之后帮助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一舰队司令韦麻郎攻打澳门,荷兰人攻击澳门没有成功,他又建议韦麻郎占领澎湖列岛作为荷兰殖民地,为之进行策划入侵澎湖,他还帮荷兰人到福建贿赂高宷,试图让大明同意荷兰人在澎湖设立殖民地。

荷兰人被赶走之后,李锦也想办法从大明脱身,几年后又参与了荷兰围攻马六甲葡萄牙殖民地的谋划。

李锦非常受荷兰人的信任,在荷兰人给葡萄牙总督的威胁信中得到的评价是:“我们把他当做荷兰人而不是北大年人……所有对他的危害都是对我们的伤害。”

除了在明史和荷兰殖民史中留下记载之外,李锦的影响甚至还以奇妙的方式绵延到百年后。

作为可能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人,李锦到达荷兰之后就在当地引起轰动,荷兰大律师韦弗斯专门跑去看他,并在他所著的《友人簿》中为李锦画了像,并且让李锦在上面提字纪念。

李锦的长相也被作为中国人长相的范式,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为李锦画了张素描,又把他当作东方基督徒的代表画进名作《圣方济各·沙勿略的奇迹》里。

而这事情还没有完,几百年后鲁本斯的素描辗转流传到了美国,美国人不知道这幅画的来历,看着画上人的衣着不像他们印象中清朝人的打扮,就直接将画的名字取名为《穿着朝鲜服饰的男人》。

1983年正赶上韩国经济腾飞,韩国人爱国心爆棚,看到这幅画直接将之当成是自己祖先早年到欧洲的证据,于是韩国商人以三十二点八万英镑的成交价格将这幅画买下,创下了当时素描人物画的最高拍卖记录,并且将这幅画在韩国国内大为宣传。

即使后来这幅画的流传过程被发现,人们一路找到韦弗斯的《友人簿》,发现了这幅画的最早版本就是韦弗斯的彩绘画,而画下面还有李锦自己的题字,写明了他是福建海澄县商人的身份,韩国国内却不知无意还是有意没有宣传这些,许多韩国人依旧以为这幅画画的是一个韩国商人。

又过了几十年网上兴起“汉服”“韩服”的争论,许多韩国网友还拿着李锦当年的这幅画作为证据,认为明朝人的衣着是从韩国学去的。

李锦就是一个出生贫寒,搭上荷兰人之后才发家的海商,很难要求这厮有什么忠诚感,一切都是利益算计,他对大明里通外国,而荷兰人觉得他皈依天主教是自己人,但他多半对荷兰人也留着几分。

比如在荷兰人那里他一直自称是北大年苏丹国人,但真在韦弗斯的画上题字时李锦还是写下“大明山客,(字)兴浦……来荷兰也,船去万丹,去大明。”

语气中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明人。

李锦对开发大员岛有疑虑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买办,他哪里敢让自己的船只参与自己建立殖民地的活动?

王文龙不屑说道:“开发大员岛关系到几十家海主的利益,少他一家也没什么关系,他不过是通着荷兰人而已,就算荷兰人有心反对,难道在福建边上的大员荷兰人能战胜这么多海商和官军?要有了利益,他说不定也会偷偷参与。”

杨天生点点头,王文龙对于李锦选择的判断和他差不多,不过王文龙语气中透露的自信,还是让他对于福建衙门支持开发大员更有了信心。

这事情一时也急不来,倒是经过两次交谈,杨天生发现王文龙对于此时天下局势似乎颇有远见,他很想听听王文龙对其他事情的看法。

杨天生把话题一转,旁敲侧击的询问:“不知建阳以为争国本之事能否有进展?”

朱常洛什么时候能被立为太子这是全天下都关心的事情,连杨天生这样的商人也不例外。

王文龙看他一眼,笑着说道:“杨海主不要诓我的话,接下来的话出了这间房间杨海主再是说出去我也是不认的。”

杨天生一笑,连忙表示说道:“我只是想从建阳公这里听一些分析,咱们做海商的,难免也要对上疏通疏通,生怕看错形势。”

交好这些海商对王文龙也有好处,于是他点头道:“至多也就是一两年了,多半会在沈阁老手上办成。”

杨天生连忙询问:“可赵阁老当位时可是一直没把事情办好呀。”

“赵首辅党派根底不深厚,自然什么事也办不成。”王文龙笑着说道,“如今朝堂之中想要办成点事情,光是有一位高官哪怕当上了首辅之位想要做事也是不够的,至少得能拉出几十个敲边鼓保驾护航的人,才能将自己的事情推行下去。沈阁老手下可是有一只浙党的,他若登首辅之位,能办的事情会比赵首辅多的多。”

“能有怎样不同?”杨天生问。

王文龙笑着说道:“赵首辅上位之后骂他的奏疏就没断过,他想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活生生气煞老人家。但看沈阁老上位,你多半就会发现这些骂内阁的奏疏一时都没了,沈阁老有这样实力,哪怕是对当今圣上来说也有交好的必要。”

杨天生问:“照此说来,日后就是浙党掌大权了?”

“能保个几年吧。”

杨天生听得颇为惊讶:“怎么会才几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