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51章 通州之邀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51章 通州之邀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但限于见识不足或是思维窠臼,这些简单思索此时人往往难以联系,还得靠王文龙敲定大纲之后才能交给众人敷衍补足内容。

在场的物理社员全都有科举出身的背景,普遍来自世家大族,熟悉这种文章的写作套路之后补足相关内容实在不难。

这也是明末文人的通病,哪怕是已经开演学习科学技术的明代文人,往往也流于浮华表面,就比如明末面对满清威胁,文人们一拥而上,提出各种新奇的战法战术。

如改进火器的方法,这个说放毒烟、那个研究“蛟龙出海”,实际上极少有人有过工业生产的实践,连大炮都没几个人亲手摸过,坐在书斋之中胡乱猜想,最终能够做出的只能是各种各样的爆竹。

再比如一些文人寻章摘句,想要在古书之中找出“奇阵”克敌,居然有人真的用古代方法训练车兵想要和满清的骑兵对冲,本来明末中原的马匹供应就紧张,还放着骑兵不整,搞出车兵,嫌马拉着人不够重,还得加上车的重量,并且以为用此技术定能克敌制胜,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面对这些明显偏科的物理社员王文龙只好多劳碌一些,亲手把整本书的所有论证大纲全部写完。

好在全程像李天经这些物理社的骨干全都跟在他身旁学习,每每拿到的大纲,第一件做的就是分析的思维方式,而且举一反三,不断询问一些科学观念上的内容。

大家仔细钻研的样子总算让王文龙得到安慰。

启迪科学思想是需要时间的,只要他们有这样钻研的念头就还有希望。

《古今未解之谜》的编辑还要王文龙来提点,而那本建议的游戏书《启智大全》的编辑就轻松多了。

会后不到两天,徐光启就拿来一大沓的书稿。

王文龙翻着那些书稿,发现全都是字谜、数独、幻方的内容。

他惊讶的问道:“怎么写的如此之快?”

徐光启回答说:“这些东西原本物理社中就有许多爱好者,自己平日里就在编题目,如今把以前的稿子全都拿来了。”

王文龙翻着那些数独,发现水平还真不差,其中的一些还颇有难度。

他询问道:“这数独的编纂大家是怎么摸清门路的?有没有确认过?”

数独作为一种填数字游戏,一直到后世计算机出现之前都非常难做,最大的难点在于写出来的数独题目可能有不惟一的解,到后来数读题都是由计算机跑出来的。

徐光启坦白说道:“无非是一遍遍的做罢了,这些数独题至少每一种都做了十几遍,确定万无一失才敢拿来。”

王文龙深吸一口气,这工作量可真是不小。

徐光启解释说:“物理社中众人是真喜欢数学物理,这也是为何,我总觉得压力甚大,若把这物理社给办坏了,我有何面目再见众位社员。”

王文龙同样心中感动,又看看那些物理社众人出的题目,道:“这些题目数量绝对够了,甚至可以出上两册,不如就让社员们都来参与,将题目分成不同难易程度,互相点评讲论,如此可让大家都参与来做事。”

又想了想,王文龙提出:“江南肯定还有喜欢这些题目的人士,不如印一些小传单,广邀名士出题,也为咱们物理社长点人气。”

“这办法好,”徐光启点头说道,“若是如此,也能事先为咱们的书籍宣传。”

王文龙笑着说道:“如此我明天去袁无涯处走一趟,让他帮咱们印点传单。”

他起身准备出门,又鼓励徐光启说:“无论是《古今未解之谜》还是《启智大全》两个书名的牌子都可以长期做下去,只要这两本书开始盈利,将来定是前途远大。有了书坊以后咱们物理社的教材,讲几何的代数的,物理学的也都可以印刷了。”

徐光启笑着点头。

徐树丕把东园中的几个院落捐出来,让物理社在此办公,连带他也参与两本书的编辑工作,众人一起做事热情极高,常常为书籍内容讨论到凌晨。

而在物理社全员会议结束五天之后,王徵终于也来到了苏州。

王徵今年才二十多岁,眉疏目朗,一派名士形象。

徐光启说起物理社的书坊以及研究院两件事,王徵连连点头。

“这是正办,”王徵激动说道,“如此做来,日后咱们物理社大有前途。”

王文龙察言观色,抓住时机说道:“现在物理社正缺人,不知良甫能在苏州停留多久?”

王徵思索一番,主动表示:“我可以停留一年,帮忙制造那铸币机。”

王文龙心中一喜,作为原时空之中的天主教中国传教南北两大柱石之一,王徵的办事能力是相当了得的,他愿意留在苏州,物理社的研发工作肯定大大加快。

王文龙在苏州待了十多天,先是帮着编书,然后又用专业眼光去帮助建立一理堂,跟徐光启王徵两人讨论铸币机的图纸。

时间虽短,但是等他离开之时易理堂以及物理社研究制造院全都挂牌,并且开始走上正轨。

临走之时,王文龙还把自己存在袁无涯柜上的银子提出了三百两,用来支持物理社研究制造院的工作。

等把事情搞定,他这才坐船沿京杭大运河继续北上。

几天之后王文龙来到临清。

这地方在后市只不过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在明清时期,由于京杭大运河与几条支流在此相会,临清漕运极其发达,是山东西进、晋冀东出的主要门户,人称“富庶甲齐郡”。

对于这时人来说,无论来自天南海北都知道临清州的富裕。

如几十年前所写《金瓶梅》之中的主要场景就写在临清,对于这年代的人来说看见一部小说的背景地是临清,第一反应就好像后世人看一部小说把主要场景放在沪上一样,光是提到名字就能脑补出一座全国性的大都市。

毛文龙就在临清的钞关旁租了一个小码头办货,几个月不见,他已经全然是一副商人作派,肉眼可见的发福,眼袋也已经耷拉下来,显然是长期跟人吃酒应酬所致。

毛文龙见到王文龙到来,格外殷勤,主动掏出账本让王文龙核对,笑着说道:“多亏建阳先生的帮助,如今货物都已经办好,只等文告下来就能出航。”

王文龙见他账目清楚,点点头。

毛文龙暗暗松一口气,又掏出封信来说道:“静观先生名声太响,听说先生要来临清,通州马经纶先下帖子到我这里来请了。”

王文龙听到这名字颇为惊讶,拿过帖子一看,果然,帖子中马经纶听闻他到北方,特意请他去通州见李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