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67章 头铁的传教士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67章 头铁的传教士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龙华民这人是有点理想主义在脑子里的,他认为应该在平民之中传教,他的传教对象不分贫富,对于官员和农民都是一体看待,他还愿意向女子传教,教女子读书写字,有些穷苦的教徒家里受到灾害,他也自己带着其他信徒一起去给人修房子。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龙华民的言论:“我要你们明白这一点,那就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所制造的人与人的差别,确实不是他们生存的巩固基础。”

王文龙知道龙华民的问题是他看到了儒家思想中压迫的一面,却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都是压迫,所以一度对所有中国传统都采取敌视态度。

龙华民看来“利玛窦规矩”就是为了讨好大明的上层人士所做的妥协,要直到南京教案之后他才会慢慢明白其中差别。

王文龙觉得龙华民固然比较死板,但是人品确实还行。

南京教案之后他就会知道利害,把自己原本立下的规矩一一改变,比如准许祭孔祭祖,但是又强调“只是礼节性的”,不允许“祈祷与请愿”。

当初龙华民觉得不应该和大明朝廷交往甚密,但是经过两次教案,到天启年间他就老实了,听到皇帝招呼就老实带着阳玛诺去兵部报道帮着大明练兵,还把汤若望叫到京城帮着修历法、造大炮,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惠州接了龙华民后一行人便一起向着澳门赶去。

王文龙懒得再和龙华民讨论传教之事,两人便把话题往其他的事物扯去。

龙华民在大明传教这么久,虽然长期接触底层百姓,但是也不得不同意和王文龙这样熟悉欧洲事务的人谈论起来更能尽兴。

他太久没有和能听懂自己的话的人交谈了,迫不及待的分享自己的观点:“我最近看了一个英国人的书,他说地球应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两极与地理的两极相重合,上帝的设计多么美妙呀。”

王文龙知道龙华民所说的就是英国人吉尔伯特去年提出的地球磁场理论,不过这理论显然有问题,他笑着问道:“精华难道不知道磁偏角的存在?”

龙华民一愣,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当然知道磁偏角的存在,可是这样一来,似乎上帝的设计就不那么简洁了。

王文龙笑说:“如果承认日心说再来看宇宙模型,地球的磁偏角以及自转公转都会简单的多。”

龙华民连忙说道:“日心说只是错误的妖言而已。”

王文龙问:“难道地心说是上帝确定的学问吗?”

龙华民摇头:“圣经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是了,支持地心说,只是因为罗马教廷想要如此而已,教廷的人是人,支持日心说的学者也是人,为什么只有教廷的话能够是真理。”王文龙摇头,“精华说自己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似乎觉得罗马教廷的那些教士老爷们比其他人更平等呀。”

龙华明顿时面红耳赤,半天不知该怎么回答。

王文龙不禁想笑,龙华民的确是个老实人,虽然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对上龙华民确实有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感觉。

而龙华民被王文龙说的哑口无言也不以为意,反而以为王文龙博学,接下去在路上还一直找他交谈。

第二天上午众人进入澳门城中,王文龙放眼看去只见此地已经全然是西洋风景。

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已经近五十年,在此地筑室千区,此时澳门洋众不下万人。

大明从未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也没有在官方层面上正式同意葡萄牙人居住,但是架不住葡萄牙人有钱,最早葡萄牙人为了使地方官吏准许其居住澳门,每年行贿当地官员五百多两,当然这点钱也就喂饱附近的县衙,想要往上面填,连牙缝都塞不住。

于是后来葡萄牙人一步步增加投入,到如今大明对于澳门的关税采取大抽法,根据来往澳门的船舶大小抽税,计算当然十分不准确,但即使如此,每年光从小小的香山澳依旧能抽出二万余两额银,给当地地方官分润的数额只会更多。

葡萄牙人也有赚,此时的大明是不允许外洋私自入境的,几个传教士进入大明传教都千难万难,所有和中国做生意的西洋商贩只能在澳门落脚,光是收贸易税都足够他们挣的盆满钵满。

王文龙等人进入澳门之后,便直接被邀请到耶稣会的馆舍住下,并且收到了明天参与宴会的请帖。

写信邀请王文龙前来澳门的人正是耶稣会澳门最高领导,澳门会监范里安,耶稣会在澳门的地位极高,管理着澳门的天主教堂、教会学校等等机构,范里安也是澳门议事会中的议员。

现在是万历三十年,葡萄牙人还并未对澳门派总督,此时澳门的实际统治机构叫做澳门议事会,这是十几年前经过耶稣会会士的鼓励由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自行成立的社区自治机构,澳门议事会的权利只获得了印度葡萄牙总督的确认,大明并未同意,不过对于这小地方大明也没有心思来管。

王文龙带来的士兵以及仆人第一次来到澳门都觉得开了眼界,王文龙也不拘束,便放他们自由活动,他自己进了旅馆之后也对于这年代的葡萄牙人房间装潢,颇感兴趣,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还拿起桌上的羽毛笔和纸张抄抄写写。

打点好行李又做了半晌,就听房门被敲响,王文龙开门就见潘秀拿着把扫把站在门口。

看着这厮勤谨的样子,王文龙心里一笑,嘴上说着:“伯风这是要做什么?刚走了这么远的路,不用麻烦了,去玩吧。”

潘秀笑着说:“我才找他们讨来扫把,自己屋子已经打扫干净,想着来建阳这里搞搞卫生,就是手边的事,有何妨碍?”

王文龙装作无奈的点点头,“你总是如此勤劳……”然后便背着手出门去游玩。

房门关上,听见王文龙一路走下楼梯,潘秀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

他先翻找了一遍王文龙的行囊,接着又去他床头、柜中查看。

自从遇到龙华民潘秀就格外关注王文龙在洋人面前的表现,一路上他发现王文龙对于洋人并没有什么惊讶,那表情明显不是第一次见到欧洲人,越发确定王文龙曾经在西洋待过。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龙华民虽然是意大利人,但他身边带着的传教士却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主,而两边交流知识王文龙却似乎完全不会西班牙语。

一个在吕宋呆过的华人,若要和欧洲人交流,最先学会的自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语,王文龙和欧洲人交流过,却不会这两种语言,实在是古怪。

把几处地方都翻遍,潘秀却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当他心中疑惑之时,却见到地上纸篓中放了几张王文龙刚刚写完并团成一团的废纸。

潘秀连忙去捡起,果然见到那废纸上用鹅毛笔写了许多欧洲人的花体字,每个单词都颇短,像是名字,而后面几张纸更是画出了一些类似地图的东西,上面标记出了几个重要地点。

潘秀不禁大喜,连忙从袖中扯出一张纸,打开毛笔和墨盒,仔仔细细将王文龙的废稿纸上内容抄写下来,一些拉丁文字拼写办法和荷兰语不同,潘秀看不懂但也照猫画虎的抄下模样。

然后他连忙一切东西摆回原位,又仔仔细细的打扫一番,然后才找耶稣会士归还了扫把,借着出去游玩之名向码头跑去。

傍晚,吃了一肚子海鲜的王文龙有几分醉意的回到屋中,先伸手到废纸篓里掏出了自己的稿纸,他打开一看,见里头自己特意放上的一根断头发已经消失不见,显然这团废纸已被人打开过,便笑起来。

王文龙对于这个间谍游戏越玩越感觉有趣,开始思索下一次该透露些什么信息。

他留下的是自己记忆中的《刺客信条:奥德赛》的游戏地图和人物名单,这一版游戏讲述的是古希腊的剧情——要不下次放上《刺客信条:起源》的地图,让他们再去古埃及找找?

……

第二天一早,王文龙就带着徐学聚派来的军官一起来到了位于西望洋山的卜加劳铸炮厂。

此地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中,颇为幽静。

昨天伯多禄就听说王文龙到来开始准备,今天一早他换上一身笔挺衣服,站在铸炮厂门口欢迎王文龙等人。

王文龙通过随行的耶稣会士翻译说道:“伯多禄·卜加劳先生,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名字,没想到伯多禄先生您还真是老当益壮。”

伯多禄笑着点头:“能叫对我名字的中国人真是不多。许多中国人不能理解葡萄牙人的名字放在姓前面,总是叫我的姓卜加劳,好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不多,姓卜加劳的也就只有我和我的儿子,倒也不容易听错。”

伯多禄笑道:“王建阳先生,我读过您的史记,那真是一本好书,作为葡萄牙人我早就想见您了。欢迎您和大明的军官一起到我的铸炮厂考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