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05章 朝鲜的皮岛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05章 朝鲜的皮岛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从旅顺口出海,只用几天时间就到达了后世大连的群岛县城长海县的位置。

王文龙站在船头眺望着这些岛屿,毛文龙却担心着他所说的皮岛经营。

他见到王文龙看着那些岛屿发呆,劝说道:“这些岛屿看着地方大,但此地地广人稀,再大的岛也没有人去开发,都是没用的,建阳不需多看……我怕那个皮岛应该也是这种场景。”

王文龙闻言却是一笑,前世历史上,眼前每一座小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毛文龙给取的。

从旅顺出发去往铁山的水路十分平静,只用了几天时间,船只就过了鸭绿江口,在朝鲜铁山靠岸。

船只驶入铁山以东的港口,王文龙还怕他们没有船引会被扣下,可却见那从登州出海的船长一脸镇定。

船长笑道:“两位老爷不需着急,这朝鲜人让俺打发就是。”

一直到快要入港才见到港口上划来一只小船,船长也不去招呼,而是先让直库分发火器,然后让大家将火器握在手中,枪口对外展示武力。

很快那朝鲜人的小船便来到货船之下,看到船上严阵以待的样子,那几人原本的傲然神色立刻转为畏惧。

小船上有四个人,最后只有两人上了货船,另外一个文官,一个水手坐在小船上不动,手把着船橹,似乎见局势不好就要跑。

“你们船上载着什么货物,有多少的数量?”

上船的朝鲜官员发髻上插着一只秃笔,开口虽带口音,但汉语倒还是可交流的水平。

船长一脸笑容的走上去:“我们都是良善海主,海上遇难,想借贵港口避避风浪。”

王文龙就见船长熟练的塞上一份礼金,便见朝鲜那边连官员带水手全都脸色转晴。

“既然是避难,可以开一张临时的船引。”

船长感谢:“真是青天大老爷呀。”

“不要有这许多废话,海况好了要及时离港!”

那船长又送了两瓶酒,一大包烟叶,一大包丝绸,上船的官员对下面小船上喊了一声,下面的官员当场手写了一份船引给他们。

毛文龙拿着船引,不敢置信说道:“这朝鲜的官儿也太好打发了。”

登舟的船长笑着说:“这朝鲜百姓贫苦,他们当官的也没什么油水,别看这点东西,对这些朝鲜官员来说,已经是莫大收入了。若说起贪来,他们可不是什么良善人家。”

这也是因为此时的铁山地处边境,平时根本没几个人会来此经商,水运交通并不繁华,那两个官员也不知道毛文龙的船上满载着一船货物,否则就没这么好打发了,非要狠狠咬一块肉下来。

不过那船长接下来也皱眉说:“从没听人说要把货物运到这铁山来的,也不知生意好不好做。”

王文龙闻言心里则是颇为高兴,铁山的情况如此宽松,朝鲜方面的处理难度大概降低许多。

毛文龙让船主安排船工们将船上的货物赶快卸下,王文龙几人进城找明人一问,此时李芳春不在铁山,但是正在离铁山不远的盐州,李芳春作为定辽右卫的军官,主要管的就是鸭绿江河畔的屯垦事宜,从吃的到穿都要照顾到,这回跑到盐州就是专门调盐巴来的。

两天之后,王文龙见到了四十几岁,一脸糙样的李芳春。

“王舍人,是你要见我?”李芳春虽然是三品参将,但他这官儿远在辽东,碰到从京中专门跑来的中书舍人也不想得罪,何况王文龙的名字李芳春还听过,知道是南方来的名仕,连当今皇帝认识的,他自然对王文龙更加尊敬。

“李将军,我便在南方也听闻将军于朝鲜一战之中的威名,十分敬佩。”王文龙先捧对方。

李芳春果然被吹捧得颇为开心,笑道::“王舍人究竟有何事?还请直白告知。”

“我有桩生意,想要请李将军帮忙。此事涉及朝鲜方面。”王文龙说。

李芳春点点头:“朝鲜方面我也认识些人,王舍人但说无妨。”他觉得如果事情不大,自己这边也就给王文龙办了,还留个人情。

王文龙开口道:“我想要租借铁山外海的皮岛。”

李芳春一愣,如果是通关系走点货,他还能说得上话,却没想到王文龙直接要的是地盘,这事情可太大了。

他疑惑道:“租那里做什么?”

王文龙直白回答:“我想在此出资设立一港口,用于转运物资。”

说是转运物资,其实两人都知道,王文龙就是想走私,这也是王文龙思索良久之后得出的皮岛正确开发方式。

皮岛在历史上虽然名声赫赫,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此地确实沙石众多不能开垦,此时朝鲜人只用来养马。

皮岛的真正优势是地利,此处地处中朝边境,又在海上,大明和朝鲜都不好管理。

原本历史中毛文龙就是依靠皮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海上的大后方。

满清已经将鸭绿江口打下来了,但他们没打下朝鲜前,毛文龙利用皮岛就能在满清眼皮子底下运送物资。

王文龙想要在太平年代提前将皮岛发展出来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这地方妥妥的走私天堂,只不过这时人还没发现罢了。

走私的目标就是镇江堡以及宽甸六堡,镇江堡就是后世的丹东,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定辽右卫靠近朝鲜的边境堡垒,驻扎了大兵,宽甸六堡则是李成良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的防备建州女真的据点。

在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王文龙知道后世史料,万历三十三年,此地的人口已经超过六万。而且这些人口的消费力相当强。

直接证据就是原本历史中明军在辽东大败,沈阳一带的明军都跑向山海关方向,而鸭绿江沿岸的明军则集中到了毛文龙的皮岛上。

结果是“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

连大明朝廷都没有想到,辽地会有这么多居民,直接将皮岛变成了一座城市,而且消费力还相当强,光是居民平日烧火做饭用的柴火,就已经将朝鲜沿岸的树林全部采光。

李芳春思索一阵,回答说:“此事我不能做主,待我回定辽右卫为王舍人联系总兵大人,或许能够得到帮助。”

王文龙感激说道:“多谢李将军帮忙,在下便在铁山静候佳音。”

两天之后,朝鲜铁山,一个朝鲜人开的货行大早下板,店伙计将一匹匹丝绸、一筐筐草药堆到了货行门口。

东西刚放出来就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几个朝鲜商人从远处走来,盯着货行门口的丝绸问道:“这是明国的丝绸?”

这几个商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身材矮小面容愁苦的力工,每个力工背上所背货物都有一米多高,货物重量已经超过人的体重几倍,为了移动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只平头的木拐,行走时双手撑拐,双脚缓缓前移,四肢发力才可以走路。

这时领头的商人来问货物情况,那些力工连忙将拐杖支在背后抵住货物,以一个尴尬的姿势半蹲半坐的休息。

这就是朝鲜有名的湾商商团,是李氏朝鲜有名的五大商团之一,以和大明的边境城市义州为中心,专门掌握朝鲜对中国的贸易。

货行的朝鲜小二一脸笑容的上去介绍:“这正是有名的苏州绸布呢,从大明千里迢迢运来的,有一个名号叫做湘妃纱。”

这两天时间毛文龙一直在打点当地的关系,礼物一直送到了四品郡守那里,帮助他卖货的货行则是本地县令小舅子的产业,一批走私货已经被洗白成了高档的进口货。

而这介绍一出,立马就引起一众商人的惊叹:“苏州丝绸?”

那些商人连忙围上去,他们还不敢上手摸,但只是看着这丝绸的色泽和柔软度就连连点头。

“苏州丝绸居然能够运到铁山?”

“明人什么时候走这样的航线了?”

讨论之后就是问价,听到这些货物的价格不贵,那几个朝鲜商人当即便掏钱购买,虽然在朝鲜,但给的却是大明的官锭,这东西信誉很好,毛文龙也乐得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