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5章 惊喜之作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章 惊喜之作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拿了书稿之后眼看天色将晚,邓志谟便起身告别,王文龙一直送出门来。

邓志谟家也住在麻沙村,离王金贵家并不远,当然环境要好许多。

邓志谟收入很高,所租住的房屋除了几间正房之外还有个风景不错的小院子。

回到家中,邓志谟的妻子连忙让仆人给邓志谟打水洗脚,又让丫鬟到厨下去给邓志谟做醒酒汤,邓志谟作为大老爷只要坐在太师椅上等待即可。

邓志谟和王文龙吃饭时一直在聊天没有喝多少酒,饭后又用了一盏浓茶,回家坐了一会儿后他就感觉自己酒醒了。

于是拿起王文龙给他的一沓书稿开始翻看。

儒林外史的第一章讲的是明初王冕读书的故事,邓志谟一看就觉得王文龙的文笔有点《金瓶梅》的意思。

第二天早起王文龙直接铺开稿纸继续抄写《儒林外史》的后续内容,写了一天又得四章,把书稿晾干之后,转过天便早早的带上书稿去邓志谟家里拜访。

余象斗闻言点头:“我们书坊在印了《皇明诸司公案传》之后也好久没有开刻新的小说了。”

直到把四章全部翻完邓志谟还不忍释卷,只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将如何发展。

邓志谟见到王文龙一只手上拿着一摞厚厚的书稿,另一只手上拎着一个点心匣子,惊讶道:“这么快就有新稿子了?”

“《公案传》的刻板印完这一稿也就磨灭不清,而且销路也快见底,我正想要新刻一本小说来印,原本也是要征稿,现在看来若是这王文龙文字够快的话倒是可以印这本《儒林外史》。”

“讽刺,太讽刺了!”

邓志谟颇为佩服,这年头人写文可没有这么快的速度。

接着又看到范进中举这一段,看到范进得知自己成了举人之后喊的一句“咿,我中了!”就直接疯掉,邓志谟忍不住击节赞叹。

邓志谟自己也看过《金瓶梅》的手抄本,虽然所抄的内容没有几章,但是对于金瓶梅的文学手法还是颇为赞赏的。

他直接起身便拿着这一沓书稿进了后院。

邓志谟忙活了一上午总算得以休息,坐在椅子上就拿出王文龙的书稿来看。

这种直接讽刺世情的小说他从来没看过,虽然手法和金瓶梅有点类似,但是其讽刺远比金瓶梅更加入骨,也更有可读性。

邓志谟读到周进坐馆这一段的时候就已经心动,只觉得王文龙把底层文人的悲惨处境描画的万分真实。

看了大半个时辰余象斗才将书稿放下,点头说道:“果然好文笔,文笔有点《金瓶梅》的意思,但是讽刺辛辣,描摹人性却又另出一奇峰。这书作者是哪一位?”

双峰堂主余象斗正在后院之中看刚刚印出来的书页质量,就见邓志谟匆匆忙忙进来说:“余先生,你看看这部书!”

“这书的作者名叫王文龙,是我一位朋友,人就在建阳。”

这些段落尽显辛辣讽刺的风格,把科举制的阴暗、底层文人的痛苦无奈、堕入追求利禄的儒生的卑鄙无耻写的入木三分。

儒林外史的故事放到后世都足够有讽刺性,更别说在这个人情小说刚刚出现讽刺小说还没有形成的年代,极富戏剧性的故事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描写对于这时的读者来说是见所未见的,只会让他们觉得万分新奇。

邓志谟摇摇头:“王文龙祖辈随着三宝太监下西洋,自幼在西洋长大,于四书五经不太精通,但是阅历颇多,他让我看看这部书可否刊印,我今天也才看到了后续章节,惊为天人,连忙便拿给你了。”

但也就是如此了。

《金瓶梅》是人情小说鼻祖,后世人情讽刺小说的技法许多都是出自此书。

他觉得这本小说有点潜力,但还是先压一压,等到王文龙后续的稿子出来看情况再考虑给余象斗推荐。

邓志谟看了之后除了对于王冕闲云野鹤的性格以及清高的人品颇为佩服之外也没感到和其他小说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王文龙道:“我回去就写,又得了四章。”

不过这书太过伤风败俗,暂时还没有书坊敢印,只在坊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作者也不落真名,没有人确切知道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此时《金瓶梅》已经写出来,在文人之间流传,得到许多赞誉。

邓志谟拿上王文龙的书稿便直奔双峰堂,他到书房里头看了几章刻板,确认无误之后让余象斗和工匠去印样。

邓志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主动帮王文龙询问道:“余先生,这一本书你打算给王文龙多少稿费?”

余象斗问道:“在建阳?可是建阳县学里面的秀才公?”

他也是多年科举不第这才心灰意冷转而写书谋生的,看到周进的处境只觉得自己都代入了书中人物。

按着王金贵指点的地方一路问到邓志谟家时,正好碰到邓志谟从家里出来。

余象斗接过邓志谟手上的书稿,开始慢慢翻看,开始时他还不怎么在意,但是越看便越专注。

他仿佛在这本书中看见了自己所见过的无数底层文人的影子。

看着王文龙拎来的礼物,又道:“既然是朋友,就不需要如此生分,这些点心贤弟提回去给孩子吃吧。”

王文龙自然是开口感谢。

余象斗:“王先生行文颇利,可给一本书八十两。”

“不是我写的,乃是我的一个朋友所做。”

有说法说南京的几个书坊已然弄到了真本,准备付梓印刷,一旦试水成功没有被禁其他书坊必然仿效。

第二章开始《儒林外史》的故事完全展开,从童生周进的气闷遭遇写到范进中举。

他对王文龙说:“可惜我今天约了去双峰堂看刻,书稿只能到书坊里看了。”

余象斗问道:“先生又写了什么书?”

《儒林外史》的第一张只是一个引子,写到元末名士王冕去世以及留下以八股文取士必然导致文风败坏的判断就结束,故事还没有展开。

邓志谟直接摇头说:“这稿费太少。”

如今书坊印程文墨卷给选家的稿费能到一本一百多两,但那是知名选家才能有的价格,至于其他类型的稿费也能到差不多的水平,像邓志谟这种知名作家编一本书能拿到七八十两,写一本小说也得有上百两了。

此时看到《儒林外史》中的许多描写都用着与《金瓶梅》相似的技法,邓志谟点点头,觉得这本小说的文笔还不错。

邓志谟觉得万分新奇,又觉得这种小说的手法非常值得学习,将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读了之后口中还有余味。

邓志谟觉得凭王文龙这本《儒林外史》的水平拿一百多两一点也不过分。

余象斗闻言笑道:“先生真是位好朋友,如此,不若先生叫那王文龙先生来书坊里一趟细说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