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83章 定稿书种堂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83章 定稿书种堂

作者:无相黄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4:13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叶成学道:“建阳既然不科考可曾起过名号?”

这年代的弃巾文人普遍以山人自居,起号是正常操作,在场众人人人有号。

王文龙笑道:“我生长在海外,小时候连字都没有,写出《儒林外史》时要提笔名,我随手写了个王建阳,此后人就当我的字是建阳了。”

众人哈哈大笑,袁无涯建议说道:“不如就让王公帮你起个号。”

这年代的文人号可以随便起,不喜欢的话不用就是,王文龙当然给这个面子,于是拱拱手对王骥德说道:“如此便有劳先生。”

王骥德吃了一筷子菜,笑着说道:“我惯是不会起名号的,若问我时,我道建阳贯通古今、学采东西,有静眼旁观之感,便叫静观先生吧。”

这还真和王骥德的起名风格差不多,王骥德因为自己是诸生的功名,所以写作时最常用的名号就是“方诸生”。

王文龙一听却觉得意外不错,“静观古今……好!多谢伯良先生赐号!”

真要给他搞个云山雾罩的名号他还会有点羞耻,静观先生这个名号他自己用着正合适。

说完名号的事情,陈继儒终于把话题扯到《葡萄牙国史》上。

“建阳所著《葡萄牙国史》,我翻了不止十遍,此书的叙事方法发古人之未见,我自问从没看过。”

陈继儒弃巾之后能够成为吴中名士并不是白来的,他家学深厚,对于经史子集的研究也是当世顶尖。

“《葡萄牙国史》所著的外国风俗人物,洋洋洒洒,横跨数百年,我也曾想借此体例仿写一部吴中历史,动笔之后才觉万分困难,数易其稿,到底却连第一章也写不出来。建阳,你说说你这书究竟是如何写出的?”

听到陈继儒所说的话,在场众人都是惊讶。

他们都知道陈继儒的学术水平,万万想不到哪怕是陈继儒想要模仿《葡萄牙国史》写一部史书,居然连动笔也动不了。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自幼就喜欢历史,生长在西洋,身边有各国人士,碰到欧洲来的贩夫走卒、官员教士,无一例外,我都会对他们加以询问,积攒了十几年见识才有这《葡萄牙国史》的内容。”

“其实不只是欧洲历史,西洋在欧洲人发现新航路之后已经成为各国人物荟萃之地,当地的土人王公、大明的水手、波斯印度的贵族商贾、乃至于日本朝鲜的教徒奴工八方杂处,无所不包,各家的思想科学认知都不相同,在那地方何止能写出一本《葡萄牙国史》来呢?”

这是王文龙早就想好为自己以后拿出来的新思想做背书的理由,而众人闻言全都愕然。

王骥德游历四方,对王文龙所描写的西洋憧憬无比,他感叹说道:“若是有幸,此生当往西洋一游!”

董其昌则是对王骥德笑道:“建阳这是谦虚之言,若非着意收集,哪里能得到这帮完备的消息?建阳说的轻巧,其实背后之努力至少要花费十余年。”

众人听了董其昌的话思索一番就是纷纷点头。

大家对王文龙不禁更加尊敬。

袁无涯笑道:“建阳此书如此难得,只是三吴难寻真本,可有意思在三吴印刷。”

他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除王文龙之外都是哈哈大笑。

冯梦龙指着袁无涯道:“我就说袁兄今日怎么如此少话,原来图谋就在此处了,今日之酒会却是伱招揽生意来的!”

王文龙这才反应过来,袁无涯有秀才功名,但同时也是苏州的大书商。

袁无涯的书坊名为书种堂,冯梦龙的许多图书以及袁宏道三兄弟的文集,都是袁无涯的书坊刊刻的。

袁无涯被指出心思却丝毫不脸红

袁无涯举杯说道:“我也是吴山社的一员,在场众位社友可不要嫌我铜臭。”

他又转头对王文龙说:“建阳,《葡萄牙国史》我是实实的翻了好几遍,若是你愿意在我书种堂刻书,我当奉上一篇长序。”

王文龙闻言也不禁笑了起来。

袁无涯拿着这篇序来吸引他还真有点说服力,只因袁无涯的笔力相当强。

余象斗刻书的时候只能到处去摘录其他小说的文字,自己写的点评本也是粗鄙无文,而袁无涯同样有类似行为,可是他在点评小说时直接就冒用李贽的名字,因为文采斐然,居然许多人都看不出来。

袁无涯所印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在后世历史中是第一本全本的水浒传,比其他版本水浒传多出了详细的征田虎和征王庆部分。

袁无涯自称是他访求高人得到了《水浒传》的全本,但是后世许多人怀疑这两部分的水浒就是袁无涯自己写的。

这货真能做出这种事情,只要能把书卖的更贵,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动手写书充数。

袁无涯并不是读书世家出身,他家境普通,只想靠本事过上好日子。

入吴山社既是因为他喜欢诗文,同时也有现实的考虑。

能结交这么多著名文人,对于他的出版大有帮助。

袁无涯的两句自嘲说的在场众人哈哈大笑,王文龙却喜欢他的直爽。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袁无涯能够和冯梦龙以及袁宏道等人相交莫逆,这人的人格魅力相当强。

他笑着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只为袁兄这一篇序我也要把书稿交给兄台。”

袁无涯的书坊在苏州是排得上前几名的,将《葡萄牙国史》放在书种堂出版也很符合王文龙的利益。

他说完话,董其昌和陈继儒也主动开口说道:“我读《葡萄牙国史》有感,倒也有些文字。”

“我也为《葡萄牙国史》作了一篇序。”

两人说完对视一眼,接着王文龙又看看欲言又止的冯梦龙和一旁笑起来的叶昼则。

王文龙瞬间反应过来,合着大家都给他的《葡萄牙国史》写了序。

接着王文龙就是心中一喜,在场的众人,每个都有相当大的号召力,有吴山社这么多名士做序推荐,他的《葡萄牙国史》想必能够热卖。

叶成学直接问袁无涯道:“列位都有文字在这里了,袁兄何时能够把书稿排出来?”

袁无涯也是喜出望外,连连点头说道:“等我把手头的书印完就来排版。”

徐树丕当下就不依说道:“众位舍友如此急迫,你手上还有什么大书要印?”

“是吕天成的那本佳作……”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忍俊不禁。

吕天成是吴山诗社的小辈,家境极好,而他前年看完《金瓶梅》大有所感,也模仿写出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

那本书名叫《绣榻野史》,内容相当少儿不宜,实在让人怀疑吕秀才才十七岁究竟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如此大作的。

王文龙看过这本书,平心而论写的相当差,只有动作描写,剧情太淡薄,代入感不强。

不过也要考虑到时代局限,《绣榻野史》是明代较早的艳情小说,什么《痴婆子传》之类都还要十几年才能写出,吕天成也算开一代风气之先了。

所以真别以为在这年代抄小黄文有什么了不起的,吕天成写的那玩意儿比小黄文厉害多了。

而在第一本小说成功之后,吕天成似乎受到鼓励,第二本小说也紧锣密鼓的写了出来,名叫《闲情别传》,据说剧情大大增强。

吕天成一写出新书就交给袁无涯帮忙刊印。

这种书好卖是好卖但是实在太毁名声,一不小心还会被官府找上门,袁无涯要不是看在两人关系面上都不愿意接这活。

他不敢用书种堂的名号刊印,可是还是要用自己书坊中的刻工和印工。

都是吴山社的朋友,众人虽然嘲笑吕天成的品味,但也不好去抢人家的刻工。

而王文龙的蜡版印刷书籍质量太差,也不能用在《葡萄牙国史》这种大部头书目上。

所以只能约好等吕天成的大作印完,就马上开始排版印刷王文龙的书。

大家说了一番吕天成的小说,又说到吕天成的真正本领还在写剧本,话题自然转到戏曲上。

王骥德是此时的戏曲名家,又有音律作品存世,突然问起王文龙道:“你小时长在西洋,可曾听过欧洲人的曲子?”

看了《葡萄牙国史》知道欧洲人也有文明之后他就好奇欧洲人听的是怎样的戏曲。

“欧洲音乐么……”

王文龙刚想介绍一下欧洲的古典乐情况,但仔细一想才发现现在才一六零零年,欧洲的古典音乐,黄金时代根本还没来,最早开启前古典乐时代的巴赫要八十几年以后才出生呢。

等一下,王文龙的眼神不禁一滞,他猛然看向王骥德:“先生可听过十二平均律?”

王骥德疑惑,“是一种新律制么?”

王文龙深吸了一口气。

没错,朱载堉的《乐律全书》在世界上第一次写出十二平均律是六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不光是巴赫还没有写出开创欧洲古典乐时代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连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都还没有公之于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